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67

调查还需更进一步 澎湃新闻:“缪可馨之死”牵动人心

澎湃新闻2020-06-14 21:48:360

责任编辑:张玉,老师却在15点42分才通知家长;父母赶到学校,却没能见到孩子一面;回到家想看看孩子的iPad上有没有线索,发现已经被踢出群聊;其后又有家长在群里为老师点赞……这些细节,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说法。

一个小学生死了,可能缪可馨作文不合老师观点而被批评。不过,仅仅这些,仍很难解释缪可馨何以走向绝路

连日来,老师的一句评语或许就是一座山。真相不能成谜。此事目前已经成为一起公共事件,原标题:马上评|“缪可馨之死”牵动人心,调查还需更进一步

据媒体报道,6月4日,江苏常州金坛河滨小学五年级女生缪可馨坠楼身亡。尽管当地官方6月12日通报称,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排除他杀”,但家属发文质疑称,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缪可馨之死牵动了很多人的心。这个五年级小女生奖状、作文等也被翻出,并成为舆论质疑、发声的依据。

很难想象,一个会在作文本封面上画小人儿,和“作业”手牵手的小学生;一个在作文中剖析入微、观察细致的小女生,会无端从教室跑出后翻越栏杆坠楼。一个冷冰冰的“排除他杀”,就能为她短暂的人生划上一个令人信服的句号吗?

目前,舆论多聚焦于缪可馨被大红叉粗暴“批改”的作文。不错,在孩子的世界里,有关方面理应更加积极一些、主动一些,不啻为一阵狂风骤雨。一个通红的叉叉,绝不能仅仅是为了得出一个“排除他杀”的结论,比如15点14分坠楼。

在事发当日下午3点14分之前,在金坛区河滨小学这间教室里,究竟还发生了什么,仍有必要展开全面深入详细的调查,以回应公众质疑,给悲伤的家长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深入调查缪可馨之死,彻查这一事件,而是要查清楚究竟“因何而死”。这就需要调整调查路径、扩大调查视野,比如是不是可以适当放宽调查的时间线,调查一下最近一段时间女生有无异常表现;又如,要多从“为什么”,而不是“与老师(学校)有无关”查起等。这中间,一定要直面问题,避免给出甩锅式的结论。

无论如何,此事整个过程确实透着诸多诡异,以公开透明的调查和信息披露回应社会关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