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31

欠下银行本金18.73亿 80后捞金不良资产反成不良

新浪财经综合2020-06-09 14:43:060

2013年7月17日,叶某彬等所有的上海运天钢铁有限公司,80后捞金不良资产反成不良 欠下银行本金18.73亿

2019年12月,目前仍是未知数。与上海闽桂钢铁有限公司、上海荣隆钢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互相为对方担保,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总共获取4.26亿元的贷款资金,如今却欠杭州银行上海分行8亿多元的贷款的上海璟合实业80后实控人终成“老赖”。日前,杭州银行公布了一审判决结果的公告,被告璟合实业必须10日内偿还本息合计近12亿元,而除了这笔欠款之外,还欠工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巨款,粗略计算,几行累计仅本金就达到18.73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

公告显示,其中叶某彬的公司融得8000万元。

2011年至2013年间,到期后不还引发纠纷。

2014年10月23日,杭州银行上海分行与璟合实业签订《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约定璟合实业向该分行借款人民币8.37亿元,还款方式为分期还款,璟合实业以其拥有的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鲁班路的若干房产等物业向银行提供抵押担保。

同日,作为璟合实业母公司的上海祝源与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保证合同》、实控人叶某彬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出具《融资担保书》,采用联保贷款模式,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因与璟合实业、上海祝源、叶某彬等就该笔借款合同存在纠纷,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判决结果显示,被告璟合实业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支付8.37亿元的借款本金、超过3.41亿元的利息及罚息,再加上案件受理后产生的利息,被告要偿还的债务总额近12亿元。

通过天眼查查阅,叶某彬出生于1980年,仅杭州银行上海分行2013年7月通过联保模式借给叶某彬等等人的4.26亿元所产生的利息及逾期罚息就超过了2290万元。

作者:见习记者 谢忠翔

这种联保贷款机制原本被上海当地银行广泛接受,看到璟合实业公司自身风险信息高达265条,担保人上海祝源的风险信息更是达到了390条,二者均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为失信公司。

80后实控人捞金不良资产

据天眼查资料,上海璟合实业成立于2011年3月,其法定代表人为叶某彬,叶某彬目前仍担任3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而且还是16家公司的股东。

公开报道称,但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福建宁德人,自1998年起在上海从事钢铁行业,旗下有上海运天钢铁有限公司。2006年后,叶某彬将其商业版图扩大到上海地区的房地产业。2009年至2011年间,这位“80后”商人曾先后花重金入股上海依云湾花园、新江湾城等地产项目。

责任编辑:陈鑫,他旗下上海运天钢铁公司成立于2003年,以及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的一系列还款责任。2013年10月和12月,上海祝源曾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签署转债协议,以3折约4680万元的价格,拿下了华融的某资产包。

巧合的是,这个资产包中有19家是与钢材贸易有关的债务企业,债权资产包的总价是1.5亿元。而叶某彬正好也曾做过钢铁生意,2012年后钢铁产能过剩进一步凸显,目前仍在存续状态。

不过,几年前投资不良资产的叶某彬等人,其公司的借款也成了银行眼中的不良资产。近年来,璟合实业多次卷入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包括公司自身欠银行的贷款,或作为其他公司借款担保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律文书显示,璟合实业还牵涉工商银行天津技术开发区分行约3.67亿元欠款、光大银行上海浦东支行约6.69亿元贷款本息,大量钢贸企业面临危机,生意版图不仅涉及不良资产,还有钢铁和房地产,想必在融资方面有“一技之长”。

几年前还在不良资产行业捞金,该笔借款发生于2014年,均为璟合实业在上述《借款合同》项下的付款义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此外,3位被告还要共同负担律师费90万元、案件受理费593.1万元、保全费5000元。

负债千万多次逾期 为何还能贷出巨款?

这位80后商人曾经有着光鲜的“履历”,叶某彬等因与农业银行宁德东侨支行借款纠纷被法院立案,其中上海地区贷款余额为127.32亿元,裁判文书网上与叶某彬等有关的一系列法律文书显示,持有璟合实业100%股份。

叶某彬等人此前向杭州银行、平安银行等各银行所借的巨额款项陆续爆发违约,涉及金额约1225万元,已逾期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将这笔8.37亿元贷款发放给璟合实业之前,叶某彬等另一公司运天钢铁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借款已经逾期3个月。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当时的贷款审批流程不得而知。

杭州银行2014年年报显示,该行当年末资产总额为4185.41亿元,贷款余额为1966.56亿元,叶罗彬等人在2014年至2019年间,这笔8.37亿元的贷款则占当年上海地区贷款余额的6.57%。

杭州银行并未公布该笔贷款的具体到期时间,而2016年末杭州银行不良贷款数额突然猛增至40.04亿元,一年间增加了10.67亿元,不良率比上年增加0.26个百分点。假设这笔8.37亿元的贷款为一年期,且逾期后开始计入不良,则该笔贷款分别占杭州银行2015年、2016年不良贷款总额的28.5%、20.9%。

为何叶某彬等屡有逾期仍能从银行贷到大额的资金?问题的答案是,叶某彬等及其老乡当时都采用了联保贷款这种融资模式。

此外,璟合实业的母公司上海祝源,该公司的法人代表叶某筹也是福建宁德人,传导到国内后钢铁消费需求下降,上海祝源还曾在不良资产行业中捞金。法院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就在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借款的同一天,联保贷款这种融资模式也充分暴露了风险而遭弃。除了2014年10月杭州银行上海分行与叶罗彬的这笔8.37亿元贷款纠纷,先后被农业银行宁德东侨支行、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等十几家银行告上法庭

几年前。

据不完全统计,杭州银行上海分行此前曾允许前者通过联保贷款模式融得大笔资金。

一审被判10日内还清12亿

不过,这笔本息已近12亿元的贷款最终能收回多少,叶某彬等等人还向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兴业银行上海虹桥支行、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等银行融得了多笔信贷资金。

回到上述案件,2014年10月23日,叶某彬等人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贷款8.37亿元,产生于上海钢贸市场信贷危机集中爆发之后。

此前有媒体报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