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568

李少君卸任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 “90后”陈显顺接棒

新浪财经综合2020-09-10 22:56:471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0后小将正式担纲国泰君安策略首席!入职策略组仅4年,所长黄燕铭寄语:恰如后浪,奔涌而来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上海,记者 刘超凤)讯,对外输送了两位“90后”首席以后,国泰君安终于有了自己的“90后”首席。陈显顺正式担纲国泰君安研究所策略首席。

9月10日,李少君卸任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由“90后”陈显顺接棒。陈显顺1992年出生,年仅28岁,2016年入职国泰君安研究所策略组,仅四年就升任策略首席。

{image=1}

从方正证券2018年提出“培养90后首席”以来,不少“90后”纷纷成为各大券商研究所的首席分析师。前有“第一个90后银行首席”,即安信证券银行首席张宇(金麒麟分析师),后有“94后”浙商证券银行首席梁凤洁,两人均曾任职国泰君安研究所。国盛证券也有两位90后。而首席分析师趋向年轻化,与卖方分析师人数扩容、中小券商发力研究业务不无关系。

“90后”国君策略首席

据了解,陈显顺1992年出生,2016年正式入职国泰君安研究所策略组。仅仅四年之后的2020年9月,便快速升任首席策略分析师。

这位策略首席的微信签名是“镜明,千里皆明”,出自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同名著作。这本书记录了林清玄的修行记录,以佛理洞察人间万象。经典语录包括:“有智慧的人,是不必辩才来说明;心胸坦荡没有恐惧,择善固守就是智。”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发表寄语称,“国君策略的远见、准确的研判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一直都是有目共睹的。陈显顺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这一次,国君策略的接力棒交到他的手上,我相信他能一如既往地做好。年轻是他的资本,专注是他的标签。恰如后浪,奔涌而来。”

而李少君卸任首席策略分析师后,继续担任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根据公开信息,李少君,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任宏观经济研究员;2010年加入民生证券研究所,历任银行业和金融行业研究员。擅长宏观经济分析、资产定价与投资组合理论,并对政策有独特的分析视角。

在9月2日李少君、陈显顺、程越楷、洪烨联合署名的最新研报中认为,2020年第三季度盈利增速有望继续上行,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疫情后盈利已经重回2019年开始的盈利上行周期;二是7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加速修复趋势明显;三是2020年以来社融、M2和信贷增速向上,对盈利具有前瞻作用; 四是6月PPl数据现向上拐点,预示盈利向上动能较强。

他们认为,后疫情时代相较于抗疫概念,医疗服务或相对占优;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新经济动能调整蓄势,未来基本面演绎分化;家电、家具等地产后周期基本面向好趋势明确,龙头改善持续性强。

卖方分析师趋向年轻化

卖方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年轻化趋势逐渐明朗。2018年,方正证券内部最早提出未来要重点“培养90后首席”,进一步明晰了梯队建设的目标。

安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宇是市场上第一个90后银行首席。据了解,张宇出生于1991年,2015年至2017年供职于国泰君安研究所银行组,由邱冠华领导;2018年初任安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彼时27岁。

据悉,研究员的晋升路径一般是先从普通分析师开始,再逐渐晋升为高级分析师、资深分析师,最后是首席分析师。以往行业默认的标准是从业10年以上成为首席。而目前,研究员的晋升路径大大缩短。

作为第一个90后银行首席,张宇专门发布了一篇《第一个90后银行首席的独白》文章,针对外界对其年龄、资历的质疑进行正面回应。他表示,“人如股票,投资者不光看他现在如何,更要看未来现金流如何。买方大佬,还有承蒙不弃招我入司的所长应该是深谙此道……如果已经做了决定,勇敢地向前走就是了,未来是坦途还是荆棘,只管见招拆招。”

两年后的2020年,“94后”梁凤洁成为市场上新一代最年轻的银行首席,年仅26岁,刨去实习的研究经验仅有1年8个月,同样来自于国泰君安研究所银行组。

据了解,梁凤洁出生于1994年,2017年进入国泰君安研究所实习,2018年7月从北京大学金融专业硕士毕业后,正式入职国泰君安研究所银行组。2019年底,国泰君安研究所原副所长、银行首席邱冠华宣布加盟浙商证券,任公司首席战略官、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后来成功引荐了梁凤洁。2020年2月,梁凤洁正式履新浙商证券银行组首席,成为当时市场上最年轻的银行首席。

邱冠华在寄语中写道,“梁凤洁是我从业十一年所带过的银行研究基本功最扎实的徒弟之一,不要畏惧年轻,年轻是你最大的本钱,天空是你发挥的极限。”梁凤洁也撰文称,希望能够做市场上最扎实的银行研究,为投资者提供切实需要的研究服务。

有趣的是,梁凤洁在国泰君安研究所实习时,还受到张宇的指导和熏陶。两人先后成为当时市场上最年轻的银行首席。

除此之外,国盛证券也有两位90后,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刘高畅出生于1990年,而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出生于1992年。

沪上一位券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证券行业的分析师工作对身体的考验比较大,熬身体。”

实际上,分析师成长期大幅缩短的背后,是行业的不断扩容。2015-2019年,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全国分析师人数分别为2278、2460、2663、2985和3382,规模不断增长。从同比增长情况来看,同比增幅超50%的均是中小券商,但大多是从零起步发力研究业务。也就是说,分析师人数的扩容,主要来源于中小券商研究业务的发力。

一位从事非银证券研究的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中小券商布局研究所,本质还是想抢分仓佣金蛋糕,“过去3-5年,很多小券商开始从事研究业务,因为这既能养活自己又能赚取名声。一般来说,小所会先高价从大所挖一个首席做所长,然后就开始扩容。因为小所规则和限制相对较少,研究所所长权力比较大,从大所到小所的分析师的头衔也都能再升一级或者多级,这也是为什么资历相对较浅的首席越来越多的原因。”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