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516

罕见公募“史诗级”大分红!今年以来分红总额达703.37亿元

新浪财经综合2021-03-15 14:39:270

来源:财联社(上海,记者韩理)

尽管今年刚过去两个半月,但是进行大比例分红的基金却不少,尤其是由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根据Choice数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15日,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已经达703.37亿元,去年同期的分红总额仅为319.87亿元,超出1.2倍。

从单只分红金额来看,备受关注的由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分红金额也仅排在第五。分红最多的是易方达价值精选混合,今年以来分红总额高达26.51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以来权益基金分红较多,与前两年结构性牛市赚钱效应有关。基于多市场变化的判断,大额分红一方面有助于投资者锁定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降低规模,便于后续操作。

年内分红已超700亿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15日,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已经达703.37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分红总额仅为319.87亿元,这一水平与历史同期相比也处于高位。记者统计了近十年同期基金分红情况,除了2016年同期分红总额达到675.79亿,其余年份同期分红总额鲜少有超过300亿的情况。

从单只基金分红金额来看,最多的是易方达价值精选,该基金今年分红为26.51亿元,而该基金去年同期的分红仅为2.82亿元;排在第二的是南方成份精选,分红总额达到22.07亿元,该基金去年同期分红额也较高达到了14.76亿元;居于第三的是中欧时代先锋,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周应波,去年同期并未进行分红。

此外,由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分红金额超过20亿,由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分红总额也达到19.33亿元。

事实上,在分红总额居于前列的基金中,不少基金是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比如,邱璟旻管理的广发聚丰混合分红金额为17.76亿元,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分红金额为15.37亿元。

近日在二次开放申购获得百亿认购的东方红睿泽分红了14.21亿元;由周应波和成雨轩共同管理的中欧远见分红12.81亿元;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分红金额也超过10亿。

{image=1}

此外,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内需贰号、史博、骆帅共同管理的南方绩优成长、周蔚文管理的中欧趋势、蒋秋洁管理的南方隆元产业主题等分红均超过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分红总额居于前列的基金分红权益登记日多数在1月25日之前。以分红超过5亿元的基金作为统计对象,这些基金一共有41只,权益登记日在1月25之前的有28只。

记者注意到,经过1月末几个交易日的下跌,也让上证指数回归去年12月末的水平。那么,基金经理们的“集体”分红,是否又是一次精准逃顶呢?

华北一位资深基金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经常会在对后市不太看好的时候,或是觉得后市比较难操作的时候进行分红。其实这样的行为不仅出现在公募基金经理身上,有些私募极端牛市的时候甚至会选择清盘。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让投资者有更好的体验。”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董海博也表示:“现在回头看,如易方达中小盘2月24日暂停申购并分红,也是对于后期市场的调整有一定的预见性,可能有帮助投资者控制回撤的想法。”

主动权益基金是分红主力

与去年分红呈现不同的特征在于,今年截至目前,权益基金是分红的主力。记者根据Choice数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15日,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偏股混合、股票型、平衡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分红总额高达533.19亿元,占全部分红总额的75.81%。

上海一位权益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近两年结构性牛市让不少基金赚了很多钱,但是对于基金经理们而言,会希望投资者能有更好的投资体验,主动分红给投资者可以降低基金仓位,让投资者实现‘落袋为安’。”

天相投顾高级基金研究员杨佳星强调,股票型基金是有权益资产规定的,一般是不可以将仓位降低至规定比例以下,但是如果通过分红方式降低的仓位则不受这一规则限制。

董海博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为了控制规模。随着基金规模大幅提升,原有的投资策略可能会随之失效,基金投资回报一般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就可能采用限购或者分红的方式来控制基金的规模。

二是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像近期抱团股估值较高,美债收益率上行导致其波动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时基金通过分红的方式帮助投资者实现被动减仓。此外,定期分红,也可以让投资者对该基金的盈利能力建立信心,有助于基金的销售。

此外,杨佳星还认为,这也说明在经历两年结构性牛市之后,很多基金经理认为今年很难出现类似前两年的结构性机会。

事实上,今年以来,基金经理们关于“降低收益预期”的提醒频频出现。年初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不可能再出现像之前“躺赢”的机会,是考验基金经理主动研究能力的一年。

而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很多投资者对净值高的基金会有恐惧而不敢买入。基金分红后,净值降低,投资者心理上会认为基金比较便宜进而买入。

对于这类现象,上述基金经理提醒道:“因为分红行为导致基金净值变化,并不会改变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也不会降低基金投资风险或提高基金投资收益。无论分红后面值是否看上去比较便宜,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仍有可能出现亏损或基金净值仍有可能低于初始面值。”

责任编辑:林宸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