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43

报告:中国AI发展具备一定基础 高端人才储备等有明显短板

澎湃新闻2020-10-22 12:33:450

原标题:报告:中国AI发展具备一定基础,高端人才储备等有明显短板

8月2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编写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在2020浦江创新论坛发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在现场介绍,该报告编写过程中得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科技部战略规划司、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的支持和指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了编写,百度等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给予了大量案例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预测与评价研究所研究员李修全进行了报告演讲。他介绍,第一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方面表现出了两个特点。第一点是2019年,英国、日本、美国、德国这些国家布局很早的国家根据国际形势、新的发展形势和本国产业社会需求不断地进行人工智能战略和更新。第二点是人工智能对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等的巨大潜力得到了更多国家更广泛的共识。2019年葡萄牙、西班牙等16个国家发布了他们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同时至少还有18个国家正在研究和制定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战略。

第二,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明显短板。从总体来说,美国涉及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领先的位置,中国在科研产出、产业发展和政策环境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科技领先实力、高端人才的储备,还有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程度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

第三,在这种人工智能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在2019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从人工智能国际合作论文的角度来看逐年增长,而且国际合作率略微提高。在整个国际合作论文的体量来看,中国和美国现在是人工智能国际合作论文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同时从人工智能人才流动的角度来看,中国流动体量非常大,通过中国与世界各国人工智能人才流动也加强了技术研发和积极的紧密联系。

第四,在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人工智能开展的合作非常的活跃,人工智能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主题,包括在政策层面,比如说中国与阿联酋、塞尔维亚等各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签订了以人工智能为主的科技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书。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国内很多企业都发挥出自己在前期研发、数据、算力方面的优势并进行了支持,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智能化设施,帮助其他国家迎接即将到来的智能化经济和智能化社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通过技术储备赋能沿线各国。

第五,在2019年中国强化平台建设和环境培育,这成为2019年中国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举措。科技部新增了10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同时又建设了7个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其他的各个部委也在根据自己的定位和职能,从不同的角度为产业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落地应用创造很好的政策环境。

第六,在科研产出方面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和专利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论文达到了2.87万,专利也超过了3万件。同时在高水平成果方面也有明显的进步,全球近五年内前100篇高被引的人工智能论文中,在上一轮的报告中中国是16篇,在这一轮是21篇,从位次上达到了第二名。尽管中国的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水平还有待于提升,但是这种进步是很明显的。

第七,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这一年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表现出了明显的增强趋势。企业开始加大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投入力度,设立很多人工智能为重点的实验室,加大与政府协同投入,在科研产出方面贡献也非常的突出,比如说视觉等,中国的企业在顶级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全国的1/3左右。而且企业在深度参与产业人才培养。

第八,人工智能产业结构逐渐完善,表现在人工智能涉足非常多的领域,在有些领域慢慢从早期阶段开始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大额融资非常突出,独角兽快速成长。

第九,场景创新成为2019年的一个重要特色,国内很多城市都发布了场景征集,在抗疫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十,在学科方面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非常短缺,2019年人才培养在继续推进,180个高校在2019年新增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还有北京有11所学校新建了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院,现在一共有66家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第十一,开源开放是2019年非常突出的一个方面,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这些开源社区都在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开源这些软件和代码在国际开源社区中的贡献已经达到了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第十二,央地共治现在越来越完善,形成了一个从顶层设计到行动计划的越来越完善的政策体系。

第十三,人工智能发展与国家的区域战略现在表现出了一个高度协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个主要的产业聚集区已经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重要的策源区,企业的数量也占了23%左右。

第十四,全球AI治理构建人类共同未来,中国也积极地参与,共建治理的合作网络。

第十五,在国内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做出了表率,包括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北京、上海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率先进行了人工智能治理制度的探索,发布了各自的治理办法。学术界也在通过人工智能试验等等科学的方面研究人工智能各方面的影响,也启动了人工智能试验,这在全球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

责任编辑:薛永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