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454

制造业复苏“两重天”:怎么看?怎么干?

新浪财经综合2021-02-09 09:57:231

原标题:制造业复苏“两重天”:怎么看?怎么干?

人民政协报 本报记者 崔吕萍

1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1年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但步伐有所放缓。我们该如何看待PMI数据的回落?又该如何应对行业复苏出现的“背离”?

冰与火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2.1%和51.4%,比上月回落0.6和1.3个百分点,但均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9.4%,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从行业情况看,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航空运输、道路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这种“背离感”源于与疫情相关的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其他行业则受困于需求下滑“艰难度日”。

“从需求端看,去年出口超预期增长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然而新出口订单指数并未预见本轮出口的复苏:去年3月至8月新出口订单始终位处50%荣枯线下,而去年6月以来我国出口便恢复正增长且随后迅速飙升。二者的‘背离’主要是由于出口呈结构性增长,即少数产品贡献了多数增长。”鲁政委这样说。

从供给端看,鲁政委表示,去年12月以来疫情在河北、北京、吉林、黑龙江等地散发,各地纷纷收紧疫情防控措施,生产活动放缓。

这种“背离”之下,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PMI供需指标?

鲁政委认为,从重点行业观察,受益于疫情防控的行业成为本轮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这或意味着,少数行业贡献多数增长的基础仍在;从微观指标观察,发电量、出口集装箱指数为我们跟踪生产与外需的关键指标,可以密切关注这些数据的变化;某种程度上,珠三角及长三角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主要输入地,受益于就地过年政策,其生产和需求指标或较少受到春节节假日扰动。

辨与变

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福建商会会长许明金带来了不同的观察角度。在其看来,1月份亚洲、欧洲、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上升。中国受益于疫情的有效防控,有望实现加快恢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也为亚洲各国经贸往来提供了强大助力,有利于亚洲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展望今年我国制造业发展,许明金提出3点建议。

一是坚定信心走出去。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与广东“腾笼换鸟”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制订了一系列投资建议书与风险提示书。作为企业经营者,应当充分把握RCEP正式签订的机会,积极巩固在东盟国家投资的既有优势,积极迎接全球经济复苏。

二是苦练内功,掌握核心科技。商会一部分企业,包括信义光能、瑞松科技等公司,成功在港交所及科创板上市。他们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代表,掌握了一系列核心科技,拥有大量专利技术,这些是企业维护自己发展的“护城河”,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当前,包括凯捷集团、稻香集团等一系列商会会员企业,不断加强研发投入,风雨过后,必见彩虹。相信,广东省福建商会这支重要的经济生力军,必然会产生一批新的领头羊企业。

三是放水养鱼,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如今,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心。希望国家继续在金融、税收等方面,鼓励地方政府给予企业更大的优惠,实施制造业强国。只有制造业强大了,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强国。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