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30

疫苗板块带火冷链运输概念 拉涨这些上市公司

新浪财经综合2020-07-31 23:36:280

近期,疫苗板块涨势强劲,疫苗相关产业链也随之受到资本市场关注。

近日,疫苗冷链概念股持续上涨。其中,英特集团连续拿下6个一字涨停板,累计涨幅达77.11%,澳柯玛、重药控股、海容冷链、四方科技、长虹美菱、赛特新材等个股均显著上涨。

{image=1}业内人士表示,疫苗冷链运输行业存在较高门槛,一旦新冠疫苗成功研发,全球的冷链运输需求会非常巨大,相关企业将面临机遇。

真假概念股

WHO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有23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几款疫苗已进入后期试验阶段,预计2021年初可投入使用。

业内人士粗略估计,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冷链运输市场的增量将在7.2倍以上。

受上述消息刺激,近日,不少上市公司开始主动披露冷链运输相关业务。

7月31日,在经历5连板后,英特集团发布公告,公司业务有涉及第三方冷链物流,不过业务收入的金额以及收入占比极小;7月30日,冰轮环境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行业内拥有全温差领域的领先技术,可用于医药运输;雪人股份早前也表示,其Refcomp冷库一体机可用于冷链疫苗的运输或冷库存储,Refcomp的机组可以用于一些大型的医药冷库……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但凡是涉及冷链运输业务的上市公司,股价都受到了游资和散户的青睐。截至7月31日收盘,海容冷链、扫特新材、长虹美菱、四方科技累计涨幅均超20%,澳柯玛收获3个涨停板,而英特集团更是连续拿下6个涨停板。

在致电上述“疫苗冷链概念股”公司后,《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其中的“李鬼”还真不少。例如,海容冷链业务仅涉及疫苗产品的展示柜,并不涉及冷链运输环节;嘉事堂有药品冷链业务,但并不涉及疫苗冷链业务;冰山冷热承接过医用冷库项目,但从未涉猎过疫苗方面……

上海地区一医药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新冠疫苗研发不断取得进展,基于对未来新冠疫苗的广泛使用所催生的疫苗冷链运输的大量需求,以及疫苗运费成本激增的预期,疫苗冷链概念股正得到市场的追捧。不过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切勿盲目搭便车、蹭热点,谨防一些短期资金炒作者利用疫苗冷链概念‘浑水摸鱼’,尤其是短期套利和投机风险。”

市场规模大

疫苗冷链运输有多重要?为何能引起市场的“狂热”?

记者了解到,此前因疫苗运输途中未能严格执行冷藏运输而失效的“问题苗”屡屡在市场中流通,疫苗冷链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据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青松介绍,疫苗作为生物制品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例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对温度最为敏感,其在37℃下放置1天效价就会出现明显降低,5天降低为0。因此,为保证疫苗的稳定性和抗原性,从生产出厂到接种,全程冷链格外重要。

张青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全程冷链才能保证疫苗的质量,未严格按照疫苗保存要求保存的疫苗我可以叫做超温疫苗。超温疫苗最大的问题就是失效,即在不合适的保存条件下,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失活,接种之后也无法激活免疫应答反应。这样一来,再次遇到病原体时,机体就无法得到保护,相当于疫苗白打了。”

张青松进一步指出,“超温疫苗就像无效假药,流入市场会带来严重危害。举例来说,如果接种已经失效的水痘疫苗,后期可能会得上水痘,发烧出疹子,过上一段时间,患者大多能自愈。但如果接种了失效的狂犬疫苗,未能产生有效保护,发生狂犬病毒的感染,那就是真的要命。对于整个人群而言,无效疫苗带来的影响可能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但长期的潜在风险依然是巨大的。如果大多数人对于一种或者多种疾病的免疫接种都是空白,那势必会大大增加疾病大规模爆发或流行的风险。”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需要冷链运输的药品销售额约1100亿元。其中,疫苗占比最大,达43%。按照医药冷链运输的费用率为12%来测算,我国医药冷链市场规模约为13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医药冷链行业增速预计接近15%,且具有持续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为例,需要接种2-3针才算完成疗程。2019年我国疫苗领域批签发数量为5.8亿支,预计新冠疫苗可带来28亿支-42亿支的疫苗增量。再算上海外市场业务,届时全球的冷链运输需求将非常巨大。

记者 金旻

责任编辑 孙霄

—— /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