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363

半年了,这个地区的抗疫为何变成“消耗战”?

参考消息2020-08-31 14:21:310

原标题:半年了,这个地区的抗疫为何变成“消耗战”?

自2月26日巴西确诊拉美首例新冠病例以来,新冠疫情已在拉美地区蔓延半年,目前尚未迎来拐点,抗疫发展为“消耗战”。

拉美多国抗疫政策“前紧后松”、疫情“后来居上”,激发医疗体系崩溃、经济严重衰退、社会矛盾爆发等结构性风险。

{image=1}

抗疫成为“消耗战”

拉美各国公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7日累计新冠确诊病例突破700万。全球确诊病例数最多的10个国家中,就有5个拉美国家“榜上有名”。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数据,约1.42亿拉美民众处在感染风险中,占地区总人口约四分之一。

泛美卫生组织主任卡丽萨·艾蒂安25日表示,美洲大陆近6周来死亡病例翻倍,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翻了一倍多,不排除可能迎来“第二波”疫情。年轻人成为美洲地区疫情传播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image=2}

8月初,墨西哥全国多数州疫情警报降级,首都44个维持疫情最高红色警报街区中有32个为高度或超高度边缘化街区。玻利维亚、危地马拉等国贫民区出现“横尸街头”无人及时处置的现象。

位于阿根廷北部边境的胡胡伊省曾被称为“抗疫成功案例”,直至6月仅确诊5例。当地逐步复工复产和恢复大型活动后,8月确诊病例突增至3位数,月底突破6600例。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报告说,拉美国家基本医疗产品多数需依靠跨地区进口。8月以来,秘鲁、墨西哥及一些中美洲国家出现医疗物资告急,尤其是医护人员防护装备、呼吸机等专业物资,这导致医护人员死亡病例增多、重症病人治疗不佳等。

分析人士指出,拉美国家一些边缘化街区人口扎堆、卫生条件差,加上政府检测不足、管理不善、人口流动频繁,造成后期疫情暴发。尽管部分中美洲国家较早启动“封城”“居家隔离”和宵禁等抗疫措施,但因经济压力又较早解除措施,加上解封后人员流动增多、民众放松警惕等因素,造成疫情反弹。

{image=3}

或迎来“世纪衰退”

多家组织与机构今年内多次下调拉美经济预期。尽管拉美经济8月呈现恢复势头,但各国财政支出压力大,支柱产业恢复水平有限,地区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预计还需要不少时间。

拉加经委会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将下滑9.1%,贫困率将上升37.7%,超过9800万拉美民众将陷入极端贫困。拉美国家基尼指数上升至7.8%,加剧发展不平等现象。拉美地区可能迎来“世纪衰退”。

拉美多国陆续公布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墨西哥同比下滑18.7%,是30年来最差表现。哥伦比亚同比下滑15.7%,是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秘鲁同比下滑30.2%,是历史最差水平。

{image=4}

巴西政府近日表示,针对新冠疫情设立的紧急救助计划或将延期至今年年底,但由于财政状况不佳,延期的补助金水平可能降至原有三分之一。

墨西哥汽车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6月来首现复苏迹象,预计于年内触底反弹,不过专家预测或将迎来“迷失的3年”发展风险期。

阿根廷政府经过数月谈判后,8月初宣布成功与国际债权方达成近70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协议。阿根廷经济学家古斯塔沃·内法表示,尽管短期内这有利于消除阿根廷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提升宏观经济稳定性、推动外汇储备恢复等,不过阿根廷金融体系仍十分脆弱,政府需继续磋商相关债务问题,下大功夫恢复投资市场信心。

疫情还影响加勒比国家旅游和侨汇收入。加勒比国家债务水平高,一旦疫情升级则可能衍生债务危机。

{image=5}

疫情导致社会结构更加失衡

疫情持续还激发拉美社会非正规就业、移民等弱势群体矛盾,引发结构性社会问题。

8月以来,墨西哥、巴拿马、阿根廷等国民众因失业率高增、医疗物资短缺、对抗疫措施不满、指责政府腐败而举行多次游行示威活动,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巴拿马贸易、工业和农业商会表示,非正规就业人群在拉美多国比重大,失业率上升、人员流动性大、接触范围广等因素加大了疫情防控难度。

{image=6}

世界银行副行长卡洛斯·哈拉米略说,新冠疫情将导致拉美地区中产阶级人口减少40%。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昊旻表示,受疫情影响,拉美多国政府短期内无法改变不平等发展模式和结构性矛盾,将导致社会结构更加失衡,进而深化经济危机、造成政局动荡等不稳定因素,拉美国家可能陷入更深层发展陷阱。

责任编辑:杨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