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379

蓝光“二代”走向台前 “地产二代”们迎来接班大年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2-23 19:43:161

来源:风云地产界

在30岁的蓝光发展迎来25岁的副总裁、首席运营官之前,早已有大批“地产二代”走入公众视野。而当“地产二代”走向台前趋于普遍,观察这些“后浪”的动向,或许也就可以窥见整个地产界未来的某些迹象。

撰文/ 姚悦

编辑/ 卢泳志

近日,蓝光发展(600466)董事局主席杨铿之子杨武正正式走向台前,担任公司常务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分管投资体系、经营体系。

虽然外界对这位25岁的副总裁能否稳住蓝光发展今年的千亿业绩还存在质疑,但不可否认,二代走向台前在地产界已经日趋普遍。

据乐居财经统计,在地产和物业两大板块中,已有55位二代出现在了公司高管名单中。其中,有22位已出任董事长或总裁,成为企业掌权者。

外界对“地产二代”们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在被形容为“极不平凡”的2020年,这些地产“后浪”们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股神”合生的幕后推手

2020年地产圈热议的关键词,“合生炒股”绝对算一个。

11月,合生创展集团(00754.HK,下称:合生创展)公告称在公开市场64.2亿港元进行了一系列证券投资,为合生创展带来账面盈利超3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不到一个月后,合生创展又出售北京农商行股份套现22亿元。

{image=1}

合生创展公告

曾经地产界的“华南五虎”开始被称为“股神”,这背后则与“地产二代”朱桔榕有着密切关系。

朱桔榕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修的正是金融学专业,2006年加入合生创展后也主要负责投资、运营管理方面业务。今年1月,31岁的朱桔榕当选合生创展新一任董事会主席,从其父朱孟依手中正式接棒。

值得注意的是,合生创展是国内较早涉足房地产的企业,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合生创展一度遭遇银行停贷、资金链断裂、股价遭遇暴跌等危机。随后几年,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合生创展的销售情况萎靡不振,财务表现亦始终不如人意。

2020上半年,合生创展现金短债比为0.9,净负债率为92%,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6.6%。

今年6月份,合生创展宣布正式把股权投资业务纳入为其主要业务活动之一,成为合生未来三大业务之一。

从合生创展2020年中期财务报告披露数据来看,股权投资收入超过了商业地产投资收益,成为了仅次于物业发展的第二大收益业务。

此外,自二代朱桔榕上位以来,合生创展大手笔拿地,销售方面也表现不俗。数据显示,2020年前11月,合生创展录的总合约销售金额为约人民币302.05亿元,较2019年同期约人民币208.08亿元同比上升45.2%,同期的销售面积则为147.94万平方米。

据了解,朱桔榕有两位哥哥,也都在家族产业打拼。有分析指出,潮汕人素有“重男轻女”的传统,朱孟依能将重要的地产上市公司交于小女手中,其对女儿的偏爱,以及朱桔榕的实力都可见一斑。

年内“三级跳”的佳兆业大公子

和朱桔榕一样能够独当一面的二代还有佳兆业集团(01638.HK,下称:佳兆业)董事局主席郭英成长子郭晓群。值得被关注的是,郭晓群年内连获三次委任,实现“三级跳”。

今年3月,郭晓群以上海区域主席、总裁的身份全面负责佳兆业在长三角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4月,被委任为佳兆业执行董事,正式进入佳兆业的核心管理层;11月5日,再被委任为集团联席总裁,同时兼任上海区域总裁。

至此,郭晓群出现在公共视野不过三年左右,其首次公开亮相是2017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现场,彼时他还全程坐在主席台下前排观摩学习。

当年8月,郭晓群从深圳区域总部开始,在多个部门和专业集团的基层岗位之间轮换。

2018年5月,郭晓群正式进入佳兆业体系内,先后担任佳兆业上海财富管理集团总裁助理、佳兆业地产集团上海区域总裁助理, 工作内容则在于主管两家公司的投资部及融资管理部。

2019年10月起,他还担任佳兆业上海城市更新集团担任总裁助理,并参与了佳兆业在上海最大的城中村旧改项目。2019年12月,郭晓群开始担任上市公司佳云科技董事长。

地产、金融、城市更新是佳兆业最为重要的三大业务板块。从郭晓群在佳兆业的成长轨迹也可以看得出其父亲的用心栽培。

2020年前9个月,佳兆业实现合约销售额710.46亿元,同比增长28.86%,已经完成全年目标71.04%。在“千亿在望”的关键时间点上,郭晓群获任为集团联席总裁。若佳兆业成功跨越千亿,郭晓群无疑也会迎来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光时刻。

“在线隐身”的福晟国际“孤独掌门”

“地产二代”中,有些主动作为创造局面,也有些不得已需要被动应对各种局面。

一年前,福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福晟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伟明特意选择2019年9月9日——寓意“长长久久”的日子,将旗下上市平台福晟国际(00627.HK)交给潘浩然,可谓是风风光光地亲自将儿子“扶上马”。

但潘浩然接管福晟国际后,除了接连面对股价大跌和不尽如人意的业绩。今年,更是经历原高管相继出走,留下他一人肩挑多担。继6月底童文涛辞任执行董事及集团行政总裁后,潘浩然兼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行政总裁三项职位。

此前,潘伟明对于潘浩然还是流露出“爱子心切”。据悉,福晟国际在福晟系的项目投资上拥有优先权。在福晟与世茂的世纪大并购之下,福晟国际也得以“保全”。

但因此前快速扩张,福晟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自2015年起就持续为负。2019年10月以来,福晟爆发大量民间借贷或合同纠纷,债务压力凸显;及至12月17日,坊间传出福晟计划出售资产,以缓解流动性压力的消息。

没有了潘伟明的福晟集团当靠山,潘浩然显得更加孤立无援。

潘浩然几乎没有在公开场合亮过相,相关公开的信息非常少,甚至连照片都找不到。通过福晟国际的一些动作,外界才会偶尔确认潘浩然的“在线隐身”状态。

今年11月,福晟国际发布公告透露,正有意出售包括企业广场3期物业在内的香港资产。就在外界认为潘浩然或在暗中帮助父亲潘伟明度过危机时,福晟国际发布公告表示,其出售物业,是鉴于香港经济因新冠疫情及现行市况而出现下滑,考虑出售香港物业重组资产组合。业内分析认为,类似撇清关系本身也是为了防范“惹火烧身”。

{image=2}

福晟国际公告

目前,福晟集团已经有实质性债券违约,旗下还有12只债券,总规模达100.3亿元,在“私自划款门”后,年初等来的“白衣骑士”世茂的身份也变得不可确定。

接下来,等待潘浩然或还有更大的孤独和挑战。

新晋千亿上市房企接班人

今年11月18日,凭借创下今年房企赴港上市的最快纪录,一向低调的祥生控股集团(02599.HK,下称:祥生控股)展露在聚光灯之下。同时,随着祥生控股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陈国祥与祥生控股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总裁陈弘倪共同敲响上市锣鼓,祥生二代——陈国祥之子陈弘倪也再次受到特别关注。

据了解,陈弘倪出生于1983年,24岁赴海外求学就读商科。毕业后,于2011年从家族企业的基层做起,在房地产、物业、酒店等板块历练约5年时间。2017年,陈弘倪就任祥生地产集团董事兼执行总裁。2019年起,陈弘倪开始全面负责祥生地产集团。

陈弘倪上任后也属于主动开创局面型,先后操作了“两把火”,一把是“迁总部”,一把是“大换血”。

2019年9月,祥生迁都上海,开启了杭州、上海“双总部模式”,陈弘倪负责的地产板块业务全面“启用上海新中心”。一来为了扎根长三角市场,二来则是为次年的上市做准备。

在2019年,陈弘倪担任祥生地产集团总裁后,先后挖来了正荣地产、中南置地等职业经理人进入祥生。

有分析认为,陈弘倪的两波操作,从长期来看,或许有利于祥生发力长三角市场。但从短期看来,对祥生的贡献不大,因为祥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高速发展带来的资金压力。

据了解,2017年至2019年,祥生控股的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32.29亿元、31.13亿元、24.12亿元,相较而言,祥生控股还有百亿短期债务缠身。其现金难以覆盖短期借债,偿债压力不小。

上市当天,祥生控股董事会主席陈国祥在公司上市庆祝仪式上强调,成功上市之日,是祥生控股集团的一个新起点。而陈弘倪并没有公开发表任何言论。这也透露出,陈弘倪还没有取代其父亲在祥生集团的核心地位。

虽然目前走向台前的“地产二代”中,绝大多数还是有父辈在幕后指点,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后浪”终究会取代“前浪”。您最关注哪一位“地产二代”。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