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16

超4成来自科创 长三角新开工一体化重大项目2.2万亿

第一财经2020-06-05 20:56:570

“长三角经济规模走在前列,对于产业升级的方向选择要将机会成本考虑在内

比如。要考虑新产业是否会带来环境污染、会否有过多的消耗等。而数字基建的低成本、低能耗恰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胡麒牧说。

责任编辑:赵慧芳,原标题:长三角新开工一体化重大项目2.2万亿,超4成来自科创

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数字经济将成为激发产业活力的新重点。

根据5日发布的数据,2020年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共计划实施一体化重大项目1390项,总投资达7.81万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435项,总投资2.20万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新开工项目中,10亿元以上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项目共253项、总投资9786亿元;该部分占2.20万亿元总投资的44%。

“长三角地区不但体量大,跑得快,发展速度居全球区域发展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但长三角地区仍要注重高质量发展,我们的弹跳力、大脑和肌肉强度都还有待提升。”

如何提升?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也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有别于以往的‘铁公基’,数字基建现在非常重要。”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执行所长、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黄日涵近日表示,“掌握了数字基建投入,中国将获得弯道超车的机遇;而长三角数字经济不仅可以助力长三角地区的实体经济,也够让该区域的产业发展赢得长久的动力。”

记者还了解到,一批涉及数字基础建设、涵盖创新发展、互联互通等概念的项目即将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率先开工新建。

比如,投资100亿元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部,将优先开展华为终端芯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研发等业务;总投资50亿元的永鼎智慧科技产业园,将聚焦5G通信传感芯片、5G模组研发和系统集成。

数字经济智库研究员、中钢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麒牧告诉记者,“长三角人均GDP规模居国内首位,要实现产业升级,必然要进行新基建的布局,这也是引导市场预期的做法。”

为何要从5G、大数据切入?胡麒牧表示,“5G的建设包括了大规模基站、集成电路板等的铺设,范围也将覆盖到更多居民区和公共区域。同时,数字基建也将根本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比如人工智能的运用就是对信息传输、后台处理等方式的升级。“

记者也了解到,浙江湖州就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绿色智造”,比如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