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688

百济神州吴晓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创新药研发跻身世界前列

新浪财经2020-09-22 16:02:170

9月22日,由新浪财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公司峰会召开。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等20余位资本行业重磅嘉宾齐聚,展望“十四五”规划科技发展新里程,共同探讨中国企业的科创未来。

百济神州公司总裁吴晓滨在出席此次峰会上表示,中国新冠疫情情况,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整个世界的形势目前还不是特别乐观。但有一点在疫苗和生物制药方面,国内并没有感到特别得惊慌,很大程度取决于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创新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给大家带来的一种信念和信心。

无论是腺病毒的疫苗还是病毒减活的疫苗,我们国家都在做,最近大家也看到,在中东几个国家已经批准了中国疫苗的上市。所以,从疫苗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国家显示了很好的科技的力量。在用药方面,无论是中和抗体,还是和免疫相关的抗病毒的药,其实我们国家在整个世界的研发链条里边也走得非常前面。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中国新冠疫情情况,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整个世界的形势目前还不是特别乐观。但有一点在疫苗和生物制药方面,国内并没有感到特别得惊慌,很大程度取决于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创新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给大家带来的一种信念和信心。

但如果发生在十年前,当时我们国家无论是创新的药还是疫苗都没有发展起来,都是很落后的情况下,我们只会做一些没有一致性评价的仿制品,所有的新药、创新药包括疫苗都是靠进口,创新的疫苗也是一样,都是靠进口,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很多人会真的心慌。当国际形势发生这么严峻变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能力、有信心觉得这个事情我们可以控制。

大家看一看最近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大家知道这个世界上前一段时间统计,有6个疫苗进入了三期临床,其中三个是中国的。无论是腺病毒的疫苗还是病毒减活的疫苗,我们国家都在做。所以,从疫苗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国家显示了很好的科技的力量。在用药方面,大家也看到了,无论是中和抗体,还是和免疫相关的抗病毒的药,其实我们国家在整个世界的研发链条里边也走得非常前面。

大家也看到公司在前一段时间,也和我们国内的一家公司,就中和抗体达成了全球的临床试验和全球商业化的协定,我想在中和抗体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面。另外,百济BTK抑制剂,这个抑制剂也是在美国开展了二期临床试验,很有可能对一些新冠的病人,当他的免疫系统遭到攻击,释放免疫风暴的时候,可能会有用处。所以,无论从药还是从疫苗方面,我们国家其实都走得非常好。

公司今年是成立第十周年,百济神州在行业发展一直也是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军企业的作用。

这十年百济取得很多成就,包括第一个我们国家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药在美国上市,在美国得到了FDA的批准,而且在同一个星期我们就推向了美国的市场,建立了商业的团队,患者也能用到最新的新一代的BTK的抑制剂,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获益。不光是美国,我们在欧盟也递交了申请,在澳大利亚,在加拿大等很多国家我们也都递交了申请,而且在中国也得到了批准。PD-1、替雷利珠在我们国家也是得到了批准,也很快上市了。整个百济全球范围内有50、60个全球或者是中国的临床试验同时在进行。中国的创新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迭代。

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学习能力特别强,引进、吸收、提高,然后引领,这个事情发生在很多的领域。大家可以看到发生在电器洗衣机、电冰箱、洗衣机,最后也体现在高铁和一些重型的机械制造上面。实际上可能大家平时不太熟悉的,不仅在看得见、摸得着,和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里,我们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实际上在微观世界里面,在生命科学里面,包括基因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上面,中国的创新也是日新月异。

百济十年走过的路程,很大程度上是折射了我们国家创新医药工业在前十年走过的路程,尤其是2015年以后,我们药监系统进行巨大的改革以后,对生物制药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这里百济可能只是一个走在前面的典范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大家在市场上都听说的。我们国家有这么一批创新药的企业,他们在推动我们整个中国的创新,中国的创新有非常大的意义,这里面有几个很大的意义:

首先,病人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病人的可及性,就像我在开头讲的,过去中国的创新药几乎百分之百靠进口。大家知道,靠进口就有一个可负担性的问题。由于药价的问题,可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群可以用得起。所以,对广大的患者就有了一个科技性的问题。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创新的医药工业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须要做的题。

在这个过程中,2015年以来,由于快速地发展,使得中国的创新药的企业涌现出了很多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新药。首先得益于政策,我们国家2015年以后,无论是注册的政策,医政的政策,还是我们国家医保的政策,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在人才发展方面,行业有很多的人才,无论是我们本土培养的人才,还是海外回归的人才,对整个我们医药工业注入了非常强的新鲜的血液。资金,有了人才,资金也随之就进来。最后一点是中国的市场,市场在那里,病人的需求在那里,这是培养一个工业能够发展变大、变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市场、病人患者的需求在那。

责任编辑:逯文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