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397

吴晓求:中国金融应该是善的金融

新浪财经2020-11-22 17:10:591

11月22日,第四届赣江金融高端论坛于南昌江西财经大学举行,主题为“中国金融: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表示,对新的金融业态来说,必须构建与它的风险相匹配的风险内控体系,这对新的金融业态来说是当前面临最重要的任务。

当然同等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监管创新,制定一个和金融业态相匹配的外部监管准则,这两者加起来就会推动金融的不断创新、不断的发展。当然无论是内控还是外部监管都要让金融成为一种善的金融,这是基本的目标,要把恶意诱导通过制度机制去掉,金融才会健康地发展。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吴晓求:我们经过一天的讨论,应该说还是有所收获,首先还是要感谢江西财经大学校领导、邓辉校长和袁红林校长非常支持这个活动,感谢我们江西财大的老师和同学,感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贸经济杂志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相关单位的专家老师,这个主题非常鲜明,他们出了一个变局中的中国金融如何开新局,题目起得比较早,也没有意识到今天会有这么热烈的话题。实际上金融科技、金融创新和监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很长时期人们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只不过在今天更具现实性。我也在思考,不知道什么样的金融对中国是最好的,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它也有很多坐标系,基于不同的坐标系有不同的回答,我还是在想中国的金融正在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进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实现2035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肯定要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离开金融的支持,我也不知道经济怎么运行,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当然不同的人对中国未来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有不同的解读。也有人说中国的金融创新过度,不知道怎么监管,从而出现很多的风险。也有人会对新的金融业态、科技金融包括大家都熟悉的花呗等等,这些领域出现的问题很多,而且有时候会对一些过于年轻的而且没有现实支付能力的年轻人出现诱贷,从而出现人为的信贷风险。金融的创新和金融工具的设计,我认为首先是善意的,不能是恶意的,如果恶意的引导就是一个恶的金融。

金融本质是解决人们的问题,而不是诱导人们去走入深渊,这种金融肯定不是我们提倡的,我们提倡的是要帮助人们在困难的时候能够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帮助他们发展,而不是来设立种种的陷阱,这种金融是我们需要抛弃的,我曾经一个时期对校园里面的现金贷各种贷非常反对,因为它在恶意地诱导在校大学生,使他们进入一个陷阱。从我的本意来看,我不希望科技金融或者说金融创新的金融业态不是出于这种目的。当然在实践中,一些基于贷方功能新的金融业态,因为他们内在风险的管控不够,或多或少他们存在着诱贷,诱导人们过度消费。实际上提前消费是没问题的,只要未来有预期的收入和跨期的合理安排,当然可以,年轻时多消费点,年纪大了稍微节省一点,金融有这种跨期配置的功能,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能产生伤害,金融工具不能对人们的未来产生伤害,还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我上午对金融科技或者科技金融、金融创新总体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在新的金融业态出现过程中,我们必须嵌入一种机制,要防范加害诱导的模式。这里有一个身份识别,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消费信贷模式。这里面有一个身份识别,就像在西方国家比如18岁也好、80岁也好不能喝酒一样,从单纯意义上说喝酒是每个人的权力,对年轻人要约束,我希望有类似这样的规定,20岁之前就是不允许喝酒,因为这是保护年轻们,因为他的心智不是很成熟,无法判断未来。在新的金融创新,我希望有这样一种限制的机制或者说工具、一种制度,核心是金融应该是善的,促进人们全面健康发展的金融。这是在新金融业态中需要注意的。蚂蚁金服当然存在很多的缺陷,他们的内控风险体系是不完整的,虽然金融需要外控,就是需要外部监管的,外部监管给予适当的准则去收缩和收敛它的风险,防止风险的外延。但是内部风险的自控是第一道防线,这是所有金融业态必须考虑的。

商业银行即使没有像巴赛尔协议或者商业银行的监管准则,即使不存在,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也有风险的判断体系,当然加上一个外控体系更加完整。对新的金融业态来说,必须构建与它的风险相匹配的风险内控体系,这对新的金融业态来说是当前面临最重要的任务。

当然同等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监管创新,制定一个我上午说的和金融业态相匹配的外部监管准则,这两者加起来就会推动金融的不断创新、不断的发展。当然无论是内控还是外部监管都要让金融成为一种善的金融,这是基本的目标,要把恶意诱导通过制度机制去掉,金融才会健康地发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田原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