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709

国君策略:震荡中的布局方向 双循环下的科技&再通胀中的农业

新浪财经综合2020-10-12 13:49:290

今日直播:

嘉实基金胡永青:理财圈网红“固收+”是什么?

华夏基金张帆:新一轮科技周期开启 把握科技股投资机遇

嘉实基金交易两点钟:理财真心话,买基金要注意什么?

南方基金骆帅:如何看待四季度市场?怎样精选行业?

国投瑞银基金:揭开风险管理的神秘面纱

原标题:【总量夜话】震荡中的布局方向:双循环下的科技&再通胀中的农业

来源:国君策略

总量观点

【一】经济走向全面复苏,信贷总量政策逐渐退出,后续投资的两大宏观线索

花长春 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我们维持对经济走势看法,经济自主动能逐渐恢复,未来三个季度逐季上升,明年一季度同比增速或超15%,消费和库存周期将成为未来半年主要动能。展望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我们认为消费的复苏将接基建和地产的棒,再叠加制造业补库存,将成为未来经济的主要恢复动能。家庭部门在此次疫情之中受损较轻,后续完全有能力成为经济恢复的主要推手。另外,美、欧和中国的商品零售恢复正增长,制造业企业不断被动去库存,我们推算今年四季度将大概率出现补库。

易行长在《中国金融》期刊文章所透露出来的货币政策信息。易行长在文章中提到“不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科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将经济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减少经济波动。”还进一步提到“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总体上,我们认为近期货币政策将仍然保持中性,信贷可能先于货币逐渐退出。这意味着我们的社融增速或已达到顶部。

未来投资的两大宏观线索。我们认为接下来,宏观对权益投资提供两个线索,一是消费动能恢复与双循环政策,二是“十四五”规划预期。(一)未来经济动能切换和“双循环”政策的投资线索。正好,陈雨露行长也近期在《中国金融》期刊发布了金融业如何服务“双循环”格局,提到“独立自主”、“以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体系集成创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认为消费复苏主线将扮演后疫情阶段,经济动能抬升的主角。收入分层下,潜在消费的突破口和内循环政策发力点指向下列投资线索:(1)线下免税概念的增长;(2)线上国货潮;(3)可选消费层面(如旅游、航空等服务消费等),以及金融科技、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化的推进。(二)“十四五”规划值得期待。我们在之前报告提到的一些方向,即高质量和绿色发展(如新能源)、自主可控(如计算机软件、金融科技、5G)等。

【二】经济不断恢复,改革持续加速

高瑞东 宏观首席分析师

中国经济节奏:2021年一季度高点,倒V走势。一方面,2020年三四季度经济持续抬升,2020年GDP 2.3%左右。因为基数和财政刺激力度放缓,2021年一季度是经济增速的顶点,随后逐月逐季回落。另一方面,在2021年一季度经济高点之后,降息窗口可能重新开启,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居民房贷负担,最终推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进入10月,改革持续加速。第一,金融改革不断推进。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发挥证券市场价格、估值、资产评估结果在国有资产交易定价中的作用,支持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第二,10月11日,中办国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2019年8月,党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决策。目前,以设立经济特区40周年为契机,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方案》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时间表,2020年,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2022年,各方面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大选后中美阶段性缓和,市场开始交易拜登上台。第一,中美双方不断释放积极信号。一方面,10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体育频道恢复播出NBA比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言人表示,注意到NBA一段时间以来持续表达的善意,特别是今年初以来,NBA在支援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另一方面,10月9日,根据集微网消息,继AMD、Intel之后,台积电也已从美国商务部获得许可证,能够继续向华为供应一部分成熟工艺产品。第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如果拜登上台,对华加税大概率会被取消,人民币有进一步升值的压力,市场也正在交易这个逻辑;反过来也会有较大的贬值压力,容易造成汇率巨幅波动。因此,此次央行出手,可以说是区间限速,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第三,台海博弈更加激烈。越靠近大选,中美政治牌、外交牌的博弈会越激烈。环球网消息,10月10日,隶属东部战区,驻守于福建厦门的解放军第73集团军,在福建、广东多处海域,同步展开了一场多兵种联合立体渡海登陆演练。

【三】金秋开启,趁势而进

陈显顺 策略首席分析师

我们认为金秋行情的酝酿和布局时期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金秋行情开启,市场趁势而进的黄金时期。节后的短短三天内,市场发生了两方面重大变化:(1)国际:中美风险落地预期强化。首场电视辩论后,拜登在整体与关键摇摆州的领先优势扩大,强化中美风险落地预期,推动人民币升值,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为0是其侧面写照。此外Intel、AMD等芯片巨头对华为供货资格的放开以及央视体育频道恢复NBA转播均提振市场信心;(2)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抬升风偏。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从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健全退出机制、构建工作合力等六方面出台十七项重点举措,降低资本市场中的非系统性风险,有利于风险偏好抬升。

维持3100-3500震荡格局:周五大涨,提升波动的同时意味着分歧的开始,可以乐观一点。双节期间,假日经济带动是有目共睹,但是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波动仍存有较大冲击。当前市场的预期状态,一方面担忧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拐点,会加速带来经济(盈利)修复的不及预期;另一方面担忧美国大选等事件带来的风险偏好冲击。我们认为,风险事件带来的下跌往往都是较好的买入机会。盈利上行趋势已基本确立,核心在于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修复的承接。总结来看,盈利上行支持震荡上行格局,期间若因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对指数产生冲击,我们应当珍惜震荡之中的每次回调机会,布局十月金秋。

科技成长仍是全年关键:盈利修复周期中最闪亮的星。科技细分赛道很多,但是整体来看大部分受到中美因素的影响。短期中美预期不稳定,风险偏好下行将压制科技板块,但打造“内循环”下,市场预期将逐渐转向政策足以对冲科技板块面临的外部冲击,使科技的预期底有望提前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向上的支撑在于盈利修复的预期,此轮科技行情具备“盈利修复”特征。细分赛道推荐: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苹果链)/网络安全/光模块/IDC/半导体(国产替代)。

把握可选消费的良机:边际修复的消费倾向+扭转上行的利率预期。当前,DDM模型的各个驱动力逻辑在消费品之中发生分化。第一,可选消费比必选消费盈利端更有可能超预期。当前市场对于必选消费品的稳增长、高景气度预期充分,而在消费倾向逐步修复过程中可选消费盈利超预期可能性更大。第二,利率上行预期挤压高估值板块,尤其是必选消费。与之对应,疫情下出于对可选消费盈利的担忧,其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第三,风险偏好的抬升利好可选消费。伴随未来中美问题预期逐步走向冰点,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步修复,市场定价逻辑将更进一步,由买必选的确定性,转而买可选的成长性,加速可选消费的机会来临。细分赛道推荐:酒店/汽车/家居/航空/旅游/家电。

科技论坛

新能源能否持续,TMT能否接续?细分赛道如何选择?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排产复苏,行情有望启动

胥本涛 新能源首席分析师

盈利修复的催化:政策推动销量上行超预期。国内:2020H2随着比亚迪、蔚来等车企新车型的陆续上市及地方刺激政策的持续推行,整车销量有望保持好转势头,行业排产已显明显复苏趋势。针对市场关注的补贴退坡问题,2021年单车补贴最高退坡金额为4500元,叠加电池成本下降可对补贴退坡形成有效对冲,整体影响有限。截至8月末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138.2万台(同比+27.9%),政府补贴向充电运营端倾斜是趋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提速。国外:欧洲实施史上最严碳排放政策,倒逼新能源汽车加速崛起,2020年1-7月销量增速与渗透率均最为抢眼。2020H2确定性放量,全年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加速增长态势。

自下而上选股:优选动力电池和材料环节龙头及LG产业链。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将通过优质客户绑定改善行业竞争格局,同时以LG为代表的外资电池企业入局,帮助国内材料企业进一步打开市场。继续推荐动力电池及材料环节龙头企业和LG产业链企业,推荐宁德时代、当升科技、天赐材料、比亚迪、亿纬锂能、璞泰来、贝特瑞、新宙邦、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标的。

【二】通信:聚焦三季报,关注好赛道

程硕 通信首席分析师

三季报将至,我们以业绩为基准寻找投资机会。三季度来看,5G产业链受建设节奏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整体来看增速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是无线侧,传输侧影响不大。2020年Q4中后期,2021年投资新预期将逐渐明朗,2021年运营商的投资环比有望继续增长,5G基站建设量持续增加。物联网、IDC、统一通信等板块,三季度保持较高景气。,随着疫情逐渐缓解物联网、统一通信需求逐步复苏。IDC、数通光模块等板块,需求持续维持较高水平。长期来看,不同于5G具备的周期性,这些板块更具备成长性。兼顾未来公司所在赛道的长期景气度,从三方面寻找Q4通信最佳配置方向。

我们对行业整体的判断是:首先,5G基建板块:不确定仍存,持续性逐步体现。当前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但边际影响减小,随着大选落地,或迎来阶段的缓和;5G内生假设需求更强,到2020年Q4中后期,2020年投资新预期将逐渐明朗,进一步引发市场关注;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产业格局正在重塑,国产替代的确定性逐步形成一致预期。第二,流量板块:短期或有波动,但长期的成长趋势明显。当前云及互联网厂商资本支出仍正向增长,对未来云业务的拓展较为积极,无惧短期的波动。短期来看,或存在某些厂商季度投资调整的风险,但是我们认为流量板块长期的趋势不改,网络升级、终端普及、应用涌现三重共振造就历次流量繁荣,当下恰逢新周期起点。

投资建议:1、推荐财报显示盈利能力强劲,三季报有望高增长,产业地位较为突出,未来业绩具有持续性和空间的个股,推荐光模块中新易盛、光迅科技;控制器中的和而泰、拓邦股份;IDC中的数据港等。物联网通信模组移远通信充分受益;2、部分子细分领域可能有新的变化,未来有或有持续催化,例如卫星互联网进入新基建,自上而下推进以及海外映射,推荐和而泰,受益标的为康拓红外、中国卫通等;3、受疫情影响较大,业绩预期出现较大修正,股价也有较大调整,但整体发展路径和推介逻辑并未受影响的个股,推荐移为通信、星网锐捷等。

【三】计算机:四季度推荐网络安全和金融科技

李沐华 计算机首席分析师

从EPS的角度,推荐toG的行业。因为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政府端招标延迟,下半年有明显恢复迹象。美亚柏科刚刚发了三季报预告,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我们依然推荐网络安全行业,这个板块上市公司很多,也是典型的toG的行业。核心逻辑如下:

二季度订单增速修复,三季度单季将超预期。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二季度网络安全公司订单增速普遍在30%以上,网络安全收入确认周期为:产品两周左右,态势感知等项目(有一定定制化)三到四个月。我们认为,单三季度网络安全行业头部公司收入将超预期,目前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合理位置,将有明显超额收益。

2020年HW行动已经结束,行业继续从合规需求向业务需求转变,全年服务收入不受影响。众所周知,过去的二十年,中国网安行业受政策驱动明显,不论是五年计划还是等保、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条例等政策,是行业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因。自护网行动以来,行业内在安全需求不断提升,未来将不断有新产品、新架构出现。我们认为网络安全就像计算机行业的消费品,将持续有牛股诞生。

核心推荐标的:奇安信、深信服、安恒信息。

从风险偏好的角度,看好四季度的金融科技板块,因为历来计算机对于市场的情绪最敏感,而进攻性最强的又是金融科技板块。

金融科技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金融IT公司,他们是靠卖软件赚钱的,包括券商IT和银行IT,券商IT典型公司是恒生电子、金证股份、顶点软件、赢时胜。银行IT的典型公司是长亮科技、宇信科技、神州信息、高伟达。两个赛道有截然不同的行业特征,券商IT的产品化程度更高,供应商话语权更大,因为下游的客户是券商,除了头部券商以外,中小券商IT投入有限,不得不受制于供应商。而即使是很小的银行,利润也跟头部券商的利润水平相当,所以我们会看到银行IT人员往往是千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很难获得话语权,往往沦为外包公司。

撇开商业模式不谈,恰好这两个赛道今年都是高景气,主要是依赖于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系统改造需求,比如对于券商IT而言1)理财子公司新规的推出将会为带来新增需求;2)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资管新规等推出将会为证券 IT、资管 IT 等相关系统带来市场增量;3)金融市场的监管加强将会为风控、合规 IT 系统带来市场需求增量。对于银行IT而言,系统更新换代以及数字货币带来的改造需求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另外一类,除了传统金融IT公司以外,东财、同花顺业绩跟交易量正相关,这些强贝塔的标的是有机会的。

金融科技我们推荐的公司是恒生电子、长亮科技、宇信科技。

农业论坛

再通胀预期+粮食安全战略,农业板块有何机会?

【一】农产品仍有交易机会,2021年上半年前涨幅有望达20%

田玉铎 宏观分析师

我们在9月底发布《再通胀交易ARDL-ECM模型:首推能源和农产品》报告,通过量化模型,基于20年大宗交易数据以及我们对未来一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在贵金属、国际定价(有色)工业金属、能源、农产品大宗中,我们认为农产品仍有可观机会。

宏观视角“自上而下”地探讨农产品大宗交易和定价,基本上都从古典经济学供需框架出发。一般来说,全球粮食、农产品需求总体波动较小,而供给侧因素在短期往往是价格变动的主要催化因素。不过,最近争议更多的是各国流动性投放,会不会带来超越古典经济学的可能;也就是说,过于宽松的流动性带来各类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我们之前采用了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误差修正(ECM)模型,把古典框架和流动性框架都考虑进来,综合考虑了大宗价格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流动性、汇率等)方面因素,对彭博的几个农产品指数过去20年交易进行分析。这个农产品指数主要由咖啡、玉米、棉花、大豆、大豆油、糖和小麦期货合约组成。

从模型测算结果来看,流动性对农产品价格影响有限(美、欧、日G3的M2增速影响不显著)。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农产品自身因素影响很大。金融层面,美元汇率还是有明显负向影响。VIX指数仅在短期有负向影响,然而影响是极其微弱的。因此,农产品大宗定价,我们建议要更加重视自下而上研究各类产品供需基本面等情况。

尽管如此,我们自上而下的宏观定价模型仍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按照我们对全球经济弱复苏的基准情形,我们预计,到2021年6月,彭博农产品指数涨幅或达20%左右;若经济复苏超预期,彭博农产品指数的涨幅更是接近30%,仅次于能源价格的涨幅。

【二】稻谷小麦总体可控,玉米短期供应紧张

周小球 国君期货农产品首席研究员

全球市场稻谷与小麦库存充裕,玉米环比改善明显。价格:稻谷、小麦和玉米价格自2012年3季度下跌以来,目前价格整体仍处于2016年3季度见底以来历史低位震荡区间,今年3季度以来,价格普涨至震荡区间上沿。库存消费比仍处于高位,玉米环比改善明显:大米库存消费比由2012年的23.5%上升至35.9%(12个百分点),历史最高水平为2018年36.5%;小麦由25.8%上升至42.8%(17个百分点),为历史最高水平;玉米由15.7%上升至25.8%(10个百分点),历史最高为2016年32.4%。

国内稻谷与小麦绝对安全,玉米短期供应紧张。2014年,我国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虽然稻谷产量三连降,但是库存消费比仍高达87%,供应绝对安全。稻谷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事实上,稻谷产量三连降也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国家在2018年主动下调了稻谷的收购价格,引导农民适量减产。小麦库存消费比100%,总体供应绝对安全。我国小麦年产量1.36亿吨,消费量相对稳定,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17%的警戒线,总体供应绝对安全。与稻谷一样,小麦也是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了引导适量去库存,国家在2018年也同步下调了小麦的最低收购价。玉米去库存进度超预期,短期供应紧张。为了引导去库存,2016年玉米开始实行收储制度改革,玉米产量开始逐年下降,库存消费比不断降低。中国汇易网数据,中国玉米年产量由2015年的2.7亿吨下降至2020年的2.4亿吨,期末库存由2016年的2.6亿吨下降至2020年的0.94亿吨,库存消费比由2015年的119%下降至2020年的31%。临储玉米面临无粮可拍的尴尬境地,2016年临储库存2.4亿吨,2017年-2020年分别去库5740万吨、10013万吨、2191万吨和5400万吨,临储去库基本完成。一方面去库存还在继续,另一方面新年度东北玉米因台风出现倒伏,边际上对市场供应紧张的预期有所加强。

【三】美豆与豆粕仍有上涨空间,豆类对CPI影响可控

吴光静 国君期货豆类及油脂高级研究员

行情观点:美豆:或处于上涨趋势。逻辑:(1)弱美元周期;(2)中方持续采购;(3)中方猪饲料恢复周期。豆粕:上涨周期或尚未结束,后期仍有上涨空间。核心逻辑:豆粕需求仍处于上升周期,主要驱动“天气市”等。植物油:疫情之后豆油、菜油、棕榈油等植物油绝对价格升至近7年高位。本轮上涨逻辑,有基本面因素:如疫情之后消费复苏、累库速度低于预期等,可能也有流动性和收储传闻等因素。后期流动性和国家政策仍是植物油价格逻辑关键点。由于前期植物油绝对价格和相对涨幅都已经较高,预计后期进一步大幅上涨空间有限。

通胀关系:(1)油脂油料主要品种与CPI相关性分别为:棕榈油0.7、菜籽油0.69、豆油0.68、豆粕0.57;(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豆油价格是CPI的格兰杰原因,豆粕与CPI无因果关系。由此,即使豆粕价格仍有一定涨幅,预计对CPI影响有限;而豆油等植物油价格前期已有较大涨幅,预计后期涨幅有限,从而对CPI影响也有限。

粮食安全:今年以来(1月至10月1日当周),中方采购美豆约2887万吨,已接近贸易战前水平(3000万吨左右),后期若中方仍持续采购美豆,从大豆进口回来可做储备角度而言,预计豆类油脂储备充足。

【四】棉花:谨慎乐观,关注11月份下游订单承接力

郑国艳 国君期货棉花高级研究员

我们对棉价判断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节后的棉价上涨能延续,主要源于近期平衡表的边际好转、十一期间国内下游订单明显好转,成本籽棉价格高企。期价反弹的高度、持续性仍取决于消费恢复情况,尤其是11月份下游订单的承接力。考虑全球库存总量巨大,棉价中长期缺乏大涨基础。

平衡表边际好转,能否继续好转的动力取决于消费,全球库存总量压力仍然较大,这种限制下缺乏趋势大涨行情基础。产量方面:USDA9、10月份对20/21年度的产量分别下调7、20万吨,预计后期棉花产量继续下调空间不大,主要是第三大产棉国美国不利天气对产量影响调整相对到位,第一大、二大产棉国印度中国产量没有太大问题,印度棉花产量小幅增加,中国棉花产量稳定。需求方面,继前期多次下调消费之后,10月份USDA首次上调全球棉花消费33万吨。即使在10月份产需均预期好转的情形下,20/21年度全球棉花仍呈现累库格局,20/21年度的全球期末库存仍为过去20年历史高位,新年度库存充足,如果没有出现疫苗出现、疫情大幅缓解导致的需求大幅恢复,棉价缺乏大涨基础。

十一期间下游订单明显好转,下游纺企利润环比好转但仍亏损经营局面,下游订单10月份有保障,持续性在11月份或面临考验。下游订单好转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国庆长假旅游消费数据大幅好转,增加市场对双十一消费预期,下游备货积极性提高。2、产业链前期原料库存低位,下游出现集中补库迹象。3、外部订单也有所好转,印度因疫情严重订单的转移,新疆兵团棉禁令延长至11月底,美国订单的提前。下游消费情况好转的持续性如何?可能并不乐观,11月份内外需订单预计都会出现回落,双十一的订单具有脉冲性的特征,外贸的圣诞订单也早已结束。更长期来看棉类消费前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棉类消费出口占一半,国外疫情当前仍处不可控状态,12月份之后的消费需关注疫苗上市、秋冬疫情演变、美国对新疆兵团棉禁令的具体执行情况。

籽棉成本高位运行:今年新疆轧花厂产能在本来就过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资金成本低廉,今年抢收效应正在进行中,目前机采新棉成本高于盘面、旧棉、进口棉,盘面缺乏做空动力。但随着新棉在10月下旬的大量上市,集中供应压力会有所显现。

在成本推动、下游走货好转背景下,郑棉期货短期或延续强势,全球巨量库存仍待消化、消费面临诸多变数、新棉在10月下旬集中上市压力显现,期价持续上涨面临制约,时间节点上,重点关注11月份下游订单的承接力。

【五】农业:养殖短期有压力、长期有机会,种植持续向好

钟凯锋 农业首席分析师

种植板块:景气处于上行周期,转基因有望改变行业竞争格局。从景气的角度看好玉米,从成长的角度看好转基因,继续推荐转基因玉米种业优质赛道。假期期间,国际农产品价格普涨,玉米、大豆、糖价均已回到甚至超过疫情前的水平。其中玉米景气度向好也将推升玉米种子景气。供给端,国内玉米临储库存逐年下降,目前临储库存已经回归低位,库消比降到 25%左右。并且 2020 年玉米种植面积仍可能维持下滑造成玉米减产。需求方面,畜禽存栏提升带动玉米需求好转。玉米整体维持紧供给,价格易涨难跌。转基因玉米放开速度有望超预期,龙头市占率将提升。以安全证书落地为核心标志,2020 年是转基因玉米种子元年,如若转基因玉米种子未来落地销售,将会带来行业的重塑,核心表现为天花板的大幅上移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洗牌,龙头市占率将提升。

养殖板块:养殖逻辑由周期切换回成长,大市值公司仍将层出不穷,长期坚定推荐。1、猪:1)短期有压力,长期有机会。压力来自于周期,机会来自于成长。周期驱动成为过去,假期期间国内生猪价格下跌约1元/公斤,后续猪价或将在高位震荡格局中开启缓慢下降通道,短期猪周期缓慢回落给板块造成一定的压力;2)成长仍然是养殖股第一逻辑,行业工业化、全产业链化红利仍处于上半场,成长空间巨大,仍处于黄金发展期,以3到5年的视角来看有望涌现多家大市值公司。2、鸡:白羽鸡周期有压力,黄羽鸡价格触底,长期看好鸡消费品化。白羽鸡引种上升推动产能仍在上行,周期压力较大。黄羽鸡存栏维持高位,季节性处于旺季回升,价格有望反弹。长期多家龙头公司向下游消费延伸取得突破,圣农:食品收入占比快速提升,成长属性增强有望重塑估值;湘佳:卡位冰鲜黄鸡优质赛道,锻造显著的消费品运营优势。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逯文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