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441

广州文交会22日开幕 打造大湾区文化产业高端展示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2020-11-17 19:03:520

原标题:广州文交会22日开幕!线上+线下,数字+文旅,打造大湾区文化产业高端展示平台

80亿元、126亿元、301亿元,这是此前三届广州文交会的协议签约额,为促进广州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为继续推动广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2020广州文交会将于11月22日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届时现场将包括主旨演讲、文化产业发布、重点项目签约、电影发布、文旅新业态成果展示等活动。共100多位专家学者、产业大咖齐聚一堂,齐商文化大计,共同“问道”广州如何绽放千年商都的现代新活力。

规格升级 将打造为大湾区文化产业高端展示平台

据悉,2020广州文交会将于11月22日至11月25日集中举办,以“文旅融合、业态创新、湾区共建”为主题,聚焦文旅新经济,突出文旅新业态。涵盖产业峰会、影视演艺、艺术交易、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文化装备、综合交易、文旅论坛10大板块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办展的方式,以“展览+主旨论坛+产业发布会+产业集群联动”的办会模式,集中展示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成果。届时,市民群众将可享受在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2017年以来,广州文交会已成功举办三届。2017-2019年这三届实现直接成交额分别为20亿元、22亿元、25亿元,协议签约额分别为80亿元、126亿元、301亿元,展会规模、成交金额和影响力逐年提升,文交会已经逐步成为链接全球高端资源、汇聚业界精英的高端综合平台,品牌效应和辐射功能逐步凸显。

与往届相比,今年文交会再度提升了展会规格,新增了大湾区元素,将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交易为重点,促进资源要素对接和流动,努力将广州文交会打造成为大湾区文化产业新成果新业态新技术新趋势的高端综合展示平台,成为人文湾区建设新引擎。

同时,本届文交会覆盖面更加广泛。首次邀请长沙市、衡阳市、永州市、铜仁市、潮州市、黔南州等友好城市以及北京文投集团参加,提供文化旅游产业推介平台,加强文旅产业合作力度,增强产业联动、互动,实现强强联合和产业合作。

此外,本届文交会系列活动采取“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除了越秀国际会议中心的主会场之外,也将在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星海音乐厅、广州国际会议中心、保利世贸博览馆等举办一系列活动,形成一个中心多个热点、全城联动的格局。

数字“赋能” 广州文化新业态发展迅猛

近年来,广州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短视频等业态的流量大增,逆势上扬,整体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届文交会将充分展示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突出展示广州近年来以电竞产业为主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成果,在主会场举办亚洲游戏与电子竞技发展论坛、广州TTG电竞明星邀请赛等活动。

目前广州在社交媒体、动漫游戏、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数字新业态方面发展迅猛,总部位于广州的微信继续领跑社交媒体市场,活跃用户占比高达79.12%,网易、三七互娱等引领游戏行业第一阵营,泛娱乐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如YY(欢聚时代)和虎牙直播等网络直播企业均为行业巨头,数字音乐涌现出酷狗、荔枝FM等数字音乐龙头企业,互联网数字企业还有UC、有米科技、百田科技等。同时,广州在超高清视频、文化装备、文化会展等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柯显东介绍,今年疫情期间,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十二条”促进文旅复苏的政策,并协调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来帮扶文旅企业增强发展信心和后劲,引导企业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发展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支持各景区推出云旅游,网上博物馆,VR文旅等项目,加快文旅产业的结构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广州非遗频频发力,“非遗”逐渐成为广州市民口中的热词。

今年8月22日,广州首条非遗街区正式开市,内设十间大师工作室。该街区所在西关永庆坊片区同步打造为国家4A景区;今年10月,“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被评定为全国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之一,在“广州非遗体验游”品牌带动下,包括一日游、夏令营、冬令营、研学游等20多条非遗旅游路线相继发布,并打造了粤剧红船流动旅游剧场。

跨界融合已然成为广州激活非遗活力的“法宝”。柯显东介绍,通过“非遗+旅游”“非遗+商业”“非遗+文创”等创新保护方式,广州将积极探索“非遗+”文化新业态。通过非遗进景区、进博物馆、进校园、进商场、进社区,推动非遗与游戏公司合作,不断扩大非遗“朋友圈”。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直播、数字音乐等数字文化业态的不断涌现,为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而随着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将催生更多的文化新业态,为广州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文企30强榜单将发布 龙头企业带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开幕式现场还将公布广州文化企业30强榜单,吸引了业内专业人士的目光。发布会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的评选,从企业规模实力、社会效应、创新能力、成长性、品牌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对参评对象进行了更为精细化的综合考量,同时更加突出对企业社会效益的考量;评选范围扩大至众多文化新业态领域。”

尹涛指出,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这就要求文化企业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需要兼顾社会价值。此次“优中选优”评选文化产业的领军企业、代表性企业,进一步凸显了龙头企业对于行业发展的价值。

通过龙头文化企业和品牌效应的辐射带动和引领,可加快广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激发广州市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从而做大做强广州文化产业。此外,为全面客观的反映广州文化企业的亮点,今年开始,增加“广州最具成长性文化企业20佳”这个类别。

(作者:何柳颖 )

责任编辑:薛永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