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529

华映科技断臂求生、靠扣非净利扭亏 董事长坦言首要任务保壳摘帽

新浪财经2020-11-10 23:28:285

面临退市风波的华映科技(*ST 华映)10月23日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宣布公司扭亏为盈。连续两年净利润大亏的华映科技,三季报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大增139.28%。其中非经常性损益15.18亿元,扣非净利仍为-9.32亿元。

华映科技8月以盘活资产、降低负债为由,向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和格实业转让了华映光电100%股权,总价24.97亿元,截至11月3日,华映科技已收到全资子公司华映光电20.7亿元股权转让价款,这也是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

华映科技曾过度依赖于控股股东在境外业务,导致2018年底原控股股东台湾中华映管进行破产重整,华映科技整个业务模式没有办法运转。面对华映科技困境,大股东电子信息集团??指派林俊2018年底到华映科技,任常务副总经理;2019年2月,林俊??接任董事长。

面对公司核心业务直接停摆,资金链几乎断裂,2019年2月,华映科技经营模式大力改革,确定“大面板+小模组”战略,通过主力子公司华佳彩??的面板,??带动其他的模组销售这个发展战略。

断臂求生、押宝面板产业的华映科技是否转危为安?近日,华映科技董事长林俊在接受新浪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努力,公司已经从中华映管破产的事件中恢复过来。

面对ST的状态的华映科技,林俊坦言,公司??首要的任务是保壳摘帽。今年的扭亏为盈比较强烈的有信心,??但是否摘帽也要看明年年报,??由交易所来判断,不是我们能判断得了的。

5条生产线 报表每年面临超8亿元折旧费用

为了配合制定的“大面板+小模组”的战略,华映科技??在华佳彩的场地建了5条手机模组的生产线,但每年的折旧费用超过8亿元。??截止9月底,??华佳彩已经完成??营收11.74亿元。

“??整个华映科技受华佳彩六代线的影响,报表层面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每年的折旧大概是??8.6亿元。”林俊称,我们现在实际上也在考虑到底是再去投两条混线来做低温多晶硅、OLED还是IGZO。希望能够??通过明年一年的市场来判断,??但是目前我们采取了比较稳妥的战略,至少明年在我目前的这条6代线,它的产能在6万片,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到40万片甚至4??4.5万片,??在投入上并不是特别大,大概??10多亿元。

2018年、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0.83亿元和-5.28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转正,净流入4.15亿元。

谈及经营性现金流转正,林俊表示,目前来讲华映科技的??止血应该说是初步成功,也形成了一个造血功能。这对华映科技??整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对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资金基础。

林俊透露,华映科技已建设投产一条月产能3万片的第六代金属氧化物(MOx)显示技术面板生产线,今年已为亚马逊、沃尔玛、联想开发了一批中尺寸的面板产品。同时,华映科技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内嵌式触控,包括手机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实现了5.4寸-14寸全系列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全覆盖。

面板行业目前主流技术就是以三星为代表的OLED的面板、以天马为代表的LTPS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和我们目前做的金属氧化物??MOx??技术;全球目前在做??金属氧化物技术的就只有两个厂,一个就是华佳彩,??一个是中电熊猫。

据了解,IGZO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最早源于日本夏普公司,而华映科技目前采用的金属氧化物显示技术由华佳彩自主研发。林俊表示,公司每年在该技术研发的投入占总成本的12%.

2018年、2019年公司营收、净利骤降,负债高企,营收分别为45.18亿元和14.74亿元,同比下滑7.59%和67.37%。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49.66亿元、25.87亿元,同比下滑2522.8%和47.91%。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大增26.75%。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大增139.28%。

过去一年,华映科技除了对全资子公司华映光电??通过关联交易出售给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盘活资金外,还采取了处置??华映吴江资产和诉讼台湾中华映管??欠款将近29亿元等措施。

2018年、2019年公司有息负债为88.59亿元和71.25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有息负债由去年71.25亿元大降为46.3亿元。(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陈彦旭)

责任编辑:陈彦旭

0005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