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95

兴业证券:神经介入市场尚处起步期 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新浪财经综合2020-08-10 13:37:258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 神经介入深度报告:百亿级市场尚处起步期,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来源 兴业证券

投资要点

1、中国神经介入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如何?

国内神经介入治疗仍处于起步期。由于脑血管结构复杂,神经介入治疗方案操作难度大、相关器械技术要求高,进入中国的时间显著晚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神经介入领域国外头部企业有美敦力、史赛克、MicroVention、波士顿科学、强生等,目前在国内市场份额仍旧占到70%左右。美敦力在中国神经介入治疗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中国神经介入器械起步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跨国医疗器械厂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对于核心的介入置入器械(抽吸导管、取栓支架、动脉支架等)几乎完全被外资垄断,国产器械进口替代潜力巨大。

2、中国神经介入的市场空间如何?

根据《2018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2016年国内脑卒中患者数约1300万,复发率约17.1%,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00万,且以每年8.3%增长。根据《2018-2022年中国神经介入支架系统行业市场供需调研咨询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神经介入支架系统的市场需求量为20960套,进口量达14454套,进口量占需求量的比重为69.0%,预计2020年需求量达到31229套,根据目前国内主要神经介入耗材价格和进口比例推算,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30亿元。国内神经介入器械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进口替代空间巨大。预测国内神经介入市场空间大约193亿元。

3、神经介入器械的具体分类、进口替代程度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神经介入器械可分为通路类和置入类,其中置入类又分为缺血类及出血类脑血管病器械,缺血类主要由取栓器械及脑血管扩张器械组成,出血类主要由弹簧圈、支架及液体栓塞剂组成,在各种治疗方法中球囊都能起到扩张、辅助等效果。

未来投资研发关注重点:

? 出血类-弹簧圈、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覆膜支架)

1)国内弹簧圈、导丝导管技术相对成熟,多家公司已有产品上市,如沛嘉医疗的Jasper与Presgo弹簧圈、泰杰伟业最新的水凝胶可膨弹簧圈等,性价比是国产替代的关键,支架辅助弹簧圈,球囊导引导管系统等组合模式是新兴发展方向,在宽颈动脉瘤等适应症上具有较明显优势;

2)血流导向装置 (密网支架、覆膜支架)是治疗动脉瘤革命性产品,主流产品美敦力Pipeline已经研发至第三代,目前国产上市的只有微创的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将囊内栓塞转向载瘤血管重建的治疗理念,在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等难治适应症上较弹簧圈栓塞具有显著优势;

3)独特形态的支架对复杂的动脉瘤及分支形态有针对性的效果,如强生的Pulserider支架,给特殊支架研发提供了思路;

? 缺血类-取栓器械(取栓支架、抽吸导管)、扩张器械(球囊扩张导管、动脉支架)

1)取栓支架国产上市产品只有江苏尼科 (键适) 的Reco取栓装置,随着机械取栓手术量的持续增长,取栓支架市场需求释放,未来空间广阔;

2)使用抽吸导管的ADAPT技术取栓,目前暂无国产品牌。抽吸取栓能够明显缩短取栓时间,提高完全再通率,市场发展潜力大,如何平衡抽吸力与远端血管到达率、提高首次再通率是研发关注重点;

3)脑血管扩张器械中自膨式支架在复杂病变中更具有优势,新型球囊扩张导管在复杂颅内动脉狭窄 (如赛诺的二代球扩导管) 中具有优势;

4)目前,国产企业参考冠脉介入器械的技术,药物洗脱球囊成为研发的一个重点方向,是未来有望达到不借助支架解决血管狭窄问题的新兴技术,通过扩张球囊达到均匀涂抹药物的目的。

4、部分神经介入器械有望率先开启国产替代进程

弹簧圈、密网支架等器械的国产与进口产品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已无显著差异,且有良好术后随访证据,为神经介入出血类产品实行进口替代提供有利条件,处于成长期。缺血类介入器械的市场空间大,是国产企业研发的重点方向,目前国产产品仍然较少,尚处起步期。

? 建议关注:

微创医疗:国内神经介入领域龙头,在血流导向装置、动脉支架等核心器械上具有领先布局,如密网支架Tubridge、覆膜支架Willis、颅内动脉支架Apollo,在研品种丰富,技术优势明显

沛嘉医疗:出血类神经介入器械领先者,拥有两代弹簧圈产品Jasper和Presgo,且已获得日本、巴西等国家的注册证,第三代弹簧圈处于在研阶段,公司在研产品数量位居国内前列,有望加速神经介入领域进口替代

赛诺医疗:掌握神经介入治疗多项核心技术,Reuro RX是首个颅内快速交换球囊扩张导管,二代产品2020年7月新上市,依托丰富的产品管线和专利布局优势将保持良好的市场占有率

康德莱医械:海内外分销业务模式成熟,心血管通路类产品市占率高,正通过神经微导丝/微导管等通路器械拓展入神经介入领域

国内神经介入领域未上市企业有维心医疗 (Albuca弹簧圈)、泰杰伟业(Perdenser和Perfiller弹簧圈)、心玮医疗 (Captor取栓支架在研) 等,作为新锐企业有丰富的在研产品梯队,在弹簧圈、取栓支架等核心器械上位居国产前列。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加剧,产品注册及申报不达预期,技术迭代风险,公共卫生事件影响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涵

0008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