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44

机构“抬轿”叠加业绩增长 或催生定增公司股价上行

证券市场红周刊2020-12-12 17:15:170

记者 | 刘增禄

锁定期缩短、折扣上限提升、投资门槛降低等因素让前几年不被看好的定增市场有了更多看点,定增公司也因业绩保障和机构持有的优势,让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到定增市场的机会。

年内再融资新政落地后,从供需两端八大维度对定增市场进行了松绑,定增市场供给端得到了全面复苏。随之而来的,外资、公私募基金、个人投资者纷纷快速杀入到优质定增项目中,在资金的集中参与下,上市公司股价也顺势得到抬升。

再融资市场全年复苏

融资额已超去年全年

自2月14日再融资新规出台,到6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再融资同步实施注册制,7月科创板再融资规则出炉,再到9月主板和中小板企业再融资实施分类审核,今年以来,在政策驱动下,A股再融资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2月10日,年内A股再融资规模已达10293.25亿元(包括增发、配股、可转债和优先股),在年内还有3个交易周尚未走完的背景下,再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10070.91亿元。其中,以增发形式完成的再融资规模最高,截至12月10日,年内267家公司实施的294次增发(包括2例公开发行),募集总额合计7172.09亿元,相较去年全年6766.33亿元的募资总额增长了6%。而除了已经实施完毕的增发方案,统计显示,年内新发定增融资预案788例,预计募集资金也高达10723.69亿元。

从定增类型来看,定价定增因受战投严格要求,大多仅向大股东及关联方发行,因此更加市场化的竞价定增项目开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在292例实施完毕的定向增发方案,以竞价方式定价的有185例;791例定增预案中,以竞价方式定价的则有498例。

分行业统计,2020年完成的增发案例中,涉及数量最多的前五大行业依次为电子(35例)、化工(34例)、医药生物(25例)、机械设备(24例)、计算机(19例)。已发布的增发预案中,涉及数量最多的前五大行业依次为机械设备(91例)、电子(74例)、化工(73例)、计算机(70例)、医药生物(66例),新兴资产的融资需求明显更为十分旺盛。

分板块统计,再融资新政大幅放宽了创业板公司的再融资条件,取消了创业板非公开发行对于连续2年盈利和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的要求,改为增强相关信息披露。由于商誉减值风险在2018~2019年集中释放,导致了众多创业板公司此前不符合定增融资的要求,新政后压制的融资需求得到释放,年内完成定向增发的公司中,创业板公司达65家,占A股全部实施定增公司比重的24.71%。而在新发预案中,创业板涉及266例,占全部增发预案比重的33.63%。

(本文已刊发于12月12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陈修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