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399

占卜是道教吗(道教占卜术语)

兴仁信息网2023-04-06 01:54:530

卜卦,祸福凶吉是道教还是佛教里的?

卜卦的方式多种多样, 起源也不尽相同,

比如其中一种, 用易经的原理来打卦占卜的方法,

就是先有的卦相演生, 之后有了占卜之法,

而道教形成之后, 把这种法归于其中.

算八字属于佛教还是道教?

可以理解成道教,跟道教的东西同出一源,佛教不提倡八字算命占卜的。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

汝欲得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这个福,则便不能满汝痴心。楞严经谓,念观世音菩萨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于菩萨,谓求菩萨加被,得其贤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极力念观世音菩萨,当能满汝所愿。否则,纵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祸患等事,况未必能得好夫乎。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骄傲心。此心不息,便难载福。汝能谛听我语,则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过前生所培多多矣。——————印光法师语录

多行善积德,这样可以改造命运,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推荐楼主看《了凡四训》。。

了凡先生通过改命,寿命延长,原来无子变成有儿子,功名也增加了。。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占卜抽签是佛教文化其中的一种么

不是

占卜抽签比佛教出现早,现在较多的是佛教与民间信仰的结合

看手相、算命、算姻缘算不算宗教的范畴?

这些东西都是出自易经,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光道教,儒教也有。

常用的道教术语有哪些?

善信您慈悲了,关于您所谓的道教术语上面网友大概的都提到一些,确实是出自历代圣真的经典著作。除了上面的经文外 五部经,,早晚课,北斗经,三官经,黄庭经,都可以去看看,现在下面列出一些术语愿天地常生善人,愿善人常存善心,

愿善人常行善事,愿善人广布善法。(001)四 言:

道法自然 (002) 修道养德 (003) 上善若水(004)

道尊德贵 (005) 清静无为 (006) 清心寡欲(007)

守静去欲 (008) 至真之道 (009) 紫气东来(010)

去伪存真 (011) 虚怀若谷 (012) 无为和静(013)

随遇而安 (014) 贵和守中 (015) 至诚感天(016)

奉道行事 (017) 心神宁静 (018) 仙道贵生(019)

孝忠诚信 (020) 乐善好施 (021) 济世利人(022)

为善最乐 (023) 心旷神怡 (024) 事在人为(025)

和光同尘 (026) 广种福田 (027) 有容乃大(028)

立观度人 (029) 宠辱若惊 (030) 延年益寿(031)

目击道存 (032) 收心炼性 (033) 断欲忘情(034)

宁静致远 (035) 诚之为贵 (036) 天道酬勤(037)

识心见性 (038) 正心诚意 (039) 正心修身八 言:

全神炼气, 出家修真;(040) 真性不乱, 万缘不挂;(041)

澄心定意, 抱元守一;(042) 济贫拔苦, 先人后己;(043)

齐同慈爱, 异骨成亲;(044) 天人合一, 心神相通;(045)

弘道立德, 教化信众;(046) 净化心灵, 丰富文化;(047)

知足者富, 知足者乐;(048)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049)

行善抑恶, 积德成仙;(050) 志不可满, 乐不可极;(051)

天道贵生, 济物度人;(052) 长生之本, 性善为基;(053)

忠孝仁义, 诚信不欺;(054) 待人从善,遇事随缘;(055)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056) 先修人道,再修仙道;(057)

得之不拒, 失之不争;(058) 法由圣显, 道寄人弘;(059)

仙道贵生, 无量度人;(060) 少私寡欲, 恭谦无争;(061)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062)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063)

心神合一, 天人感应;(064) 以静制动, 以弱胜强;(065)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066) 事来则应, 事去则止;(067)

福在积善, 祸在积恶;(068) 青牛西去, 紫气东来;(069)

垂世不朽, 道范长存;(070) 真性不乱, 万缘不挂;(071)

澄心定意, 抱元守一;(072) 济贫拔苦, 先人后己;(073)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074) 玄门奥妙, 道教精微;(075)

人心净尽, 道心自现。(076) 积德行善, 可以延年。(077)

居功自傲, 灾祸难逃。(078)?适当用脑, 延缓衰老。(079)

心安神泰, 福寿自来。(080)?君子讲义, 小人讲利。(081)

朋友易得, 知己难求。(082) 有求皆苦, 无欲自刚。(083)

人有善念, 天必佑之。(084) 仙踪万古, 神迹千秋。(085)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阴符经》(086)

相自我改, 命自我造。——张三丰全集(087)

随方设教, 历劫度人。——《太清宝诰》(088)

上药三品, 神与气精。——《心印妙经》(089)

谛听吾言, 神钦鬼伏。——吕祖《劝世诗》(090)

以道为本, 以德为行。?

十 言:

须顺其自然, 勿听其自然。——道窍谈(091)

无念方能静, 静中气自平。——吕祖全书(092)

为者如牛毛, 获者如鳞角。——抱朴子内篇(093)

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南华经》(094)

德从宽处积, 富向俭中求。(095)

玄门宣教义, 大道聚京都。(096)

宁守善而死, 不为恶而生。(097)

人非义不交, 物非义不取。(098)

淫为诸恶首, 孝为百行先。(099)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100)

施恩不求报, 与人不追悔。(101)

莫论他人过, 只寻自己病。(102)

道高龙虎伏, 德重鬼神钦。(103)

平安即是幸, 知足即是福。(104)

修身如执玉, 积德胜遗金。(105)

少欲最安乐, 知足大富贵。(106)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107)

遇怒不要恼, 遇难莫急躁。(108)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109)

怪人不知礼, 知礼不怪人。(110)

量小非君子, 无度不丈夫。(111)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112)

有容德乃大, 无欺心自安。(113)

生财从大道, 处世守中和。(114)

竹以虚受益, 松以静延年。(115)十 二 言:

一身正气处世, 两袖清风为人。(116)

坐立不忘我道, 出入皆抱善心。(117)

心静则息自调, 静久则心自定。——张三丰(118)

居上位而不骄, 在下位而不忧。(119)

忠孝济世守身, 节俭利人清修。(120)

心善而子孙盛, 根固而枝叶荣。(121)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122)

明人不做暗事, 真人不说假话。(123)

镜子越擦越亮, 脑子越用越灵。(124)

有福不可享尽, 有势不可使尽。(125)

惟厚可以载物, 惟宽可以容人。(126)十 四 言:

天道贵生祈度众, 积功行善自成仙。(127)

非淡泊无以明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文子(128)

施财合药济群生, 积德累功修至道。——萨祖(129)

事不三思终有败, 人能百忍自无忧;(130)

人不求福斯无祸, 人不求利斯无害;(131)

一念之非即遏之, 一动之妄即改之;(132)

道是天上神仙本, 德为人间富贵根;(133)

心清意静天堂路, 心慌意乱地狱门;(134)

善恶从来难隐昧, 是非到底自分明;(135)

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甜如蜜。(136)?

毋以小益而不修, 毋以小损而不防。(137)

知足常乐心舒畅, 不比不争一身轻。(138)

有恩不报非君子, 忘恩负义是小人。(139)?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140)

道在师传修在己, 自身还得自身度。(141)

为人有德天长佑

行善无求福自来

古来名哲崇黄老

天下隐贤多道家

还有更多不一一累述。如有疑问可以继续补充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福生无量天尊

道家最传统深奥的预测术是什么意思

最深奥的是自然感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