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764

内蒙古关停虚拟币挖矿的背后 是行业难以承受的高耗电

新浪财经综合2021-03-04 10:46:480

原标题:内蒙古关停虚拟币挖矿的背后 是行业难以承受的高耗电

来源:天目新闻

{image=1}

内蒙古发改委发布的征求意见稿

近日,内蒙古发改委发文提出,要在自治区范围内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2021年4月底前全部退出。

早在2019年,内蒙古将陆续清退矿场的消息就已经出现在网上。此次靴子落地,意味着各地正式对虚拟币挖矿下了“逐客令”。

所谓虚拟货币挖矿,实质上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从而在区块链网络中获得虚拟货币的行为。一般来说,算力越强、计算时间越长的计算机,获得虚拟货币的概率就越大。

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各种家用、办公用的计算机已经习以为常,为什么虚拟货币挖矿就会成为被淘汰产业?

挖矿惊人的耗电量

电力是挖矿的主要消耗资源。日常使用的计算机的确不会消耗太多电量,但在挖矿专用的矿机上,这种消耗量却是惊人的。

以矿机企业嘉楠耘智最新制造的“90T大算力机型”为例,能耗标准为90TH/s、38J/TH、3420W。也就是说,1台这样的矿机运转1小时消耗3.42度电;运转一天则消耗82度电。

对比家用电器,运转一天的耗电量也仅为个位数,远低于矿机的耗电水平。且矿厂运行的矿机少则数千台、多则上万台,一天的耗电量是巨大的。

天目新闻记者在矿机制造商比特大陆的招股说明书中看到,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开设11个代运营的矿场,位于四川、新疆、内蒙古,能够容纳20万台矿机。即使不考虑销售出去的矿机,仅以比特大陆代运营的20万台矿机计算,这些矿机一个月的耗电量将超过4亿度,接近省会城市合肥春节7天的用电量4.73亿度。

根据剑桥大学 ( Cambridge University ) 编制的比特币电力消耗指数 ( Bitcoi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dex ) ,全球仅开挖比特币每年的电量可以满足剑桥大学744年的能源需求;而中国就占了这其中的65%以上。

{image=2}

比特币电力消耗指数截图

中国“挖矿”地图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国在2017年就已经对加密货币的交易采取了禁止措施,然而采矿本身并没有被禁止,而且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矿机生产国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包括比特大陆在内的全球三大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公司,占据了85.2%的全球市场份额。另外两家公司嘉楠耘智和亿邦国际,前者位于杭州,后者位于厦门。

正如比特大陆的招股说明书提到,中国的矿场主要集中在四川、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区。这些省份地广人稀、电力成本低,且噪音等因素对居民的影响也比较小。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一直限制挖矿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一度将加密货币挖矿列入了淘汰行业的清单中。在2019年4月,这一条目在清单中被删除,但市场普遍认为,此举也是从促进芯片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并不意味着对挖矿产业本身“开绿灯”。

2019年11月,内蒙古就曾下发整理虚拟货币挖矿的文件,要求检查组赴部分盟市,对虚拟货币挖矿企业清理整顿情况进行联合检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加密货币挖矿并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因此新措施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从长远来看,内蒙古发改委清退挖矿的计划是有道理的。虚拟货币并不产生实际经济价值,且随着比特币越挖越多,剩余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继续挖矿的难度会增大。

{image=3}

哈萨克斯坦的虚拟货币矿场 图源嘉楠耘智

挖矿会被禁止吗?

2020年联合国大会,中国首次提出碳中和承诺,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内蒙古清退虚拟货币挖矿的消息传出后,网上很快有了采矿“转移”的声音。还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此次内蒙古自治区的举措是否会推广到到云南、贵州、四川、新疆等地的矿场?

在四川的甘孜、攀枝花、雅安、乐山、凉山、阿坝州等地,目前仍在开展水电消纳(水力发电后的消化吸纳)产业示范区试点,其中不乏虚拟货币挖矿大矿场主。

从理论上来讲,挖矿转移到其他省份地区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全国各地绿色节能一盘棋的大背景下,不排除未来各个省市收紧对挖矿管理政策的可能性。

郭田勇也提到,挖矿业务无论向哪里转移,其空间都会越来越小,理论上全球但凡供电的地区都可以进行挖矿,所以未来比特币不一定都要产自中国。

责任编辑:钟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