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413

见证历史!“15海航债”1元成交,未来走向成谜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1-01-30 08:52:400

投资研报

【白酒投资日报】5年目标400亿 泸州老窖重回前三的策略是?

【新能源汽车投资日报】钴价上涨叠加一体化趋势 钴资源公司或被重估

【硬核研报】1分钟销量10万,净利暴增超3倍,抢占7000亿市场,这家网红企业备好杀手锏?

【会员专属】新能源汽车赛道如何上车抓牛股?

近期股市大幅回落,而债市也不平静,一些风险债券出现大幅下跌。其中“15海航债”甚至以1元净价成交,较罕见。对于这些债券需提高警惕,风险较大。

// “15海航债”现“黑天鹅”//

1月29日10点54分,“15海航债”在上证固收平台上以1元净价成交470手,成交47万元,见识了前所未有的低价。而这也使得该债券稳稳排在成交净价最低价首位。此外还有不少风险债“19紫光01”、“19紫光02”等13只成交净价也很低,均在50元以下。

{image=1}

此前2020年4月15日,“15海航债”调整其交易方式,由竞价系统变更到上证固收平台上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进行交易,而其最后停留在竞价系统中的收盘报价是29.1元。

调整交易方式后,该债券在上证固收平台上交易还不错,成交净价曾一度上升到50元以上,不过最低也有12元成交,波动较大。其上个交易日27日成交净价还在50元,今日却只以1元成交,有些不可思议。是报价错误还是其他原因,值得持续关注。

{image=2}

1月28日晚,新世纪评级发布关于下调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债项信用等级并将其列入评级观察名单的公告,发行30亿的“15海航债”去年曾一度出现兑付风险。

目前最新进展为去年11月底支付33.33%的利息,延期支付66.67%。兑付利息都有一定的困难,明年11月份到期兑付本息可能更难,因此投资者对其兑付预期应该早就了如指掌了,下调评级虽然是利空,但应该算不上重大利空了,情理之中。因此较难理解1元净价卖出的原因。

{image=3}

// 海航发布破产重整声明//

1月29日,海航发布“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声明”。

声明称,2021年1月29日,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海航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

我集团将依法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处置工作,支持法院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分析师表示,破产重整不是破产清算,而是重整与重生。破产重整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债务人的保护。破产重整的企业,企业法人资格不注销,继续存续。

据中国民航报报道,自破产法实施以来,截至2021年,已经先后有76家上市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并且重整成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实现了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 海航集团发展史//

据海航集团官网介绍,海航集团旗下参控股航空公司14家,参与管理机场13家,机队规模近900架;开通国内外航线约2000条,通航城市200余个,年旅客运输量逾1.2亿人次。

Wind数据显示,海航系包括渤海租赁、海航投资、海航控股、海航基础、海航科技5家A股上市公司;另有1家B股公司:海控B股。

二级市场方面,海航集团重组传言已久,小市值海航投资、海航基础频频随着消息异动。

海航集团曾是民企中的佼佼者,世界500强,从白手起家到负债千亿元,流动性风险终于在2017年爆发。2020年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剧其财务困境。

截至2020年12月底,其日均航班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成以上,国内航班量更是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据国泰君安固定收益研究统计,截至2020年3月2日,海航系企业存量债有121只,存量债规模共计742.8亿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存量债为355.8亿元,占比47.89%。其中,海航控股和海航集团存量债规模居于前两位,分别为151.9亿元和144亿元。

2020年2月29日,海航集团宣布,由海南省政府牵头、解决该集团的财务困难的工作组已成立。该工作组包括海南省政府官员、中国民航总局和政策性银行国开行,而国开行同时也是海航集团最大的债权人之一。

2021年1月22日,顾刚辞去了海航集团董事及执行董事长职务,任清华辞去了海航集团董事及联席首席执行官职务。

// 信用债投资情况//

申万宏源孟祥娟、武文凯分析认为,券种配置方面,以债券市值与基金净值之比作为仓位指标,四季度大部分债券基金减持企业债券。具体来看:

1)债基的企业债券仓位下调幅度较大。其中,纯债债基下调幅度最大,下调6.63%;其次是一级债基,下调3.53%企业债券仓位;二级基金下调3.26%;指数基金下调1.97%;

2)所有债基均上调国债仓位。其中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纯债基金、指数债基依次上调幅度为1.25%、1.17%、1.75%、0.03%;

3)所有债基均上调金融债仓位。其中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纯债基金、指数债基依次上调幅度为2%、1.96%、6.17%、2.74%;

4)债基可转债仓位以减持为主。二级债基减持1.21%,纯债债基减持0.06%,指数债基减持0.2%,一级债基增持持0.01%。

渤海证券马丽娜、李济安分析认为,二级市场方面,上周信用债总成交量较前周小幅下降,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融成交量较前周有所减少,其中短融降幅相对较大。

信用利差方面,各品种信用利差有所分化,中短融信用利差整体走阔,企业债3年期品种信用利差走阔,其余期限品种信用利差整体收窄,城投债3年期、5年期品种信用利差走阔,1年期、7年期品种信用利差整体收窄。

策略上,城投债方面,城投信用下沉性价比仍优,但在下沉资质时应注重基本面,选取财政实力较强、债务负担较轻的地区,挖掘其中流动性较好的公益类项目债,控制好久期。

华西证券固收团队认为,二级市场上,利差“至暗时刻”已过,交易情绪平复尚需时日。地方国企产业债利差止跌,产业债利差整体已进入修复通道。

地方国企风险作为本轮信用熊市的导火索,其利差修复相对较慢,但至少已经止跌;过剩产能行业利差有所修复,交运、建材、地产成为“抱团对象”。

钢铁、化工、采掘在11月-12月利差均走阔超60bp,1月份以来利差逐步修复,但距永煤事件前利差水平仍有修复空间;作为前期跌幅相对较小的行业,交运、建材、地产2021年1月份利差修复幅度反而在主要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常福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