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628

新希望“夸海口”的代价:三个月蒸发千亿市值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2-24 19:42:350

新希望“夸海口”的代价:三个月蒸发千亿市值!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原创 常倩倩

细分行业周期之短,自“猪周期”可见一斑。最近三个月,新希望股价几欲腰斩,市值跌近千亿。而究其原因,新希望与对手们的差距,在于外购仔猪育肥比例过高,自产仔猪育肥放量又踏不准猪周期的节奏。

12月24日,于今年全力聚焦养猪的新希望,股价全天收跌1.25%,报21.31元,市值为960亿元。自今年9月初见顶42.2元以后,新希望股价一路下滑,至12月23日收盘,股价近欲腰斩,市值跌近千亿。

根据其11月份的销售简报数据显示,11月份,新希望的生猪销售数量就达到了138.52万头,超去年同期的3倍,股价却为何跌跌不休呢?

股价疯狂下跌,投资者们再也按捺不住,接连在深交所互动平台发出提问。在投资者的集中逼问下得知,新希望四季度生猪出栏量将比三季度投资者交流中给出的预期数量减少80万头-100万头,育肥成本也将比预期有所上升。因受周期影响,养猪确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如此短的时间内,真实经营数据与预期数据差距太大,因此投资者质疑新希望是“PPT养猪”。

随着猪周期进入下半场,疯狂了两年的猪肉价格已经持续下跌了近半年,而与“友商”牧原股份几乎全部自产仔猪的模式相比,新希望的模式又以外购仔猪育肥为主。猪周期给新希望带来的想象力,但在业绩上,新希望却暂时还在给友商们做嫁衣。

自育比例远低于预期

随着股价,猪价下跌,猪周期红利渐行渐远,新希望投资者则不安起来。仅12月15日当天,就有15条提问问答出现在互动平台上,截至12月23日,提问条数已超过80条。提出的问题涉及新希望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司负债率、母猪分娩率、生猪期货挂牌交易影响等等。

只吃进仔猪成本,却赚不出成猪的钱,无疑是新希望投资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根据投资者交流信息,新希望曾透露,今年四季度自产仔猪育肥在200万头左右,不过公司最新披露显示,截至11月份公司自产仔猪育肥数量仅有58万头。

新希望方面承认,根据最新出栏情况看,四季度自产仔猪育肥大约在100万头-120万头之间,与此前预期的200万头有较大的出入。

而前十个月的数据也显示出同样的状况——财报显示,新希望期间自产仔猪比例不到35%,外购超出6成;而今年5月新希望披露年报期间回复投资者时,称公司的全年的自育比例预计将超过6成。另外,新希望还曾“夸下海口”,称2020年自育比例将达到80%,而目前已经有投资者希望新希望公司就这个“海口”给出切实可行方案。

对此新希望称,对实际达成与此前沟通的目标之间较大的差距表示歉意,相关原因公司也会在近期通过合适的渠道向市场统一说明。

三季度投资者交流中,新希望预计自产仔猪育肥成本目标是13.6元/公斤,明年年底达到11-12元/公斤,但11月自产仔猪育肥成本15.5元,环比10月反而增加。与友商牧原股份“钱赚太多也烦恼”相比,新希望的担心非常切实

财报曾显示,2019年,新希望实现超60亿元的净利润,主要是吃了猪肉价格上涨的红利,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猪肉价格从今年7月开始一直在连续下降,其中11月猪肉价格下降幅度高达12.5%。

此时得知今年出栏量不及预期且养猪成本并未降低的事实,诸多投资者对公司明年的关键任务指标也产生怀疑。新希望在今年三季度交流会上表示,公司明年确保2500万头出栏,力争3000万头出栏,后年年底4000万头出栏。

按照新希望在互动平台给出的四季度出栏量,预计今年整体出栏量在700万头左右,如果要达到三季度投资者交流中给出的“到明年年底2500万头的出栏量”目标,2021年新希望新增出栏量将为1800万头左右,要知道全国生猪出栏量排名第二的牧原股份今年全年的生猪出栏量才为2000万头。

“激进”押注养猪

作为国内农牧老牌巨头,新希望以养殖发夹,公司的营收主力一直是饲料业务,占比在60%以上,在2014年饲料业务的营收占比达到顶峰,为70.56%。新希望开始大力布局养猪业务是从2016年开始,押注养猪业务的高峰是在2018年国内爆发非洲猪瘟疫情之后。

2018年新希望制定2022年出栏生猪2500万头、饲料销量2500万吨、肉禽屠宰量10亿只的经营目标,并在2019年5月指定对应的股权激励行权条件,2022年达到1200亿营收。

在这场推进养猪的战略背后,新希望的确吃到了甜头。伴随猪肉价格的上升,新希望的股价也一路上扬,尤其在今年近三个季度股价累计上涨超100%,并收获42.2元的高价,市值近2000亿。但截至2019年,新希望总营收为820.51亿元,其中猪产业的营收为74.87亿元,占比还不足10%。

新希望并未停止扩张之路,相比以往,新希望今年的扩张之路更加“激进”。今年上半年新希望先后完成了40亿元可转债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疫情防控债)及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发行,并申报了40亿元定增计划用于扩大养猪规模。据统计,自年初以来,新希望拟新建生猪养殖项目已超30个,投资总额近120亿元。

今年9月,新希望聘任原新希望地产事业部总裁张明贵为公司总裁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地产“以旧还新”的融资套路如法炮制的用在了养猪上。今年10月底,公司披露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不超过85亿元用于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和偿还银行贷款,缓解资金压力。

上任后,张明贵表示,拿地是地产与养猪的共通处之一,地产是以买地作为生产,作为未来效益的基础,今天我们养猪也是一样,拿地很重要。

在9月7日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新希望曾表示,在资金储备方面,公司拥有全球范围内多家金融机构合计超过70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目前用信比例不到50%,上半年平均融资成本控制在3.56%以下,后续将会更有力地支撑养猪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今年11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新希望又表示,公司预计今年资本开支为360亿元、明年资本开支约为200-300亿元,主要用于猪场建设。

“激进”押注养猪产业的方式,新希望养猪业务虽起步较晚,跻身行业第四的位置,公司的业绩得到迅速发展。2020年上半年,新希望猪产业实现营收69.48亿元,同比增261.23%,实现毛利润29.6亿元,同比增708.11%;营收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45%升至15.54%,虽位列第三大板块,却也是利润贡献率最大的板块。饲料业务以225.86亿元的营收位居第一板块,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4.57%降至50.54%。

“地产式”扩张导致负债累累

高速扩张养猪产业后,新希望负债高垒。2017年-2019年,新希望负债合计分别为162.16亿、206.08亿、315.67亿,其中,流动负债分别为132.8亿、183.6亿、262亿,均占总负债比80%以上;对应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20%、42.98%、49.15%,呈逐年上升趋势。

今年三季度,新希望总负债已达到609亿元,流动负债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非流动负债增加近200亿至240.65亿,对应的资产负债率为58%,比2019年的49%高出近10%。而且新希望的自有资金已经无法覆盖短期债务,截至今年三季度,新希望的短期借款为161亿元,现有货币资金只有103.83亿。

房地产和养猪是不同的,房地产的加杠杆融资是建立在可预期的销售价格上。而猪周期一直都是悬在生猪养殖企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3-5年循环一次。

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12月份进入肉类消费旺季,猪肉价格略涨,第三周均价上涨至49.82元,猪肉价格仍处于高位,但新希望四季度生猪出栏量比预期少近100万头,势必影响公司猪产业的营收。猪肉价格虽处高位,但已连续7个月呈下滑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预计明年猪肉价格将恢复到2019年之前的价格。当未来猪肉价格下降时,猪就会被大量淘汰,新希望现在巨资投入的产能在未来有可能滞销或者降价销售。也就是说,新希望的养猪扩张策略有偏离周期的迹象。

另外,猪肉价格下挫还会对新希望的净利润造成不小的影响。2020年中报显示,新希望的饲料业务虽占比50.53%,但毛利率却只有7.87%,且利润仅占主营利润的31.28%;而新希望的猪产业虽然仅占比15.54%,但毛利却高达42.6%,养猪利润占主营利润高达52.6%。占主营业务小部分的养猪产业,在净利润中却占了大头,若猪肉价格下挫,那么新希望的净利润将大幅减少。

产能不及预期,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对未来营收业绩堪忧,投资者们不得不担心新希望的债务将如何偿还,资金出逃已经在三季报中出现端倪,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四家减持。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红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