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4325

和泓服务:可疑的巨额贸易应收款 下半年并购动作频繁花掉1.1亿

新浪乐居2020-12-30 11:03:540

乐居财经 张丹 发自北京

黔商做事隐匿低调、不事张扬,身为贵州人的刘江就带着浓厚的黔商底色。而和泓服务(06093.HK)的上市,让刘江从代持者身后的“指点江山”走到了台前。

身为董事会主席的他,依然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不过,和泓服务频频的收并购动作,总免不了将他一次次带到公众视线。

距离上次两笔收并购55天,和泓服务又有了扩张新动作。

12月28日,和泓服务发布公告称,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贵州福瑞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福瑞盈”)拟以4290万元,收购四川万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万晟物业”)60%股权。

这是今年下半年的第五笔收购。

上半年几近沉默的和泓服务,从9月份开始,在土地市场一片横扫,3个月进行了5笔收购,每个月都有“规模”进账。根据乐居财经统计,这5笔收购,和泓服务前后共花费超1.1亿元,建面增加了约1千万平方米。

{image=1}

乐居财经根据公告整理

3个月净收超千万面积,涉及广东、内蒙、贵州、四川等地,新增面积已超去年全年总在管面积。与前几年规模龟速慢行相比,今年和泓服务在规模扩充上可谓“激进”。

不仅如此,这笔收购也是5笔中吸入面积最大、出价最高的一笔。

根据公告介绍,万晟物业主要在四川经营,目前共管理10个物业项目,总合同建筑面积约为3.3百万平方米。收购完成后,和泓服务的合同建面将增至27.1百万平方米,较2020 年初的约8.2百万平方米增加约230%;在管建面将增至约20.4百万平方米,较2020年初的约8.2百万平方米增加约149%。

4290万元的购买代价,占到了五笔总价1.1亿元的40%,为什么和泓服务愿意花如此“高价”拿下万晟物业60%股权?

7人持股变2人

股东变更不足3天,万晟物业股东之位再次移位。此次收购完成后,和泓服务凭着60%的股权,顺势成为万晟物业第一大股东。

“新进入”不到3天,两大股东便转手出售万晟物业60%股权。原第二大股东饶运科将手中46.25%的持股量全部出让,原大股东邓利华出让13.75%,持股从53.75%降至40%。

{image=2}

在收购消息公布的前两天,12月26日,万晟物业大股东发生变更,从唯一公司100%持股,变为由邓利华、饶运科两个自然人分别持股60%、40%。

对于万晟物业而言,邓利华、饶运科是新人也非新人。此前,100%持股万晟物业的公司是四川万晟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万晟投资”),由7个自然人共同持股,其中邓利华、饶运科身居第一、二股东之位,持股比例分别为36.55%、33.75%。

{image=3}

按照未变更之前的股权结构,邓利华、饶运科通过间接持股,就是万晟物业的第一、二股东。随着万晟投资退出,邓利华、饶运科二人接手,万晟物业的股权更加集中,从7人合力持股,变为两人持股。

收购前的这番进退腾挪,将万晟物业与万晟投资分割开来。两天之后,万晟物业与和泓服务之间的股权买卖,也就从公司层面转为个人交易行为。

12倍市盈率的“低估”

为什么要出售万晟物业60%股权,让出大股东之位;饶运科为何选择全身而退?

万晟物业成立于2013年,主要在四川提供物管服务,7年的时间拓展速度不算快,目前在管项目10个,合同建面3.3百万平方米。从披露的收入来看,近三年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11月30日,除税后净溢利约618万元。

尽管增势明显,不过,和泓服务此次给出的4290万元收购价,对万晟物业的市盈率估值并不高,有所低估。

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万晟物业除税后60%的净溢利约371万元,和泓服务支付的收购价约是其的12倍(“市盈率”)。截至发稿,和泓服务的市盈率约29倍。

工商资料显示,万晟物业自身风险有6条,被起诉有4条,暂无股权质押记录。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其资产净值为992.5万元。

关于饶运科的公开资料不多。工商资料显示,他间接持股的企业有15个,控制的企业有3个,多集中在四川。涉及关联风险42条,有拍卖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追偿权纠纷等。

其中,由饶运科担任法人代表,持股58%的成都红湖假日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红湖假日”)曾有“经营异常”提示,如今公司已经注销。

新增应收款是利润的2.5倍

“规模就意味着收入”从9月开始,一个月进行一笔收并购,表露出和泓服务对规模的渴望。

近年来,和泓服务规模增速缓慢,而且呈现持续下滑的走势。2016-2019年,其在管面积分别约544万平方米、590.8万平方米、634.7万平方米、664.4万平方米,近三年增速分别为8.6%、7.43%、4.68%。

此次收购完成,再为西南地区增添规模。上半年,西南地区管理建筑面积占比25.4%,位居第二,仅次于华北地区。

2019年7月上市之后,和泓服务收并购逐渐提速,在今年半年报中,更是认为,“建面较2019年同期增加78%,开启了规模扩张新纪元。”截至上半年,其管理项目数量由年初的36个增加至87个,来自第三方地产开发商的订约建筑面积占比为35.3%。

大举收并购的同时,负债压力也随之而来。

“计划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3450万元,连同内部资金来源,用于收购扩张。”上市之后的第一笔收购,就花掉了约2959万元,所得净款不足500万元。

今年6月,和泓服务完成配售800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亿港元。据称,这笔钱将用于潜在的未来并购事项以及一般营运资金,不过,并未披露用于收并购的比例。

从下半年“推土机式”的收并购,合计1.1亿元的花费,和泓服务划拨的比例应该不低,仅12月底的这笔收购,就已达到6月所筹款项净额的一半以上。

而和泓服务的内部资金难言充裕。今年上半年,没有延续2019年的增收不增利。不过,在收入、净利润双增,且净利润同比大增599%的情况下,和泓服务的可用资金仍不多。

上半年,和泓服务收益为1.6亿元,同比增32.5%;归属股东净利润为210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堪称“暴增”。不过,虽然销售出去,业绩上涨,有很大一部分未能转化为可用资金。

截至6月30日,和泓服务流动资产增加约1.84亿元,其中贸易及其他应收款增加了0.86亿元,为1.25亿元。这1.25亿元中,贸易应收款占比超七成,其他应收款约占三成。

{image=4}

贸易应收账款约9千万,其中第三方贸易应收款为8853万元,所占比重98%,半年新增5242万元,是当期利润的约2.5倍;来自关联方的应收款2295万元,所占比重虽较低,但增幅可观,较年初增幅达到4.6倍。

从贸易应收账款的账龄来看,180天内占到三分之一。不过,和泓服务对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并不低,2144万元已超当期利润2102万元。

上半年收并购动作几近静默,和泓服务的总负债2.18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1亿元,所占比重超七成,而当期在手现金2.97亿元,还款压力不小。

下半年收并购动作频繁,前后花掉1.1亿元,在受“牵制”的内生资金,以及有限的外筹资金,如何继续扩规模?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