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009

中泰证券:为什么地产投资一再被低估?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1-01-14 14:00:590

来源:李迅雷金融和投资 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基本结论

房地产投资表现屡超预期,韧性来自土地购置费。2017年起,坚持“房住不炒”、完善长效机制背景下,商品销售增速不断下滑的同时地产投资表现较强。从结构看,土地购置费推升了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7、18年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分别达到15.8%和14.2%,明显高于2007-2016年-4.5%的均值水平。

融资监管不断趋严,开发商被迫“高周转”。2016年10月起,包括限制发债资金用途、打击非标、规范前融、“三道红线”等一系列政策先后落地,开发商资金来源逐渐侧重于经营性融资。房企拿地后抢开工,尽早达到预售条件、加快资金回笼的同时忽视后期施工和竣工环节。这也导致2018年以来期房销售比例提高至近90%,新开工面积与竣工面积的差值连续四年走阔。2016年以来,定金及预付款、按揭贷款占资金来源的比重明显上升,分别超过34%和15%。

人口结构和城镇化率拐点已经出现。201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推进速度逐渐放缓,20-54岁人口占比见顶回落,同时2018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9平方米,达到部分发达国家水平。参考国际经验,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降速提质时代,行业销售和投资将趋势性下行。

居民部门负债率上升较快,加杠杆空间有限。地产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居民按揭贷款增加和部门债务率的快速上升,根据BIS统计,2008年末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还不到20%,12年间上升到接近60%,年均增速超过3个百分点。如果用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这一指标衡量,2019年已经超过90%,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较为有限。

政策定调“稳杠杆”,房企高周转模式难以维系。随着地产融资调控政策持续收紧,房企去杠杆、降负债已是大势所趋,作为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房地产业的地位可能逐渐下降。高质量发展的“后地产”时代,如何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将成为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关键。

短期地产投资增速预计放缓,但韧性延续。16-18年新开工高峰对应于19-21年的施工-竣工高峰,尽管受疫情影响,去年地产施工和竣工表现不及预期,但趋势并未改变。前端的“拿地-新开工”链条虽然将明显放缓,但此前大量预售的期房和“缺位”的竣工面积意味着项目开发逐渐转入“施工-竣工”高峰,2021年地产投资增速相比2020年预计有所放缓,但韧性延续。

风险提示:调控政策大幅收紧,地产企业再融资压力加大,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三条红线”落地标志着地产调控政策重心逐渐从需求端转向供给侧,特别是近期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出台可能进一步加大房企融资难度。在融资政策持续收紧背景下,地产投资何去何从?

一、近年来地产投资和销售有所背离

1998年我国建立商品房制度以来,受地产调控政策阶段性收紧或放松的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呈现出3年左右的周期性波动,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存在相近的周期性。不过2017年起,坚持“房住不炒”、完善长效机制背景下,商品销售增速不断下滑的同时地产投资表现屡屡超出市场预期。2017-2019年,地产投资全年累计增速不降反升,2020年在疫情冲击背景下,1-11月累计增速仍高达6.8%,始终保持较强韧性。

{image=1}

从投资结构看,韧性主要来自土地购置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可分为建安工程投资、土地购置费和其他费用三部分。2017年以来,土地购置费在地产投资中占比大幅上升,目前已超过30%,土地成本推升了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从统计角度看,土地购置费按照实际付款额分期计入房地产投资,因此滞后于土地成交情况。近年来土地购置费高增需要追溯到2017年开启的拿地高峰,17、18年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分别达到15.8%和14.2%,明显高于2007-2016年-4.5%的均值水平。

{image=2}

二、融资监管不断趋严,开发商被迫“高周转”

本轮政策收紧周期始于2016年“930”新政,不同于以往对限贷、限购等“一刀切”手段的高度依赖,长效机制下需求端强调“因城施策”,供给端注重规范房企融资行为,做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2016年10月起,包括限制发债资金用途、打击非标、规范前融、“三道红线”、“五档分类”等一系列政策先后落地。

{image=3}

房地产开发环节主要包括:拿地-开工-施工-(预售)-竣工-销售-交付装修,传统上一般需要2-3年。近年来随着外部融资渠道收紧,开发资金来源逐渐侧重于经营性融资。这一变化映射到项目运营上,体现为典型的“高周转”模式。房企拿地后抢开工,尽早达到预售条件、加快资金回笼的同时忽视后期施工和竣工环节。这也导致2018年以来期房销售比例提高至近90%,新开工面积与竣工面积的差值连续四年走阔。

{image=4}

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看,融资监管趋严的结构性影响显著。2016年以来,定金及预付款、按揭贷款占资金来源的比重明显上升,分别超过34%和15%,而地产开发贷、自筹资金(包括自有资金、股东投入和借入资金等)占比明显下降。

{image=5}

三、未来地产投资如何演绎?

房地产行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201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推进速度逐渐放缓,20-54岁人口占比见顶回落,同时2018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9平方米,达到部分发达国家水平。参考国际经验,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降速提质时代,未来行业销售和投资将趋势性下行。

{image=6}

居民部门负债率快速上升,加杠杆空间有限。地产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居民按揭贷款增加和部门债务率的快速上升,根据BIS统计,2008年末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还不到20%,12年间上升到接近60%,年均增速超过3个百分点。目前杠杆率尽管低于发达经济体,但明显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如果用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这一指标衡量,横向对比看,美国在金融危机期间该比值一度突破100%,2019年已降至97%,债务压力较大的日本也仅为110%,而我国2019年已经超过90%,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较为有限。

{image=7}

2021年定调“稳杠杆”,房企高周转模式难以维系。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从严的地产调控政策和“稳杠杆”的宏观政策基调,日前出台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直接削弱了居民和开发商通过房地产贷款加杠杆的能力。随着地产融资调控政策持续收紧,房企去杠杆、降负债已是大势所趋,作为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房地产业的地位可能逐渐下降。高质量发展的“后地产”时代,如何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将成为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关键。

{image=8}

短期来看,16-18年新开工高峰对应于19-21年的施工-竣工高峰,尽管受疫情影响,去年地产施工和竣工表现不及预期,但趋势并未改变。前端的“拿地-新开工”链条虽然将明显放缓,但此前大量预售的期房和“缺位”的竣工面积意味着项目开发逐渐转入“施工-竣工”高峰,2021年地产投资增速相比2020年预计有所放缓,但韧性延续。

四、风险提示

调控政策大幅收紧,地产企业再融资压力加大,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报告发布机构:中泰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周岳 | SAC编号:S0740520100003 | 邮箱:zhouyue@r.qlzq.com.cn

肖雨 | SAC编号:S0740520110001 | 邮箱:xiaoyu@r.qlzq.com.cn

延伸阅读:

致即将逝去的2020

繁荣与分化 ——2021年中泰时钟资产配置策略报告

公募基金超高业绩能否持续——兼谈明年市场特征

好赛道上跑的究竟有多少匹好马?

李迅雷:为何未来投资机会多是结构性的?

高成长是最宽阔的护城河——对话邵健

2020年上半年:诸多戏剧性逆转背后的逻辑

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

如何把利率降下来——参加总理座谈会的几点感悟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中泰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与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加入封闭讨论区 “李迅雷宏观视角”

{image=9}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海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