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020

360创始人周鸿祎:不断地创新和尝试是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2-01 19:17:370

周鸿祎:我的战斗激情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

{image=1}

不断地创新和尝试,被周鸿祎视为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360尝试在平稳和创新之间寻求新平衡。

文丨《中国企业家》记者 刘哲铭

头图摄影丨邓攀

中国波涛汹涌的商业故事中,有一个残酷的现象:企业终局才是外界评判一位企业家的重要标准,过程中的辉煌多化作茶余饭后的市井闲语。

周鸿祎似乎丝毫未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他打趣说:“任正非快五十岁才创业,现在七十多岁了,跟他一比,我觉得我还挺年轻的。”

这位互联网时代最早的“网红”,把对未来的信心化成了对新业务的投入。2019年,与老朋友分道扬镳后不久,360集团宣布政企安全战略进入3.0时代。周鸿祎表态,360做政企,不竞争、做生态。

时隔一年,成绩初显。目前,360已和重庆、天津、青岛、苏州、郑州合作,共同落地安全大脑。其中,天津市项目中标金额为2.51亿元,刷新A股网络安全公司所获政企业务项目最高纪录。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360政企安全相关收入为4.73亿元,同比增长 75.15%。

“疫情加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其本质是‘软件定义世界’。整个世界架构在软件上,脆弱性前所未有。”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周鸿祎判断,如今政府、企业的安全观和需求都在变化,“伴随新基建落地,网络安全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2018年提出的“新基建”按下了快进键。不仅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地政府也相继推出万亿元投资清单。数字化风口之上,网络安全也加快了进程。

不过,周鸿祎面临的质疑并不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直播、智能硬件……周鸿祎嗅觉灵敏,每次都超前捕捉“风口”,但多数尝试都无疾而终。被外界解读为“知天命”的周鸿祎需要在政企安全这个赛道,给予360新的安全感,以及新的增长引擎。

从目前来看,这条路道阻且长。

360引人注目的增速背后,是业务本身的基数过小。对比128.41亿元的年度总营收、59.80亿元的年度净利润,政企安全业务在整个集团收入的贡献只算得上九牛一毛。360的财报里,营收贡献最多的依旧是达97.25亿元的互联网广告及服务,其次是16.76亿元的智能硬件。

对于一项360已经具备超过十年经验的业务,周鸿祎不愿再多提信心与诚意,回归业务本身才是当务之急。

大象不能跳舞

“不专注是不是大部分聪明人的一种局限?”这个问题摆在周鸿祎面前时,这位“红衣大炮”没有开火。

“我发现创业的时候,不得不专注。”周鸿祎答道,“但怕的是三点:有经验能判断出一些看起来还没那么不靠谱的事;有想法又觉得自己聪明;手里还有点资源。我手里好歹也有一万人才和百亿元现金。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虚假的幻觉,自己是不是无所不能?所以,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做减法。”

这个答案“谦逊”得有些不像曾经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周。的确,当上述三点交织在一起时,无数创新的想法涌现在360发展历程中就不再难以理解。

1998年,为了完成“让中国人能用自己的母语上网”的理想,28岁的周鸿袆离开“方正”,推出“3721”,提供网络实名中文上网服务。彼时,该服务覆盖了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拥有超过60万的企业客户。被雅虎看中后,周鸿祎2004年1月卖掉了3721,出任雅虎中国总裁。

没有放弃创业梦的周鸿祎,在执掌雅虎中国18个月后功成身退,于2006年8月创立奇虎360集团。他颠覆了传统互联网安全概念,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

不过,360一路走来,也从未停止对新业务的尝试。2012年市场就传出360要做手机的消息,2015年周鸿祎南下深圳,与酷派联合成立了一家手机新公司——奇酷手机。不仅如此,360还进行了花椒直播、IoT等一系列尝试。

回顾360的业务试水历程,就像是一部缩小的互联网风口简史。

从营收数据来看,这些尝试最终没能“再造360”。不过,周鸿祎并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他不止一次谈到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个人精力有限再加公司内部并非真正的创业机制。

由于当初对个人局限的深刻理解及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周鸿祎明白通用二号位不仅难觅,也可能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2019年,360内部向阿里和华为学习,成立了一个由七八位高管组成的EMT(经营管理团队),确定由这个委员会发挥二号位的作用。

不断地创新和尝试,被周鸿祎视为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谈道:“再好的时代,也有人破产,最难的时代,也有人赚钱,完全取决于企业家的精神与能不能创新。”

360尝试在平稳和创新之间寻求新平衡。

在重点投入的几大业务板块上,对政企安全的大力投入并不代表360对目前“现金牛”业务线的忽视。熟悉360的人曾对《中国企业家》表示,to B市场是一单一单做,但老周并不想延续这样的挣钱方式,他试图带来新的解决方案,“一套新体系,一套完全革命性的东西”。

在《与大象一起跳舞》一书中,IBM前董事长郭士纳讲述他临危受命,如何力挽狂澜拯救濒临倒闭的“巨人”IBM。周鸿祎发挥了一直以来的语言风格,“他(郭士纳)就是吹牛,大象就是不能跳舞,如果一头水牛非要像跳蚤一样灵活,可能会把腿崴折的。”

停顿片刻,周鸿祎回到了真正想表达的观点:“企业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安全感,换句话说,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稳定的策略,这种策略会使这个企业不至于大起大伏。因为对于成熟业务来说,它有时候需要平稳的过渡。”

不过,对于有些聪明又有些资源的老周来说,学会“舍得”智慧也不那么容易。“人的自控能力到五十岁还需要修炼。”他感慨道,“以后,少被人忽悠,少做点不相干的事情,更多的聚焦一点。总之,我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

五十再出发

2019年4月,360发布公告称,将清仓所持有的北京奇安信科技全部股权,收回予其的360品牌授权,并宣布未来重点进入政企安全领域。由此,“分家”一说一时甚嚣尘上。

事实上,在2014年5月的内部信里,周鸿祎就曾反思,360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当时,他给到上万名员工们的答案是安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时候,安全作为大数据的基础设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时,周鸿祎写道:“我前段时间‘闭关’思考,结论就是我们要把安全这件事,做得更深、更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擅长的安全做到极致。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仅要解决消费者的安全问题,还要解决企业的安全问题。”

当时的信中已经指明360接下来的方向。因此,“不为钱”的解释更多是一句调侃。“说完全不为钱也是虚伪的。谁都想赚钱,我也想。如果你真的做了一件事让他们(政府、企业)很认可你,其实是有机会赚钱的。”周鸿祎也坦言。

在周鸿祎的自传《颠覆者》里,俞洪敏作序道:“一个自我驱动型的人,一个脾气急躁且难以捉摸的人,一个孤独的人。”

这样一个人却在内部信中写下,“做安全就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

“to B和to C 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割裂,两者一脉相承。”周鸿祎解释道,“to B和to C都需要想清楚产品的本源。所谓产品本源,即谁是你的用户或者客户,他的痛点是什么,你给他带来什么价值。”

另外,无论做to C,还是做to B,都能带给我战斗的快感。to C像游击队和特种兵作战,三五个人,七八条枪,找准一个点,就可能突围,一鸣惊人或者一举成功;但做to B、to G像集团大规模装甲步兵作战,团队要齐整,而不是靠单点突破。”

时间赋予360核心能力,将其推至到“安全”这个有限的选择上,周鸿祎决定在B、C之间实现和解。

不过,声称“五十知天命”的老周保持了良好心态:“我做政企的压力没有做互联网的压力大。另外,to B产品的规划也很重要,一个好的产品白皮书和一个差的产品白皮书,可能前者能拿到上亿的单子,后者拿不下来单子。”

野心与王朝

或许是因为此前的尝试过于分散,外界总有种感觉,360想要的太多。

“我从来没有野心去打造一个帝国或者构建一个王朝。”周鸿祎回应道。

2014年时,周鸿祎就曾告诫同事们,360并非巨头:从时间上讲,我们的历史比人家短一半,我们做了8年,他们已经做了16年。从体量上讲,阿里和腾讯都是市值过千亿美元的公司,是我们的十倍以上。从收入来讲,我们与互联网巨头也差着十倍。

彼时,搜索市场份额的增长仍然支撑360股价前行。国内互联网格局还是“TABLE”,即腾讯系(T)、阿里系(A)、百度系(B)、雷军系(L)、周鸿祎系(E)。纽交所上市后,360股价从30美元一路走高至94美元,市值突破并稳定在100亿美元之上。

周鸿祎提到,虽然外界和投资者对360未来看好,希望我们能成为跟BAT一样规模的公司,但我们需要有自知之明,因为在激烈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只有有自知之明,我们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策略。

如今,在政企安全领域,360尝试蹚出新的策略来破局:一方面要及时更新理念、方法论;另一方面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周鸿祎觉得,360有自己的优势:“第一,品牌优势,我们的品牌在to C市场肯定比不过腾讯、阿里,但在企业市场所有人都知道;第二,技术和数据优势,360积累的大数据在全球都是领先的,这件事我们干了十几年,技术实力非常强;第三,专注优势、压强优势,用十个手指头推不动牛,但如果把推的力量聚焦在一根针上,那可能连大象皮都能捅进去,力量一样的,但效果不一样,这是因为压强,因为聚焦,如同360重新定了政企3.0战略。”

“你最遗憾错过的项目是什么?”采访接近尾声,《中国企业家》问了周鸿祎这样一个问题。

周鸿祎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个故事:2017年6月6日,在北京工体一家酒吧内,奶糖短视频CEO卢璐宣布了奶糖短视频APP正式上线。一个月后,360便投资了这款在一些人眼中“视频质量优于抖音”的产品,他也在朋友圈里为其造势。

“360借鉴了musical.ly,抖音当时也是。我做了个东西叫奶糖,功能都做的一样,但是抖音做起来了,我们的奶糖却死掉了。后来我发现,很多机会你看到了,悟到了,不等于就是你的。”老周感慨道。

周鸿祎总结:“我这辈子还是希望通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让更多的人来用我的东西。我希望能有这种成就感。”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