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049

公募掘金港股新姿势:沪港深主题ETF密集发行

第一财经2021-01-29 19:55:530

原标题:公募掘金港股新姿势,沪港深主题ETF密集发行

近期香港市场暴涨,恒生指数升破三万点大关,伴随着港股火爆行情,公募基金也掀起一波布局“沪港深”主题的热潮。

与之前的沪港深基金不同,近期发行的沪港深基金大多属于ETF。除了沪港深500、沪港深300等宽基ETF,也有沪港深互联网等窄基ETF,业内认为有一定港股仓位的沪港深基金ETF或有望成为潜力投资品种,不过投资者也需关注港股通机制下,该产品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

公募瞄准沪港深ETF

近期南下资金涌入,公募基金此轮布局港股的方式稍有不同,此前沪港深主题基金大部分属于主动权益类和普通被动指数型基金,而近期发行的沪港深基金大多属于ETF。

目前,包括银华中证沪港深500ETF(517003)国寿安保中证沪港深300ETF(517303)富国中证沪港深500ETF(517103)在内的首批上海证券交易所跨沪港深ETF产品密集发行,这也是首批采用了跨市场股票ETF交易结算模式的跨沪港深ETF产品,在打通三个交易所的模式上再次迎来创新。

数据统计,2020年12月底中证沪港深500指数的成份股在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的权重分别为33.6%、24.0%、42.4%,成份股总市值为723708亿元,股息率2.07%,前三大行业占比为:金融地产32.3%、信息技术16.5%、可选消费12.2%,前十大重仓股包含腾讯控股、美团、贵州茅台、友邦保险、中国平安等,权重合计27.38%;中证500ETF指数的成份股总市值109186亿元,股息率1.14%,前三大行业为:工业23.5%、原材料18.6%、信息技术13.8%,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合计占比为7.38%。

不过银华基金提示风险称,由于跨沪港深ETF在内地上市,申赎办理日为上交所、深交所的正常交易日,若该工作日非港股通交易日,则该基金不开放,投资者需关注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另外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波动存在更大的可能性,但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成份股数量较多,且三个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分布均匀,能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

新经济成分替代

除了上述除了沪港深500、沪港深300等宽基ETF,公募基金也积极布局了沪港深互联网等窄基ETF。

相对A股而言,港股有大量A股没有的稀缺核心资产,尤其是耳熟能详的互联网龙头企业,为掘金沪港深三地互联网上市公司,近期包括嘉实基金旗下嘉实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517200)、华泰柏瑞沪港深互联网50ETF(517050)、工银瑞信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159856)近期也发行成功。

以首批布局沪港深互联网主题的ETF嘉实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为例,该指数跟踪标的是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这一指数从沪港深三地市场中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成分股中香港、上海、深圳占比分别为41%,12%,47%,A股和港股权重比例较为均衡。

百川资管投资经理唐琪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恒指持续改革,香港成为中国新经济公司国际融资及投资的桥头堡,新经济优质资产的权重将持续提升,以腾讯、阿里、美团为首的新经济正在代替银行、保险、地产、运营商、三桶油为代表的旧经济成为港股的主要成分,提升港股短中长期的预期收益,进而吸引资金持续流入改善港股市场的流动性。

“对于港股的结构,主要看好港股中优质的互联网和科技龙头、港股中相较于A股存在稀缺性的龙头品种、港股中相较于A股存在显著折价并且景气度存在反转的龙头品种以及港股中部分由于流动性原因长期缺乏关注的优质中小盘个股,”唐琪表示。

警惕估值陷阱

近期南下资金涌入,港股行情火热,1月21日恒生指数升破三万点大关,不过近两日稍有回调,今日港股,恒正指数收报28283.71,跌幅0.94%,周跌幅3.95%。

而最近一周港股的剧烈调整使得投资者们对年初热议的港股投资机会产生了一些犹疑。

对此,银华基金执行总经理周晶依然对香港市场保持乐观的展望,她认为,即使经历了年初一波明显上涨,港股市场的估值相较A股仍具备性价比。“港交所近年来不断修改上市规则,吸引代表中国新经济成长方向的龙头赴港上市,使得港股市场拥有越来越多的、代表中国未来增长方向的、具有全球稀缺性的优质投资标的,这部分公司会在中长期持续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周晶将会持续关注港股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新兴经济龙头们在本轮市场调整过后的投资机会。”周晶分析称。

清华同方证券董事长李柏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轮港股上涨和之前2003年、2007年、2015年国内资金脉冲式外溢香港股市不同,国内资金这两年持续流入香港股市,是国内居民财富配置优质A股权益资产的延续,未来还将看到这些资金追随国内的“聪明钱”进入美国股市。南水漫灌之下,港股受益的除了新经济龙头公司外,港股市场中部分长期缺乏关注的优质中小盘股有望迎来价值回归。相较于海外资本市场,中国优质股票资产性价比更高,港股和 A 股的优质资产在全球有估值优势。

不过港股投资需要警惕“估值陷阱”。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价值风格投资总监张金涛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香港市场是一个拥有深度价值投资机会的市场,港股在业绩不好的时候往往有一个很好价格,但被低估不意味着一定能涨,也有可能是“估值陷阱”。所以在港股投资时,要注意这种“估值陷阱”,要满足一些额外的约束条件才能买入并为组合贡献收益,例如在可见的时间维度内有持续的业绩改善的趋势。这一类投资机会的关键是,要避开价值陷阱,以及产品申购赎回带来的流动性冲击。

李柏宏也提示,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美股始终是A股和港股的锚,投资者2021年要紧盯美国市场的波动,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后的货币宽松政策退出对市场的影响,目前看全球股市的估值钟摆在往上沿摆动,要注意用量化体系密切监控市场变化。港股市场历史上比A股更容易受全球股市波动的影响,投资者在情绪高亢时不能忽视港股不同于A股的特征,要坚持价值成长,注意管理风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