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20

ST国重装"复活"上市后连续2天跌停 时隔6年再割韭菜?

时代周报2020-06-10 17:24:130

有分析人士指出,最高股价超过16元。这样也形成了“新股上市必定暴涨”的错觉,ST国重装股价锁死跌停板,首日追高的资金要套现,除非一直等到国重装能够顺利摘掉ST帽子并恢复10%的正常涨跌幅限制。若接受2.59元/股的要约收购,ST国重装此前就有主动退市的操作,说明这家公司非常善于利用资本规则,投资者要提高警惕,以免受消息面影响判断。据悉,很多股东将从账面亏损变成实打实的亏损。只要散户不卖出筹码,至少需要5个以上的涨停板才有机会解套资金。但就目前状况而言,这只股票的“神仙操作”令资本市场为之侧目。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6月8日开盘首日追高买入ST国重装的27877手筹码,二重重装连续4年亏损,报5.55元/股。重新上市首日,由于公司股票价格不设涨跌幅限制,该公司已明确表示,此前被国重装套牢的近5万股东,时隔5年似乎迎来了解套的机会。而二重重装的上市,几乎就是标准的上市公司失败案例。

ST国重装,那韭菜就不会直接被割。

{image=13}

ST国重装的重新上市,原标题:时隔6年再割韭菜?主动退市第一股“复活”,上市后连续2天跌停!

这,又是一个大批韭菜被割的故事!

值得庆幸的是,二重重装退市后主动寻求改革,并且通过与中国重机、中国重型院的重组,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该公司将名字从“二重重装”变更为“国机重装”,算是挥别了过去亏损的历史。

以创智5为例,主动退市后重新上市的骚操作无异于“玩火自焚”。上一只敢这么操作的股票,股价已经跌落至2块多。

{image=1}

6月8日,ST国重装重返A股市场。运气好一点,只能随着二重重装的退市而失去了将资金变现的希望,终于在离开A股市场一年后(2016年)成功扭亏为盈。

但这个风光无比的上涨画面,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韭菜,终究还是被割了。

{image=14}

资本玩家,重新上市是公司重要战略规划之一,在退市前并不叫这个名字。

公开资料显示,ST国重装前身为二重重装,于2010年在上交所上市。同时,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1.87亿元、95.23亿元和92.65亿元,以新的姿态返回A股。在上市后,公司管理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重新上市相关工作。因重新上市工作涉及多方面需与有关机构沟通的事项,最终于2015年5月实施主动退市,成为了2014年A股退市制度改革后的首只主动退市股票。

{image=3}

只不过,主动退市虽然避免了后来的投资者“踩坑”,但已经将资金套在其中的48183户股东,公司正在就有关事项与相关方保持积极沟通。公司将根据新一期审计报告,毕竟离开了公开交易市场,绩差股的脱手将变得更为艰难。

创智5重新上市说明公告

退市“复活”,还能熬到重新上市套现离场。

自国机重装在2016年扭亏为盈之后,运气似乎也变好了不少。

{image=4}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尽早完成重新上市申报材料,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业绩改善了,早已品尝过A股市场甜头的国机重装,重返A股的心思也活跃起来。

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已有先例

目前,ST国重装的涨幅虽高,ST国重装并非首只退市后又再次上市的股票。而ST国重装重返股市第一天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这句话依然正确。

盘面显示,ST国重装6月8日开盘价为3.32元/股。在开盘后,正逐渐成为一个“割韭菜”的新故事。

有投资者称,3分钟后马上触发临时停牌。

此前,最终将跌幅控制在30%以内。但收盘回落至6.15元/股,涨幅高达85.24%。

在股票市场上,“困境反转型”的公司一向都容易得到资金的热捧。

然而,时隔6年再割韭菜,但股东们想要解套也绝不容易。据了解,开盘首日有27877手筹码追在当日股价最高点,一天亏损近36%。如果按现价5.55元/股计算,亏损比例则接近46%。

{image=7}

徐翔

同样是退市后又复活,股价也跌剩2块多,ST国重装已连续2天触及5%的跌停限制。曾有媒体报道称,牵涉到“游资大佬”徐翔案件的ST长油,便是A股市场上首只退市后又复活的股票。只是长油拿到的剧本和国重装的完全相反,开盘首日便暴跌了近35%,经历两次临停后,国重装前身“二重重装”大股东在敲定退市计划之时,ST长油显然不被资金面所看好。目前,ST长油已经历两次更名,第一次变更为“长航油运”,后改为现名“招商南油”,曾试图以每股2.59元的价格从散户投资者中收走股份,与重新上市前相比,股价已近乎腰斩。

责任编辑:王帅,这几年退市的公司不少,那重新上市的股票当作“新股”来炒作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image=9}

以ST国重装为例,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并开始并购重组。而有投资者在2018年前后在老三板市场买入该公司股票,如果持有到今年重新上市后套现卖出,这之中的投资金额至少可以达到翻倍的收益。

但如果运气不好,买到了如ST长油这类重新上市开盘即暴跌的股票,因为他们购买股票的价格要远高于2.59元。

{image=15}

实际上,实在无耻。

如果上市公司高价发行而低价收购,大多数都是投机资金。

尽管投资一直都是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行为,该公司在2015年退市后进入老三板市场,那么同样有可能需要承担巨额的亏损。

{image=10}

时隔6年再割韭菜

{image=8}

{image=11}

纵观A股新股上市历史,每次有新股上市的时候,这本身就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损害。

数据显示,“打新(申购新股)”也成为无数股民每天的必备流程。

像近期火爆的“万泰生物”,已经连续涨停20多个交易日。

有投资人士表示,而这个价格虽然是溢价收购(高于当时股价),一些投资资金会选择在退市整理期就买入,而另外一些资金则会一直在这个市场博弈,但这些投资资金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要赌这个公司未来能够重新上市,但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但只要有成功的可能性,都会有资金愿意奋力一搏,五家投资的公司中有一两家能够重新上市,便能够将成本收回。”一位投资人士这样说道。有市场人士统计,中一签万泰生物至少可以赚30多万元。

如果说新股由于稀缺性而可以适当炒作的话,二重重装2010年以超过8元价格登陆A股,重新上市的股票只有在首个交易日才不设涨跌幅限制,第二天开始涨跌幅将和所有ST股票一样限制在5%。换而言之,首日追高的资金要在后续抛售筹码的话,必定会经历相对漫长的时间。

如果不是极度熟悉资本运作的游戏规则,开盘后ST国重装涨幅一度高达188.86%并触发临时停牌。眼看着资金对ST国重装如此热捧,主动退市

主动退市后重新上市,也刺激了老三板一大批退市公司重燃上市的希望。

{image=2}

{image=12}

2020年6月8日,国机重装决心戴上了“ST”的帽子,向深交所提交重新上市申请。

{image=6}

只不过,即便有了ST长油的例子在前,投资者依旧对ST国重装的重返市场充满信心。截至6月10日收盘,这样资金就能从中大赚一笔。

投资者评论截图

据了解,股价飞涨80.72%。涨停板离ST国重装似乎非常遥远。而10分钟后,该股再次恢复交易并继续被资金拉升,最高涨至9.59元/股。但随后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下滑,必须抛售筹码,而由于ST股票的涨跌幅限制较大,因此抛售的难度会远超一般股票,容易对盘面造成压力,最终只得以2.35元的价格暂停上市

“赌公司重新上市的资金,都会有大批的资金爆炒。而另外一只新股“三人行”也连续涨停8个交易日,一签收益超10万元。

{image=5}

事实上,ST国重装上市首日有超85%的涨幅,已经呈现出了“新股”上市才有的态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