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228

嘉和生物暂超购50倍:引入12名基投 平安、云锋参与认购

新浪港股2020-09-23 15:53:350

9月13日晚间,嘉和生物通过港交所主板聆讯,高盛、摩根大通和杰富瑞担任联席保荐人。今日(9月23日)至下周一(28日)中午公开招股,综合券商数据显示,截至15时39分,嘉和生物暂录得孖展额约148亿港元,超购逾50倍。其中,富途借出82.76亿港元,利弗莫尔32亿,华盛10亿。

{image=1}

9月23日消息,嘉和生物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约1.2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1198.9万股,国际发售股份约1.08亿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2020年9月23日至9月28日招股,预期定价日为9月28日;发售价每股发售股份20.30港元至24.0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500股,入场费约12120.9港元;乙组头需要认购30万手,认购额高达727万港元。预期股份将于2020年10月7日于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image=2}

嘉和生物自2007年创立,是一家正在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一直在研发的候选药物涵盖全球前三大肿瘤靶标及十款最畅销药物中的五款。

{image=3}

嘉和生物的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平均拥有逾15年行业经验,嘉和生物CEO郭峰曾任默克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兼副总裁及辉瑞武汉研发中心负责人。公司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周新华彼此前曾任职于美国领先的生物科技公司,包括担任安进CMC科学总监。彼自2007年以来一直为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公司CFO兼首席战略官胡琦勇曾为德意志银行亚洲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医疗健康行业研究主管。公司管理团队其他成员也在辉瑞、默克、安进和艾伯维等全球生物制药公司有平均15年以上的行业经验。

根据招股说明书,嘉和生物目前尚无用于商业销售的产品,所以无法通过销售产品产生收益,报告期内营收主要通过按服务收费合约向客户提供研究及制造服务产生的收益。2018至2019年度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嘉和生物按服务收费合约产生的收益分别为688.2万元、1303.9万元及零,对应期限的亏损分别为2.88亿元、5.23亿元及1.42亿元。招股说明书显示,自成立以来,公司于各个期间均产生净亏损,且预计公司在不久将来继续产生净亏损,并可能始终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

根据招股说明书,高瓴资本旗下的HHJH and HM Healthcare持有嘉和生物35.49%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康恩贝旗下子公司康嘉医疗及康和医疗合计持有公司16.03%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沃森旗下沃嘉持股10.42%,淡马锡旗下子公司持股6.86%,海通证券旗下子公司持股2.52%。

{image=4}

值得注意的是,紧随上市后,高瓴资本不再是公司控股股东,但仍是单一最大股东,最高持股比例为29.38%;康恩贝旗下子公司康嘉医疗及康和医疗合计持有公司12.01%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沃森旗下沃嘉持股7.81%,淡马锡旗下子公司持股6.73%,海通证券旗下子公司持股1.89%,泰格医药持股1.75%。

{image=5}

公司本次引入12名基石投资者,高瓴资本认购3500万美元,淡马锡旗下OrbiMed Funds认购2500万美元,泰格医药(3347)认购2200万美元,淡马锡认购2000万美元,中国太保认购2000万美元,云峰金融(376)旗下万通保险认购500万美元,平安认购7.75亿港元,按中间价计算,约占发售股份54.58%,设六个月禁售期。

{image=6}

责任编辑:张海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