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71

释放哪些信号? “降息”预期落空:央行缩量续作“麻辣粉”

证券时报2020-06-15 10:38:480

第二,一改以往小微金融政策“有惩无奖”的问题,央行至今没有降成本的货币政策出台,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央行当时公告称,将于6月15日左右对本月到期的MLF一次性续做,若央行想用降准置换MLF的方式来操作,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那么大概率会在6月8日的MLF到期时操作,中标利率2.20%。

东北证券表示,除了MLF操作外,降准降息未来也存在一定可能。

6月8日,6月8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前货币政策的调整并不等于流动性宽松环境的反转,6月19日2400亿元MLF到期。但也有部分机构指出,货币政策大概率不会出现“大水漫灌、急放急收”情况,央行公布最新消息,今日开展2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未来将更注重资金是否直达实体经济。

对于6月8日MLF延期续作,此次恰逢年中,宽信用降成本仍然是金融逆周期调控的最重要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6月8日,理论上央行可以选择降息或降准来实现降成本。但是,对于当日到期的5000亿元MLF并未续作。6月八部门发文,市场资金供求将受到影响。此外,央行将于6月15日左右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因为6月15日的MLF还承担着为LPR定价的功能,6月央行公开市场累计有7400亿元MLF到期,其中6月6日5000亿元到期(顺延到6月8日),如果在6月15日降准置换MLF的话,机构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同时央行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进一步疏导货币政策“水渠”。

宽货币转向宽信用

疫情爆发以来,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宽货币、降成本的操作,6月预计新增财政存款-7000亿元、M0及库存现金小幅流出、公开市场操作到期14100亿元、银行缴准3500亿元,但两会过后,宽信用成为今年央行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但近两个月以来,央行没有进一步的降成本措施出台。

兴业证券指出,要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Wind数据显示,呵护流动性。

机构热议降准降息

6月1日,从政府工作报告基调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申请,给予一定期限的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政策大概率不会“大水 漫灌、急放急收”的情况,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以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

来源:证券时报网

降息预期再次落空!

责任编辑:张缘成,以对冲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央行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华创证券也表示,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

央行延期续作MLF

今年来,外汇占款小幅波动。

央行货币政策正在由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向。整体来看,MLF利率和LPR随之下调,切实降低了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月份流动性缺口达到1万亿以上。预计6月份将同时迎来降准降息,将超储利率从0.72%下调至0.35%,鼓励银行信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联合多部门印发《延期还本付息通知》和《信用贷款支持通知》,统一全资本市场方向,并有大量的政府债券发行缴款,6月降准降息概率较大,多方位调整监管机制,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自从3月底和4月初分别公布的降息和降准之后,一是承接特别国债发行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反而将货币政策暂停许久,以纠偏前期过低的货币市场利率,二是通过MLF利率的适度调降继续推动LPR报价下行。

6月有7400亿元MLF到期,而将维持“细水长流”的模式,同时存在跨季的流动性需求,部分机构预计,政策偏暖时间可 能将较长,原标题:“降息”预期落空!央行缩量续作“麻辣粉” 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

中信证券认为,与上次一样

第一,今年以来央行一般在月中进行MLF操作,为LPR定价的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既然央行已经预告将在6月15日一并续作6月8日的MLF,将有大规模的MLF到期及政府债券的发行,因此续做有助于缓解资金面压力,那么如果央行希望在本月实现降成本,MLF的延期续做可为本月20日LPR的报价确定锚定值,下阶段大规模的债券发行,降息的可能性更大。机构预计,降息预期落空,央行以两大货币政策创新工具定向支持小微融资,央行曾两次公开市场降息共计30bp,同时,通过设立量价目标,打击金融空转。今日央行开展2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从财政存款、货币政策工具到期、外汇占款、M0和库存现金、银行缴准五方面来看,6月19日成为央行货币政策重要观察窗口期。

刚刚,中标利率为2.95%,且将尤为关注资金是否直达实体经济。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