登陆注册
243836

M2增速现两连落、社融超预期增长 8月金融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

新浪财经综合2020-09-11 21:57:310

原标题:M2增速现两连落、社融超预期增长 8月金融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

来源:北京商报

9月11日,央行官网公布8月金融统计数据。整体来看,尽管本月M2增速出现两连落,但新增信贷、社融表现较为强劲。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这也说明货币政策依然对实体经济恢复形成较大力度支持,较大程度舒缓了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国内货币信贷环境保持适度宽松格局,从国内货币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看,国内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格局。

信贷、社融保持强劲

8月人民币新增贷款需求保持强劲。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此外,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8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7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2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6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74亿元。

除了较去年同比多增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较上月环比亦多增2873亿元。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看来,新增主要贡献来自居民贷款,另外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从信贷结构看,8月居民贷款稳步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主要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与托底内需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内需复苏步伐逐步加快。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基本符合预期。从结构上看,期限上延续了以中长期贷款新增为主。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本月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837和187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2844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1334和846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5571亿元,虽比上月少增496亿元,但仍比去年同期多增1031亿元。

温彬进一步解释道,本月居民短期贷款保持较好的增长,或由于近期汽车销售增长较快,购车需求增加导致短期消费信贷增长;另从中长期贷款数据来看,说明近期楼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发挥了作用,但居民购房需求仍较旺盛。

此外,本月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5797亿元,环比多增3152亿元。从结构上看,企业短期贷款仅新增47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了7252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了1284和2967亿元,温彬称,此数据说明加大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发挥了较好效果,信贷结构的改善对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信贷数据,8月新增社融同样表现强劲。据初步统计,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276.7亿元,同比增长13.3%,涨幅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8月社融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15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97亿元,同比多增644亿元;委托贷款减少415亿元,同比少减9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16亿元,同比少减34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441亿元,同比多增128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633亿元,同比多24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38万亿元,同比多872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82亿元,同比多1026亿元。

“从历史数据上看,7月新增社融规模通常会较6月回落,8月较7月反弹。本月新增社融符合季节趋势,但新增社融规模仍然大幅超出预期。”温彬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结构上看,主要构成项目均对社融放量形成贡献。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本月社融数据基本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发展需要,虽然投入规模超出技术性预期,但是也可以理解,因为整个中国经济经过疫情之后,在二季度之后复苏的苗头非常明显,在关键时刻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将能进一步推动整个经济发展。“实际上,我们看到无论是银行的间接融资,还是整个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规模其实都是在增加。” 王红英称。

周茂华则进一步称,8月社融数据强劲表现,一方面显示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增强,对未来经济前景保持乐观;另一方面,国内货币信贷金融环境保持适度宽松;并且7月地方债发行放量,预示未来国内基建等投资有望进一步增强,未来几个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将明显改善。金融数据预示经济复苏动能增强,未来企业盈利前景改善,利好市场风险偏好情绪。

M2增长出现两连落

在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13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1个和4.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当月净投放现金175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月M2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已是连续第2个月回落。温彬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道,M2同比增速两连落,主要是由于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和经济的企稳回升,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流动性投放也相对克制。而本月政府债券发行力度再创新高,新增财政存款规模也较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467亿元和5244亿元,削弱了货币创造能力。

王红英同样称,M2增速下降,本身也是一个技术性调整,主要目的是为引导长期利率维持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水平,实际上也透露出央行要维持长端利率稳定的政策态度。

尽管出现两连落,但也要注意到,本月M2增长较去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温彬称,疫情以来,金融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在上月低于市场预期之后,本月恢复到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的水平(分别多增2873亿元和700亿元),信贷派生能力提升,因此M2增速仍然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整体上看,M2增速保持合理增长,有助于对实体经济形成支持同时防范风险。

另外,本月M1同比增长8%,创下2018年3月以来的新高,周茂华指出,M1同比增速进一步走高且好于预期,显示居民、企业交易需求改善,经济活跃度上市,一定程度反映内需在增强。”

另从人民币存款数据来看,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94万亿元,同比多增131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97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491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33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2612亿元。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我国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采取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方式,因此导致非银金融机构本身的存款规模处在一个短期下降的趋势,但长期来看,未来混业金融背景下,这些非银金融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将在第四季度进一步得以体现。”王红英如是评价道。

周茂华则认为,近几个月居民存款与非金融机构存款“跷跷板效应”明显,主要与8月国内资管理财市场变化有关,居民调整资产配置;财政存款明显增加,主要受8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大幅增加有关。

货币政策并未加速收紧

近期,市场上有观点担忧货币政策收敛太快将带来负面影响,但在温彬看来,本月信贷、社融的表现,说明了上月的不及预期更多是扰动因素导致,货币政策依然对实体经济恢复形成较大力度支持,考虑经济逐渐企稳以及防控风险的需要逐渐回归常态,并非加速收紧。

周茂华同样称,本月金融数据较大程度舒缓了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国内货币信贷环境保持适度宽松格局,从国内货币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看,国内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格局。

展望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聚焦精准导向。温彬进一步解释道,总量上将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信贷社融将保持适度、合理增长,按照30万亿元社融和20万亿元信贷的全年增量计划,剩余4个月仍有近4万亿元社融和5.6万亿元信贷的增量空间,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剩余增量将继续对保企业形成有力支撑。结构上,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是政策主要发力点,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周茂华则指出,政策方面,下阶段央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在确保市场资金面合理充裕情况下,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由于疫情及海外不确定性因素拖累,国内实体经济复苏不平衡,过度宽松货币信贷环境可能滋生金融风险集聚;因此,货币政策需要保持灵活适度,更倚重结构性政策工具,在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同时,关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责任编辑:尹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