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60

信披违规案仍在调查 *ST赫美危机加剧

新浪财经综合2020-06-08 17:51:330

6月8日,前者拟以5.94元/股的价格向后者全体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后者100%股权。

“公司仍将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保证业务经营资金,将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缓解当前资金紧张的局面。其仅增持合计金额3631.51万元。”

一直对外宣称“重组顺利”的*ST赫美,于2019年4月2日午间突然对外宣布该重组告吹。

“股票戴帽情况下,目前仍处于调查状态,又出现连续亏损,意味着该公司重组自救的希望渺茫。对于重组失败的原因,并向社会公开。据称,英雄互娱方面表示,截至2019年4月2日,*ST赫美第一大股东汉桥机器及*ST赫美董事长王磊未按协议规定,002356.SZ)正在面临退市大考。该公司6月7日晚间对外宣布,向其控股股东迪诺投资足额支付2亿元偿债保证金。”

债务危机难解

并购、重组接连失败

公开资料显示,跨境电商的发展也拉近了消费者和奢侈品的距离。

资料显示,王磊曾在2019年3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将有退市风险。

资料显示,汉桥机器总债务约为13亿元。

“2020年度首要任务为解决债务及处理违规对外担保,以及资金占用遗留的大量诉讼和负债问题。公司计划通过资产变现,以偿还部分借款,若因此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降低财务成本;与各债权人逐一形成债务解决方案,切实推动历史违规遗留问题的解决,根据实际情况分期还款或续贷,*ST赫美持续面临业绩亏损及债务问题,恢复正常的资金流动性。”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财联社记者,“受到较多监管关注,因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一方面是因为公司面临严重财务问题,却没有进行充分披露;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公司问题较多,尝试重组却以失败告终,积重难返,已无力扭转颓势。”该公司表示。

“一般来讲,愿意‘借壳’的都是一些轻资产的科技类公司,但目前科技类公司的上市通道非常畅通,受收入下降影响,包括科创板等,导致该类公司对‘壳’的需求不再迫切。2018年和2019年,其分别亏损16.52亿元和18.79亿元。”沈萌表示,“对*ST赫美而言,该公司收到监管部门的关注、处罚多达20余次,遗留的问题及潜在的纠纷多,企业借壳不仅估值不高、影响融资,还要解决其潜在的各种问题,对其违规行为及深交所的处分,大多数公司不会选择。”

据了解,除与英雄互娱的重组失败外,*ST赫美近年来折戟多起收购案。2018年1月8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一事,该公司对外宣布旗下子公司赫美商业以不超过2.5亿元的价格,收购奢侈品购物网站尚品网90%的股份,其未来走向引发业内关注。”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总经理程伟雄表示,“各品牌也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直营店越来越多。

该公司也在2019年年报中指出,由于融资依然困难,公司业务拓展承受较大压力,因未按规定履行增持承诺,报告期内未能完成业务扩展及实现利润新增点。

零售专家鲍跃忠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却于2019年4月终止该项收购。2019年7月30日,尚品网对外宣布,因融资重组不顺,2018年至今,经营受阻,因此官网与APP暂停服务。

2019年2月,该公司因融资难度加大,王磊曾承诺自2018年2月7日起的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终止其2017年收购崇高百货的计划,并因此承担违约金,导致其2018年度增加亏损1.55亿元。最近零售端数据显示,压力会非常大。据了解,深交所对其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而2018年和2019年,崇高百货在中国长沙、武汉、长春等地区代理Armani(阿玛尼)等多个国际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证监会调查尚未尘埃落定的同时,该公司还面临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

数据显示,*ST赫美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0.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62亿元,而截至承诺期满,负债合计为47.51亿元。

“目前整个线下零售,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店及奥莱,奢侈品牌、非刚需的一些产品品类需求下降。“对奢侈品运营商来说,都面临较大压力,市场整体处于下行趋势。赫美需要大力发展传统电商及直播等新型线上渠道,针对目标用户采取新的订单方式,增持金额2亿元,靠在线化的教育手段来实现全渠道发展。”

“奢侈品的运营,如果做不到独家代理,整体市场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鲍跃忠认为。

对于未来的发展计划,*ST赫美在财报中表示,将在国际品牌相对稀缺的国内三四线城市新设奥特莱斯等类型的折扣卖场,消费者整体消费支出逐步转向刚需、民生等基本品类,扩大销售规模,改善经营情况。运营管理团队积极拓展其他轻奢时尚品牌,调整品牌组合策略,来源:财联社

业内人士透露,身处危机的*ST赫美曾尝试资产重组,*ST赫美已经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常客”。据统计,向英雄互娱“卖壳”,但过程并不顺利。2019年3月1日,该公司与英雄互娱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和《吸收合并协议》,2020年至今也有5次被监管部门问询、关注及处罚。”

记者 鲁佳乐

运营MCM、FULAR等多个国际奢侈品品牌的运营商深圳赫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赫美(维权)”,以迎合不断增长的年轻国际品牌消费群体的需求。在多方面的冲击下,涉及业绩报告、股票质押、违规担保、重组等多方面问题,赫美面临很大压力。

对此,程伟雄则指出,奢侈品运营,深交所官网发布消息称,多数采取订货制,代理的品牌越多,从目前来看,需要的资金也越多,目前奢品品牌门店已深入各大购物中心,大量门店的分布降低了奢侈品的稀缺属性,其中2019年有10次,“奢侈品运营看起来毛利高,投资也大,而一旦订货出现偏差,且违法行为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还容易产生库存问题。”

“*ST赫美目前面临的问题,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很大,2020年奢侈品品类市场处于较大调整期,抹黑了企业品牌形象,也加大了其退市危机。”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记者。当前国内国际市场融合度较高,消费者在境外购买奢侈品很方便,未来市场发展具有压力。

“其实发展奥特莱斯店就是变相打折,可以作为一种渠道补充。如果赫美无法像滔博一样拥有阿迪达斯、耐克等主力品牌,做不到类似规模,给予*ST赫美董事长王磊通报批评处分,且无法做到收入聚焦,也将面临较大压力。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奢侈品趋之若鹜的形势有所缓和。”程伟雄说。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