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941

德邦基金郭成东:港股市场的估值修复尚处于第一阶段

新浪基金2021-01-26 18:24:280

今年以来,港股行情持续走强,成为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数据来看,截至1月25日,恒指今年上涨10.75%,一举突破3万点大关,南下资金大举涌入,净流入已超2500亿港元,一时之间“港股牛市来了”的喊声甚嚣尘上。不少投资者也纷纷发问,是时候上车港股了吗?还来得及上车港股吗?未来港股还有多大上涨空间?

恰逢德邦沪港深龙头混合基金(基金代码:010783)于近日开放申购,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德邦基金海外与组合投资部总经理郭成东就港股后市看法,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未来港股的投资策略和行业布局,为投资者一一阐述,以飨各位。

一问:今年以来港股关注度升温,南向资金参与港股交易的热情高涨。您对后市如何看,目前是布局港股的好时机吗?

郭成东:我们对2021年港股市场持乐观态度,主要基于三个中期因素的大幅改善:

第一,市场结构在2018年以来持续优化,生物科技类公司的占比大幅度提升,伴随着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同股不同权公司在港股上市,以及中概股的回归浪潮,香港市场的活跃程度大幅度提升,将会为行情的演绎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二,2020年AH股差价达到历史极限位置,时间上港股落后A股也超过了两年,两地市场的价格差值均值超过50%,估值洼地的修复长期稳步推进。

第三,决定港股估值的两大因素在2021年出现反转,港股的企业盈利从个位数增长恢复到20%附近,而盈利和分红是港股市场的锚;风险因素中的主要风险包括中美贸易战、香港游行事件、汇率波动都在2021年出现缓和,尤其是人民币较美元维持强势,对于港股以及全球新兴市场都会带来资金的持续流入。

二问:您认为当前参与港股投资可能存在哪些风险点?

郭成东:港股市场的大幅度上涨,资金的持续流入显示了主流资金对于港股配置的浓厚兴趣,截至2021年1月25日,南下资金已经超过2500亿港币。这一数据也已经成为历史的新高水平,自2014年11月港股通开通以来,2016和2017年港股大幅跑赢A股市场,当年的净流入在2500亿和3400亿港币左右。

资金的快速流入有助于港股市场估值的快速修复,但蜂拥而至也会带来波动,尤其叠加美股和A股的大幅上涨之后估值并不便宜。我们认为,香港市场的中期估值修复正在进行中,短期的波动将会带来逢低布局的机会。

三问:您比较关注港股哪些行业板块,后续投资策略会作何调整?

郭成东:我们认为,市场中存在两个大的剪刀差可能走到了历史极限位,未来修复的概率较大。第一个是AH股的差价在去年走到了150以上,是历史高位之一,这是估值修复的中期机会。第二个是成长和传统价值的差价也接近历史的极限位置。

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仍旧会平淡无奇,结构性的亮点是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主要体现在新兴产业和消费升级两大主线。但近期这部分股票估值的提升过快,盈利成长和空间的匹配度已经不再合适,我们或会选择获利了结。

未来,我们将会适度降低成长股的持仓,增加高性价比尤其是低估值龙头的持仓比重,其中部分中字头公司由于美国方面投资限制,也出现了历史性的投资机遇,他们的产业或许并不在当下风口,但他们走过了几轮的经济周期,目前股息收益达到历史的高位。我们知道,这部分左侧的投资或许会拖累短期业绩,但中期胜率更高,我们会从低估公司中仔细甄别,选择基本面扎实、业绩成长稳定度高且空间较大的龙头公司为主。

当前港股市场的看多共识逐步达成,资金的热情也逐步点燃。我们认为,港股市场的估值修复还处于第一阶段,中期虽有波动,港股的表现将有望维持全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秉持不盲目追风适度左侧布局、精选优质公司深挖个股的投资风格,为投资人带来长期回报。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