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709

洋码头CEO曾碧波:未来没有海淘

中国经营网2020-08-25 20:24:260

原标题:洋码头CEO曾碧波:未来没有海淘

本报记者 李静 重庆 北京报道

8月21日晚8点,在罗永浩交个朋友直播间首次上演了带货海淘商品的直播,直播的另一个主角是跨境C2C电商平台洋码头。

2010年洋码头就入局了跨境电商领域,走的是买手制的C2C模式,之后那几年,国内电商快速发展之际,基于政策和人口红利的跨境电商也进入井喷期,蜜芽、洋码头、小红书等跨境电商纷纷完成多轮融资,跻身独角兽俱乐部,聚美优品、天猫、京东等电商巨头也积极布局全球购业务。

转折发生在2016年。2016年4月8日,针对跨境电商等“四八新政”正式实施,对跨境电商零售(B2C)进口商品实行新税制,该类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新政的出台对跨境电商行业无异于地震,新政之下跨境电商玩家的融资速度、融资规模大不如前,随后有平台裁员,有平台倒闭,还有平台转型。

如今,聚美优品已经从美股私有化退市,网易考拉也卖身于阿里巴巴,走过十年依然独立发展的洋码头算是突围比较成功的一个。

近日,洋码头CEO曾碧波在重庆高声喊出:“我们还活的很好。而且洋码头在2019年已经实现全面盈利。”

选择在重庆发声,是因为洋码头的首个线下店将落户重庆。根据洋码头披露的新零售计划,未来三年内将在100个城市开1000家线下门店,覆盖2亿~3亿三线城市新兴消费人群,完成流量闭环和场景闭环。

直播潮下洋码头也不甘寂寞,罗永浩的直播间,在四个小时的直播中,洋码头实现了支付金额4458万元,支付订单数22.88万个,累计观看人数367万人。

过往十年皆为序章,未来十年走向何方?曾碧波对《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讲述了他过去十年的“海淘”史,以及他对洋码头下一个十年的思考。

(以下对话经整理)

十年序章

问题:过往十年皆为序章,洋码头怎么理解序章?

曾碧波:在过去十年整个跨境电商改变成就的是中国,中国的用户、中国的海淘人群、中国的市场、中国上亿的妈妈们姑娘们因为拥有世界而变得更加精彩,世界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走进你的生活。

洋码头选择做跨境电商是因为很多商品在国际和国内是同品不同价,中国用户遭受到价格歧视。

中国跨境电商的崛起序章从2011年三聚氰胺开始揭幕,当时很多妈妈因为忍受不了奶粉的质量,自己跑到香港“淘奶粉”。2013年自贸区成立,政府的推动让序章更加波澜壮阔,2013年到2016年之间有众多的海淘电商兴起。不过2016年“四八新政”的出台,不少海淘电商被淘汰,让跨境购物全球消费的时代显得有那么一点点的悲壮。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十年后的今天,全球的品牌、全球的零售商必须重视中国的市场,中国消费者拿到的价格和国外价格之间的差价已经越来越小、甚至基本没有,这中间有洋码头和很多同行的共同努力。如今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中国消费者可以购买全球免税好物,可以说序章可能刚刚结束,并且将揭晓下一步波澜壮阔新的使命。

问题:洋码头创业十年,期间政策、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你认为经历过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曾碧波: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怎么找到有效的路径。很多东西逻辑上都很正确,作为公司在这个行业中如何找到路径、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有太多不确定性在里面。

我在决策过程中更加依赖当下的信息,太长远的问题,比如三五年以后的变化,我会把这些干扰性问题先打掉。例如规模化的问题,一旦要寻找规模化,当下的变现有没有路径,能不能当下把变现问题的路径先解决好。

所以在过去十年,我觉得在寻找有效途径,并有效实施、推动是比较大的挑战。世界虽然在变,寻找路径的能力是不变的。

未来洋码头如何定位自己

问题:跨境电商进入新篇章,未来的洋码头做什么?你怎么看洋码头的边界?

曾碧波:十年下来,洋码头好不容易活下来,有正面的意义也有负面的意义。很多人都会问我一个问题,“未来还有海淘吗?”我说未来没有海淘。

我们认为进口和出口、传统贸易和互联网零售会融合,没有一家公司为了只做海淘而生存,只有满足中国的需求,帮助用户而生存。所有的风口其实都是需求驱动,是否海淘不重要。在思考边界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进口产业和国内国产品牌之间的冲撞,我们看到保税进口和大贸进口之间的博弈,我们看到我们做时尚轻奢品和其他平台做标品、母婴、保健品牌之间的竞争,但我认为那不是我们的边界,那只是一个阶段而已。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和世界随着这十年还有未来十年的发展会越来越一体化,全球的一体化体现在经济、消费、市场、贸易、科技等各方面。

今年疫情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前两天我们服饰品牌类目的经理问我,国潮品牌做不做?我思考了很久,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做?国产品牌、国潮设计师设计的风格、设计的样式、它们的质量追求难道会比国际品牌差吗?

我们不拘泥一定是国际的,更强调我们的用户要什么、寻找什么,我们的未来边界就是提升用户的消费美学,打造他们的全球生活美学。这个边界注定了我们接下来的战略和路径。

问题:你们洞察到未来零售会发生什么变化?用户的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

曾碧波:我觉得未来中国的进口会和国内本土零售越来越融合。用户对于进口商品的需求将不再因为它是进口,而是因为他自己希望这个商品有很好的品质和设计,所以国际化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界线越来越模糊。

我认为全球商业体和中国商品同台竞争的几率会更高,相互之间有一些内容进行替代,国产产品会替代一些国外的产品。不过,用户对非标产品的需求,多元化的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未来只要立足于解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就一定会有一席之地。

洋码头如何理解新零售?

问题:在十周年的节点,洋码头发布了“新市场、新营销、新标准”的“三新战略”,将通过线下新零售“百城千店”计划、短视频+海淘直播独创营销打法、“奢品护航”最新行业标准打造全新洋码头。计划三年内在100个城市开1000家线下门店,覆盖2亿~3亿三线城市新兴消费人群。后疫情时代很多企业向线上转型,洋码头为什么选择加码线下?

曾碧波: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商贸体系,这是疫情期间发生的。线下零售业本身的业务模式有一些巨大的短板,包括供应链效率、商品动销效益、选品能力、销售效率;但是线下也有优点,有用户的消费属性、消费场景、用户的信任感、对周边辐射能力等等。

洋码头现在选择做线下,不是因为疫情。这两年我们一直在看线下市场怎么做,我们认为线下是用户的体验入口、教育入口,是提供营销还有服务的载体。

用户在电商平台上买奢侈品其实售后很麻烦,现在线下有店,用户可以直接来买,还可以来做保养,甚至我们可以回收,所以线下是服务载体,也是平台的载体。我们可以将全球的商品、海淘的直播、奢侈品鉴定还有用户互动在线下场景落地。

问题:根据介绍,洋码头新零售店铺形态将包括2000平方米的旗舰店,800平方米的体验店,和400平方米的社区店。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辽中南、西南6大城市群,为三四线城市新兴消费人群服务。为什么首家店选在重庆?为什么主要辐射的是三四线城市人群?

曾碧波:我们挑重庆是因为考察发现,重庆是这几年中国新的增量市场,存量就是北上广深。

重庆的增长显示出整个中西部新兴消费人群的崛起,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推动的西部大开发,形成了很多新的中产阶层消费者,他们购物选择只有淘宝和京东,而不知道有洋码头,我们想通过一些市场方法撬动这片新的市场。

我们发现,中西部这些城市的用户天然缺安全感,不像北上广深的消费者胆子很大,很懂品牌,他可以等一个月慢慢挑。三四线用户不是这样,他们需要安全感,所以需要有线下载体,如果有事就可以找它。

洋码头和重庆合作是做西南总部,而不是重庆总部,针对的是广西、贵州、四川、陕西以及重庆的市场,大概覆盖1亿到2亿新的中产消费人群。

问题:线下店是自营还是加盟?如何选址?如何选品?如何运营?

曾碧波:旗舰店是我们自己运营,需要我们自己选址。加盟商有自有商业,我们主要会考察他们选址是否符合我们的标准。

线下店的选品上,我们不会以自营为主,线下会有品牌的商品,也有我们自有品牌。

我们更强调赋能,海外商家在我们线下店会挑2到3个版式做展示,让用户知道。另外,我们更多的是加盟模式,这就对我们中台和后台的要求会更高一点,线下如果有1000多家加盟商,怎么给他们赋能,怎么让他们自由选品,给他们订单的服务以及售后服务,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问题:做线下店的核心是什么?是用户复购率吗?

曾碧波:线下载体不能谈复购而要谈复返,线下载体要让用户觉得有意思,一个礼拜来两次,哪怕坐着喝茶看书也行,对用户要有信心,他迟早会购物。

我们理解的消费者的生命周期不是在店里呆20分钟,而是全生命链路,在线上线下都能消费,所以我们看复返多一点,这就对线下运营能力要求、营销活动的要求更高一些。

线下复返是真正的私域流量,线下能覆盖到的用户量是5~10公里周边的居民以及一些游客,能够承载的用户可能5万~10万的居民,触达率和进店率衰退10%,真正承载的用户只有6000个人,不过6000的复返黏性会比线上强,所以线下它是很好的私域流量运营板块。

(编辑:张靖超)

责任编辑:张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