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35

千亿上新|龙光集团增速下滑 加码城市更新寻增长点

新浪财经2021-01-27 11:03:040

出品:大眼楼管

作者:小飞鼠

年初长达四个月左右的疫情加剧了房地产行业的“马太效应”。在数百家小房企走向破产的同时,规模房企凭借良好的抗风险能力顺利挺过寒冬,疫后销售强劲反弹,最终全年的销售目标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甚至部分房企跑出了50%以上的增速。千亿房企由去年的34家升至43家,有进有出,排名也较此前发生了较大变化。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43家千亿房企共实现全口径销售额100877.7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9637.81亿元同比增长12.54%。

2020年首进千亿,销售增速减半。1月8日,龙光集团发布了12月未经审核经营数据,首次进入千亿行列,公司全年实现归属股东权益合约销售额1206.9亿元,同比增长31.9%,完成全年权益销售额目标1100亿元的109.72%。根据克而瑞数据,公司在43家千亿房企中排名第23位。

龙光集团战略定位“城市综合服务商”,奉行“住宅开发+城市更新+商业运营+产业运营”四大主营业务。近年来,公司的合约销售额持续上涨,在2017年和2018年增速高达51.29%和65.37%,2019年和2020年增速几乎减半,但依然有27.43%和31.9%。

深耕大湾区拿地力度放缓,土地储备可供5年开发。龙光集团于1996年成立于汕头,随后深耕深圳、广州、佛山、惠州、珠海等广东区域,2010年开始向省外扩张,并重点布局西南城市群。随着全国化战略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的销售额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公司迈进千亿行列的关键所在。2020年上半年,大湾区销售占比为60.1%,西南城市群占比为22.3%。

从拿地来看,2017年,公司的拿地力度最大,按照面积计算的投销比为2.35,随后拿地力度一路下滑,在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投销比下降至0.83和0.97。

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布局区域上继续强化了大湾区和西南城市群,拿地面积分别占新增面积的35.11%和42.97%。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土地储备为3920.02万平方米,可供开发5年,土地储备较为充裕。

加码城市更新考验资金实力,踩中一条红线。在市场土地成本攀高之际,龙光集团将目光转向了城市更新领域,2016年下半年开始集中通过城市更新拿地。目前城市更新是公司土储的重要来源,占集团总土储的近一半。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城市更新业务已经布局了11个城市,货值超过4500亿元,其中94%位于大湾区,公司可自主改造的区域内拥有的城市更新项目可售货值2903亿元。大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适合做利润,是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虽然城市更新项目的利润率较高,但是开发周期较长,资金占用较大,并且对经验要求也较高。公司进入城市更新领域的时间并不长,目前许多房企盯上了城市更新这块肥肉,行业内又有佳兆业、富力这些旧改龙头,未来龙光集团将城市更新业务作为支柱,或许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此外,以“三道红线”作为标准,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4.96%,净资产负债率为45.58%,现金短债比为2.18,公司踩中一条红线。而且随着公司在城市更新业务的增长,将考验公司的融资能力。

龙光集团近年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净流入,持续的造血能力可以为业务扩张提供支撑。根据2020年半年报,公司的新增借贷成本为5.45%,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