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549

投行大佬薛荣年往事:一场连环重组引爆资本局 一个电话泄露天机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1-16 22:00:402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投行大佬薛荣年往事:一场连环重组引爆的资本局,一个电话泄露的“天机”

来源:资本深潜号

作者| 廖莎

编辑 | 袁畅

七年前,新能源开始成为A股“流行概念”,诸多公司蠢蠢欲动,谋求借壳上市。

2014年9月,当时停牌五个多月的东源电器向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的股东方发行股份约4.90亿股,一场资本运作顺利完成。

这场资本局背后的利益链条错综复杂,投行大佬薛荣年更牵涉其中。

曾前后担任平安证券总经理、华林证券董事长的薛荣年,是在投行业和资本圈内呼风唤雨的人物,但在这桩交易中,薛荣年没有逃过调查。

而近日,一份裁判文书揭开了尘封七年的资本往事。

01

首次重组意外失败

故事要从2012年12月讲起。

昔日的上市公司东源电器急急谋划重组,为其服务的券商是薛荣年执掌的华林证券。

当时,薛荣年到任华林证券仅半年,2008年8月-2012年5月他担任平安证券总经理。

2012年12月18日,薛荣年陪同东源电器董事长孙益源等人到润银化工考察会谈,并与润银化工董事长孟广银商谈。

当天,他们就达成了重组意向框架,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12月18日当晚,东源电器向深交所提出停牌。第二天,润银化工向东源电器打了交2000万元保证金,双方开始进行重组工作。

半年之后,这场重组突然生变。由于2013年5月,证监会对万福生科虚假陈述案的涉事中介机构进行处罚,薛荣年被予以警告并罚款30万元,还撤销了证券从业资格。之后,薛荣年辞去华林证券董事长一职。

几乎“前后脚”的时间,东源电器撤回重大重组申请文件,2013年6月证监会出具了《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的通知》。

02

二次重组再度展开

但东源电器的重组之心“不灭”。

2013年10月,东源电器董事长孙益源入院治疗,期间筹划两件事情:减持股票,再找一个“买家”进行重组。

孙益源把上述任务仍然交给了薛荣年及一家名为金通智汇投资的私募。

数日后,孙益源出院后的第一天上午,来到华林证券上海公司,见到了薛荣年的一位工作伙伴崔某。这位崔某也和薛荣年一样有平安证券与华林证券的双料工作经验,而且曾任两家券商投行部的“老大”。

孙益源此行仍是谈重组,而且他表示因为存在资金问题要卖股票。崔某告诉他,重组的事情正在进行,减持股票一事他们尽快联系客户。

2013年11月末,孙益源出具了一份书面委托书,全权委托薛荣年及金通智汇私募处理他手中全部东源电器股票及东源电器的后续资本运作,包括但不限于选择重组方、确定重组方案、选择中介机构、改组董事会等并承担相应责任。

2013年12月,东源电器正式公告终止与润银化工的重组。

03

再次重组最终成功

转眼到了2014年。

几番运作下,薛荣年找到了一位新买家——贵州的煤老板余某,“余有实力而且有收购意向”。

然而,2014年一季度因为余某资金链断裂和煤炭价格下降,没钱了,这场运作又黄了。

第三个买家旋即登场。

2014年3月31日,薛荣年陪同国轩高科的等人前往东源电器考察,东源电器和国轩高科就公司并购重组达成共识。东源电器股票于次日(2014年4月1日)停牌。

裁判文书披露的证人证实,东源电器和国轩高科重组系薛荣年牵线。

由于薛荣年全程参与东源电器重组,知悉了东源电器重组、东源电器和润银化工、孙益源减持股份给煤老板借壳上市、东源电器和国轩高科重组等重大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进展情况。因此是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知情人。

04

一个电话,听者有心

而随着薛荣年的连续参与该起重组,这场内幕交易泄露案的另一个主角陈海啸“登上舞台”,陈原来是一名安徽当地税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

{image=1}

裁判文书中,一位证人曾如此描述:陈海啸接触的校友圈子都比较有实力,还有很多做证券行业的,这其中包括薛荣年。

陈海啸供述,他通过一位官员与薛荣年在2012年春季后认识,当时薛荣年还担任着平安证券总经理。

2013年11月,陈海啸到薛荣年的家里咨询黄山科宇股权转让事宜,在薛荣年接电话期间,陈海啸听到薛提到东源电器四个字。

陈海啸回到家后,就研究了东源电器的股东结构、基本面情况,随后就买入200多万股东源电器,2013年12月股价下跌,2014年1月他又买了200多万元的东源电器股票进行补仓。

2014年春节,陈海啸与薛荣年再次见面时,向其打听东源电器的情况。

当时,薛荣年就很惊讶地问:你买了东源电器?于是,薛答应帮其打听。

05

“出借”内幕信息

2014年2月底,薛荣年打电话给陈海啸,说薛家的亲戚准备了一些钱,大概3100万元,让陈海啸帮忙代买一点东源电器股票,盈利和亏损都算他亲戚,让他以借款的形式拟一份“借款合同”。

数日后,薛荣年就安排在中央花园小区楼下的一个咖啡厅,让自己的弟媳妇朱某在咖啡厅的包厢里和陈海啸见面。

这次咖啡厅见面就是签署“借款合同”。

咖啡厅内,薛荣年弟媳妇先到场,过了十几分钟,薛荣年弟弟也过来了。当时这份合同还设定了利息——40%。

再过了几天后,薛荣年提出利息要改成20%。之后,薛荣年的弟媳妇与陈海啸在安徽省地税局附近的停车场将“借款合同”正式签署。

裁判文书披露了如下“分成机制”:

约定的分成就是总收入减去陈海啸之前买入的1600万元,减去薛家亲戚的3100万元,减去借款的本金、利息、相关税费,然后再除以二。借款的本金和利息是陈海啸跟薛荣年说帮他亲戚买过股票以后,要拿东源电器的股票去质押,利息就是抵押股票借款的利息。

然而,此案只是冰山一角,陈海啸还听到薛荣年“透露”另一只股票的内幕信息,最终陈海啸的股票交易获利上亿元人民币,更将内幕信息泄露给他人,导致他人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股票交易。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