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485

我国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投产 迈出关键一步

央视2020-09-14 18:44:211

原标题:迈出关键一步!我国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投产

我国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旅大21-2平台今天(9月14日)在渤海投产,日产原油400吨左右,这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稠油开发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这里位于渤海辽东湾中南部秦皇岛以东100公里的旅大21-2平台,随着平台火炬的点燃,标志着我国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正式投产。

{image=1}

稠油是一种密度大、粘度高、流动性差且容易凝固的原油。这次投产油田平均井深在海底2500米左右,粘度是食用油的300倍,犹如“黑泥”一般,属非常规稠油,开采难度极大。

{image=2}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总经理 张春生:这杯里是我们其它油田开采的普通原油,这杯是从21-2平台开采出来的稠油,对比就能看出,这个稠油物性非常粘稠、流动性差。不加热,从杯子里都倒不出来。这样的稠油从地下采到地面再完成输送,对采油工艺、流程处理、管道输送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是公认的世界级开采难题,而在海上,隔着一层海水进行稠油开采更是难上加难。

{image=3}

我国从2008年开始进行海上稠油热力开采的先导试验,先后解决了海上平台空间受限、高温井井控安全难度大、稠油经济开发门槛高、井深热损失大等一系列难题。

{image=4}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总经理 张春生:旅大21-2是我国首座采用稠油热采技术进行整体开发设计和建造的海上平台,它创新集成了海上稠油热采防砂完井工艺技术、高温井下安全控制技术、智能化小型化热采装备技术等十多项具有海油特色的海上稠油热采开发技术。

创新技术解决热采平台“海上落户”难

与陆上油田相比,海上平合热采作业面积受限,热采装备到海上平台容易“施展不开”。为此我国首次成功研发并在海上成功应用了海水淡化系统和锅炉注热系统,作为稠油规模化开发的”采油重器”。

{image=5}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旅大21-2平台总监 王文奇:这两套系统高度集成、小型化;科研人员在借鉴陆地油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海上平台实际特点,通过技术创新研制而成。与陆地同类型、同规模的系统相比,我们占地面积、重量仅它们的五分之一。

{image=6}

由中海油自主研发、设计及建造的海水淡化系统,解决了海上平台淡水资源匮乏、稠油热采水质要求极高的两大难题,拥有多项技术专利。

{image=7}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旅大21-2平台总监 王文奇:我们用了30天,完成了43套系统的联合调试、200余台设备单机试验、900余台现场仪表测试、完成56次应急处置预案推演工作。

石油增产主攻方向 将稠油储量变产量

我国海上稠油集中分布在渤海地区,渤海已落实原油探明地质储量42亿吨,其中地层原油粘度大于350mPa·s的稠油约占15%。目前渤海每年超3000万吨的油气年产量中,非常规稠油产量占比不足1 %,将稠油储量变产量,对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image=8}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总经理 张春生:旅大21-2油田将为渤海油田非常规稠油的经济有效开发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渤海油田后续还有旅大5-2北、锦州23-2等多个稠油油田陆续投产。到“十四五”末,渤海油田稠油热采产量将达到300万吨。

{image=9}

我国稠油资源量约有198.7亿吨,现已探明35.5亿吨。正在开采的油田中,稠油平均采收率不足20%,开发潜力仍然巨大。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