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116

马蔚华:要让财富向科学家倾斜 让科技创新在资本市场成为热点

新浪财经2020-10-22 17:29:510

由川商总会主办的“2020天府论坛”于10月22日在成都举行。主题为“双循环·双城记——大变局时代的未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影响力目标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中企会俱乐部主席马蔚华出席会议并演讲。

关于怎样实现双循环,马蔚华表示,双循环的战略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解决可持续问题,一个是稳定发展问题,也就是发展和安全问题。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一个是靠需求,一个是靠供给。

马蔚华指出,我们的市场潜力很大,全球第二大经济体、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人均GDP超过1万亿,社会消费总额41万亿,我们基本形成了需求拉动的格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60%左右。但是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人均消费美国是中国的15倍,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人口的收入水平不到2000元。因此他强调,最重要的是要重视中低层的消费,这一部分消费是制约我们整个人均消费水平低的重要原因,而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则靠增收和节流。

他表示,增收首先要通过分配体制的改革,通过扶贫攻坚,来缩小收入的差距。此外增加消费的意愿也很重要,现在制约中低收入消费考虑到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消费意愿减少,特别是在经济下降的时候。如何解决?他指出,中央做出“房住不炒”,就是减少住房在消费中的比例。另外他表示,希望政府在公共服务设施上加大投资,像教育、医疗,构筑社会的安全网,增加中低收入消费的意愿和倾向。

马蔚华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在实现供给侧改革有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的科技这些年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比起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衡量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有三个指标,一个是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一个是科技成果的转换率,还有一个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这三点我们都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他建议,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要坚持企业是主体、政府是雪中送炭、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他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创新还是离不开国际合作,包括发达国家在内,没有一个企业能够自己完成所有的高新企业的生产过程。“苹果手机也在数以千计的企业中完成,尽管现在我们的国际合作遇到困难,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开放,让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人才、先进理念为我所用,我们要更加包容、更加自信,而且要遵守国际规则。”

他还建议在资本市场上要倾斜科技创新,特别是高科技的创新,形成全社会尊重科学家的氛围,要让科技创新的项目在资本市场成为关注的热点,让财富向创造那些科学技术的科学家们倾斜,这样才能营造在全国尊重科学、支持科学创新的一个大的氛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蒋晓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