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181

台媒:全球供应链重组 对台湾有利吗?

央视2020-09-06 15:26:540

原标题:台媒:全球供应链重组 对台湾有利吗?

美国在台协会(AIT)与台湾外贸协会日前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未来将强化供应链重组及韧性的咨商及合作,以确保供应链安全。这个声明表面上是因应新冠肺炎疫情,其实主要是呼应美国针对中国大陆所提的供应链重组;非但困难重重,对台湾更可能是弊多于利,得不偿失。

AIT最近动作频频,处长郦英杰上周才与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发表“5G安全共同宣言”,强调5G网路开发、部署与商业化须建立在自由与公平竞争、透明、法治基础上,明显针对中兴与华为;日前又主动邀集台外事部门与经济部门、欧洲经贸办事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及台外贸协会,共同举办“重组供应链:促进理念相近伙伴间之韧性论坛”,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持续冲击全球供应链,AIT及贸协将强化供应链重组与韧性的咨商及合作,特别是在资通讯和医疗领域。

郦英杰并表示,这次疫情暴露出过度依赖单一国家或供应商提供医疗器材及药品等关键物质,甚至具战略重要性产业的材料供应所带来的高度风险。他认为台湾应该把握这次独一无二的好机会,共同参与全球供应链重塑。吴钊燮也指出,从全球防疫期间关键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来看,供应链安全的确就是“国家安全”,现在不单只是供应链重组,更是价值及原则同盟的重组及强化。显而易见,这个论坛的真正重点不是防疫,而是呼应美国推动的“断链中国”,鼓励“合作伙伴”将供应链布局于离本国或理念相近经济体附近的位置,根据共享价值、标准及最佳做法,发展新的供应链,以建立能应对危机的供应链网络。

就事论事,中国大陆口罩以往年产量占全球约50%,2019年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五十亿个,今年疫情爆发以来,大陆口罩日产能更高达两亿个,占全球总产能90%以上,美国口罩90%要从中国大陆进口。这当然是美国急于重组供应链的导火线之一。

不过,这样与中国脱钩的构想,本来就有很大的盲点,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产业链在全球进行高度分工,每个产品或零组件,都尽量在最适合的地方生产,力求成本最低,效益最高,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中国大陆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口罩供应国,当然有其道理。

按照联合国划分的国际工业体系,共分为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国大陆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2018年中国大陆制造业总产值占全世界总产值的35%,中国大陆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占比接近30%。2019年中国大陆在汽车、家电、动力锂电池、光电、服务机器人等方面的产出都占全球30%以上,而且有几百种工业品产量居全球首位。不只因为成本较廉,也与中国大陆的工人素质较高、技术熟练,整体投资环境较佳有关。想要转移到“离本国及理念相近经济体附近的位置”,谈何容易?美国及日本都不惜重金鼓励大陆美商日商返国,结果多数还是希望留在大陆发展,就是明显的例子。

再者,台湾非但在政治上采取“倚美抗中”路线,在经济上也企图跟中国大陆脱钩,向美国靠拢,显然是认为供应链重组对台湾有利。然而,早在2011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就超过美国。2019年美国21.43万亿美元的GDP中,服务业高达17.36万亿美元,占81%,实体经济最核心部分的广义工业占4.07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只有2.36万亿美元,只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1%。相对的,2019年中国大陆的广义工业创造的GDP约为5.6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43.6%;其中制造业创造的GDP为3.9万亿美元,是同期美国制造业的165.25%;制造业19大类行业中,中国有18个超过美国。

显而易见,美国的经济总量虽然比中国大很多,但是就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来看,美国虽然仍在高端技术领先,但就全面来说,已经普遍较中国大陆落后。把中国排除在外而以美国取代的供应链,显然很难达成;纵使真的做到,对中国大陆固然可能造成不小损失,其他国家必然伤害更大,何况与大陆贸易依存度高达41%的台湾?

本文原载6日“大华网络报”

来源:微信公众号直通台湾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