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6619

恐慌指数两周反弹15% 美国国会能否化解美股回调风险

第一财经2020-12-13 19:50:070

原标题:恐慌指数两周反弹15%,美国国会能否化解美股回调风险

投资者热情逐渐受到财政刺激谈判进程影响,市场短期动荡的风险已经不容忽视。

上周美国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创纪录的新增新冠病例,让这场公共卫生危机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美国国会刺激法案谈判进程缓慢打压了市场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衡量市场波动性的CBOE恐慌指数(VIX)12月以来已经反弹了15%,未来一周两党能否达成关键共识,或成为美股假期前走向的导火线。

{image=1}

谈判僵局能否破解

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难题正越发紧迫,一边是感恩节后新冠肺炎疫情的加速传播,另一边是潜在的“关门”威胁和陷入僵局的财政刺激谈判。

这已经是美国年内第二次面临停摆的风险,因“边境墙”预算问题,去年底特朗普政府刚创下长达34天的“真空期”。而现在摆在白宫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在一周时间内同时解决被捆绑在一起的预算和刺激法案两大难题。

民主党和共和党过去一周都对谈判进展持乐观态度,但分歧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现有的两大方案中,两党部分议员联合提出9080亿美元方案遭到共和党反对,原因是不赞成企业责任保护以及对州和地方政府援助条款。财长姆努钦代表白宫提出的9160亿美元方案则无法让民主党满意,因其不包括任何额外的联邦失业救济金。

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会财政援助问题上的僵局暂时没有结束的迹象。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裁员人数再次上升,新的限制令对公司运营的影响不断扩大,有可能削弱本已脆弱的就业复苏。虽然国会认识到了紧迫性,但这距离达成协议还很遥远。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近一周,美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在20万上方。多地开始实施新的限制措施以遏制疫情蔓延, 纽约州州长库莫(Andrew Cuomo)上周五下令停止在纽约市的室内就餐,因为当地住院人数达到了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就业市场出现波动,美国劳工部称,上周全美初请失业金人数反弹至85.3万,创9月以来新高,本月初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岗位已经连续6个月环比回落。这进一步证明,疫情大流行和缺乏额外的财政刺激正在损害美国经济。

现实情况下,如果没有新的刺激措施,数百万美国人可能在新的一年失去失业救济金。数据显示, 截至11月21日的一周内,全美申请政府救济总量超过1900万份。这当中包括国会今年早些时候设立的两个大流行救助项目,都将在年底到期。

施瓦茨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到财政刺激前景的不确定性,美联储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将会对支撑经济起到更大的作用,预计本周议息会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可能采取更多的行动。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疫苗分发预示着明年下半年经济前景的改善,但短期内疫情和财政支持的不足,将对经济复苏构成压力。

警惕市场短期波动

上周的美股市场依然延续板块轮动的风格,周期股受到财政刺激谈判走向影响,整体走势偏弱,科技股则受到Facebook拆分等利空影响先扬后抑。

资产管理机构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都在等待谈判的最终结果。到目前为止,市场对国会的刺激计划仍持乐观态度,但因为包括疫苗在内的诸多好消息都被消化了,拖延时间越长,市场情绪可能越会接近临界点。

目前三大股指依然处于历史高点附近,投资者风险偏好依然较高。可以看到,上周两大明星IPO——外卖平台DoorDash和爱彼迎(Airbnb)都获得了市场热烈追捧, 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在发售50亿美元新股后,股价在盘初大幅低开后快速回升,显示出买盘的信心。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期权市场已经出现狂热现象,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认沽认购比率(Put-Call Ratio)已经触及20年低点,上次达到这种水平还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施罗斯伯格认为,国会财政刺激谈判的结果可能给市场带来大幅波动,因为近期美股向上冲刺新高,除了与疫苗研发密切相关外,大选后财政刺激出台的乐观预期也是重要因素。在他看来,如果救济法案接下来一周无法获得突破,那么投资者对前景的消极和悲观情绪重燃可能会引发抛售,进而在传统假期前产生恐慌情绪。

摩根大通策略师也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在未来一年的交易主题上,各方达成了明显共识,但敦促投资者寻找不那么拥挤的交易方向,因为市场随时可能出现调整。另一方面,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重新平衡资金流,给年底带来了一些下行风险。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