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474

年终基金业绩盘点:工银瑞信大丰收 47只年内收益超50%

投资时报2020-12-18 16:47:050

年终基金业绩盘点:工银瑞信大丰收 翻倍基数量最多,47只年内收益超50%丨基金

截至12月16日,在今年以来全市场主动权益型基金收益率前30强中,工银瑞信包揽10个席位,且这10只基金收益率均超过100%,是“翻倍基”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

{image=1}

《投资时报》记者汤巾

2020年即将收官,公募基金的期末“成绩单”也将浮出水面。哪些基金公司成为今年结构性行情中的赢家,为持有人带来“丰收的喜悦”?

成立15年来锻造了扎实投研能力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工银瑞信”)再次交出亮丽答卷,特别是权益类产品回报喜人,大批产品位居同类前列。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在今年以来全市场主动权益型基金收益率前20强(不同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工银瑞信包揽7个席位,数量最多。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工银瑞信公司旗下已有10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0%,翻倍基数量居各公司之首,旗下47只主动偏股基金年内收益超50%,其中24只收益率超70%。

行之力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如此优秀的业绩背后,是工银瑞信对投研体系的持续深耕细作。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近年来该公司全力提升投研“软硬”实力,不仅形成了重合规、重稳健、重长期的投资观,还在组合管理、投资策略等专业能力上不断精进,实现了投研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

基金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如何培养和留住人才是不少基金公司面临的难题,而工银瑞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并为人才提供充分发展空间,投研核心队伍保持稳定。

权益投资战绩出色,10只基金翻倍

今年以来A股市场并不平静,从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幅波动,到年中的高歌猛进,再到年末的横盘震荡,频频变换的行情节奏给投资者带来不小的考验。

不过,从大盘表现来看,截至12月16日,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已上涨20.93 %,结构性行情也频频上演。一些基金公司凭借自身专业能力战胜市场,业绩表现格外抢眼,工银瑞信正是其中之一。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工银瑞信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整体回报优异,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得到印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中共有27只年内收益率超100%(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其中工银瑞信独占10席,成为翻倍基最多的基金公司,其中工银中小盘成长收益率为114.55%,工银战略新兴产业A、C收益率分别为110.18%、109.37%,。

在主动权益基金前20强中,工银瑞信更是独占7席,除前述3只翻倍基以外,工银瑞信主题策略、工银瑞信高端制造行业、工银瑞信信息产业、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的年内收益也翻倍,跻身全市场前20强之列;在收益前100强产品中,工银瑞信同样独占13只,亦是登榜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

从年内回报来看,工银瑞信旗下产品全面开花,共有48只主动偏股基金年内收益超50%,其中25只收益率超70%,除了10只翻倍基以外,工银新金融、工银聚焦30、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工银瑞信医药健康A\C、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A收益率超80%,工银瑞信总回报、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C、工银养老产业、工银瑞信研究精选等9只基金收益率超70%。

另据银河证券数据,最近一年,工银瑞信旗下28只基金位居同类前10,覆盖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QDII、FOF等多种类型,包含18只主动偏股基金。其中5只主动权益基金位列同类第一,包括工银瑞信中小盘成长混合(1/481)、工银战略新兴产业C(1/74)、工银信息产业(1/9)\工银新趋势灵活配置A(1/78)、工银新趋势灵活配置C(1/56)。

投研体系优化,“软硬”实力兼备

稳健、踏实、坚守价值——在工银瑞信身上,一些关键词已经在市场上留下鲜明印记。该公司的管理业绩能够在时间的考验中历久弥新,长期在业界保持前列,背后必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投研体系。

为了选择性价比高得投资标的,做好组合管理,提升投资胜率,工银瑞信不断拓展研究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完善投研决策机制,加强组合精细管理,丰富投资策略,着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长期价值投资能力、资产定价专业能力,进而形成全周期的稳健投资能力。同时,工银瑞信持续优化投研管理体系,根据投研团队成员的长期能力分析结果,建立了7大投资能力中心和包括宏观策略、行业、海外及量化在内的4大研究板块,精细化分工合作提升投研整体战斗力。

同时,加强投研互动,提升投研一体化水平,也是工银瑞信投资能力提升的一大法宝。基于完善的投研体系及多年的实践,工银瑞信形成了“行业基金为衔接,促进投研深度融合”的投研特色。在投研管理机制优化上,加强内部人员梯队“传帮带”。目前工银瑞信权益基金经理团队齐聚了何肖颉、王筱苓、宋炳珅、黄安乐、鄢耀、王君正等老一辈权益投资明星,也有袁芳、赵蓓、杜洋、单文、谭冬寒等新一代投资能将。

在绩效考核方面,投研人员的考核围绕“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兼顾长短期绩效表现。在指标设置方面,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期更加全面地评估基金经理业务能力与行为素质。工银瑞信相应调整了投研人员业绩考核时间周期,以三年业绩考核为主,当年业绩为辅,从机制上杜绝为博取短期收益排名的投资行为,以保证客户、渠道、公司、基金经理目标的一致性,做到知行合一。

科学、有效的投研体系,奠定了工银瑞信创造长期回报的坚实基础。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最近两年该公司多达41只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收益翻倍,在全市场基金公司中排名前二,其中工银信息产业、工银中小盘成长两年回报分别达231.67%、230.05%,齐齐跻身全市场前十强。

若再将时间拉长来看,截至今年12月16日,自成立以来,工银瑞信旗下共有21只主动偏股基金(除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超20%,36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超15%,长期稳健的绩优产品不断涌现。据银河证券《基金管理人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评价汇总表(算术平均)》显示,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的最近两年期间,工银瑞信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位列行业第3,居大中型基金公司首位。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