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494

“蛇吞象”式并购5年后爆雷?金石亚药拟计提商誉减值致7亿巨亏

新浪财经综合2021-02-02 23:50:41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蛇吞象”式并购感冒药大厂,五年后爆雷?金石亚药拟计提大额商誉减值致7亿巨亏

来源:国际金融报

始于2016年的一场“蛇吞象”式并购,如今终究爆雷了?

1月末,金石亚药发布业绩预告,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6.8亿元,对象正是其当年轰轰烈烈买来的海南亚药。由此预计,金石亚药2020年亏损近7亿元。

2月1日,针对此事,深交所向金石亚药发出关注函,要求其补充说明本次商誉减值测试的具体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资产减值迹象。

二级市场上,金石亚药今日高开7.6元/股,涨幅达7.95%,但股价随后下跌。截至2月2日收盘,该公司报收7.21元/股,涨2.41%。

{image=1}

巨亏7亿元

金石亚药(全称“四川金石亚洲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起初是一家专注于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道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机械制造公司,于2015年4月在创业板上市。

2017年8月,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海南亚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亚药”)100%股权,正式进入医药健康行业,开启机械制造、医药健康双业务模式。

2019年10月,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证券简称也由“金石东方”变为“金石亚药”。

从2017年算起,2020年是金石亚药“双业务驱动”的第四年。然而,公司业绩却“爆雷”了。

2021年1月29日晚,金石亚药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当年度实现营收6.27亿元-8.6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7亿元-7.0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6.82亿元-7.18亿元。

在此前的2017-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7.04亿元、9.71亿元、10.0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1.49亿元、1.2亿元。对于2020年度业绩大幅下滑,公司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全资子公司海南亚药2020年度业绩较同期下滑严重。由此,公司在2020年度对因收购海南亚药股权而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在本报告期内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6.8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后,商誉余额为0.86亿元。

突然“清空”商誉引质疑

对于金石亚药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深交所提出疑问。一方面,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早在2019年就出现下滑情况,并在2020年疫情之下严重下滑。但该公司2019年度、2020年半年度、2020年第三季度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分别为2160.03万元、0元以及8668.52万元。那么,对比从前几千万的减值额度,公司为何此次要进行6.8亿元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海南亚药主要产品销售经营情况说明这些数额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充分说明相关资产组出现商誉减值迹象的具体时点,是否存在以前年度及报告期未充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情形。并且,深交所还提问,此次实施商誉减值测试指标的选取与以前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另一方面,深交所也要求该公司结合海南亚药2020年度实际业绩情况,补充说明是否存在其他资产减值迹象。针对此次商誉减值的细节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企业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成也感冒药,

败也感冒药?

是什么引起了公司的商誉减值?

众所周知,海南亚药旗下“快克”系列感冒药是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在感冒药领域具备较高知名度,产品及品牌竞争优势显著。2016年,彼时作为管道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金石东方计划以约21亿元的估值收购从事医药制造的海南亚药,看中的也正是这个品牌。

当年,金石东方以小体量跨界并购超自身两倍资产的大公司,被外界认为是“蛇吞象”式并购。

面对质疑,海南亚药曾用实力“打脸”流言。依据其业绩承诺,2016年、2017年、2018年各年度末累计净利润分别达到1.27亿元、2.8亿元、4.44亿元。据年报显示,2016年-2018年,该公司累计完成4.58亿元,超额完成1410.04万元,完成率103%。由此,金石亚药的业绩规模快速增厚。2019年,“快克”系列产品全年实现营收5.44亿元,占其营收54%,成为公司当之无愧的主力明星产品。

但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防控疫情,治疗感冒、咳嗽以及退热等功能的药品被限购甚至禁售。同时,由于大众生活习惯改变,佩戴口罩,减少聚集,感冒和流感的患病人数大幅下降,导致感冒药品类业务面临较大冲击。数据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海南亚药旗下的海南快克药业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为-220万元。而在2019年,该公司的净利润为2328.36万元。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在2020年上半年,除了海南快克药业有限公司,海南亚药旗下的众多公司均出现业绩下滑。对于公司此次业绩爆雷和感冒药快克的销量下滑之间存在多大的联系,公司相关接线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详细情况还请参照公司公告。”依据监管要求,金石亚药需要在2月5日前将有关说明并对外披露。

牛散加持促研发

记者注意到,2020年11月18日,金石亚药还出现了管理层变动。2019年12月外聘的总经理魏宝康被选举担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

而在人事变动之前,该公司股东持股也有变化。金石亚药在2020年9月22日晚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高雅萍与股东谢世煌、陈绍江、智若愚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共计获得2009.0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权益变动后,高雅萍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但公司实控人仍为蒯一希。蒯一希是公司灵魂人物,作为核心技术领导者,曾引领公司成为复合管道行业领军者。而高雅萍是业内赫赫有名的牛散。

有眼尖的投资者发现,2019年8月末,金石亚药利用资本反哺研发,携手股东以2.6亿元增资引入拥有高端技术实力的领业医药。该股东正是彼时的第二大股东高雅萍。对于投资领业医药,公司认为,这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医药综合研发实力,服务于后续的战略布局。关于公司未来在医药行业的战略布局等相关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企业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记者 黄华

责任编辑:张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