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646

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折戟:禾赛科技IPO计划终止 百度博世均为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2021-03-15 15:30:02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折戟:禾赛科技IPO计划终止,百度和博世均为股东

每经记者 裴健如 每经编辑 孙磊

曾经头顶“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光环的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赛科技)未能如愿顺利登陆科创板。

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称,上交所于2021年1月7日依法受理了禾赛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3月5日,禾赛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禾赛科技字[2021]12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禾赛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image=1}

据了解,禾赛科技于今年1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拟申请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6360万股,IPO计划募资20亿元,其中12亿元用于智能制造中心项目,6.5亿元用于激光雷达专属芯片项目,1.5亿元用于激光雷达算法研发项目。

彼时,申港证券研报认为,根据招股书,禾赛科技上市后市值约133亿元,有望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中银国际证券研报也认为,禾赛科技筹划国内上市,对于行业意义重大,激光雷达有望迎来爆发。

但距离披露招股书仅仅两个月之后,禾赛科技便宣告科创板“梦碎”。

启信宝数据显示,禾赛科技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册资本3.6亿元人民币,是一家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主营业务为研发、制造、销售高分辨率3D激光雷达以及激光气体传感器产品,公司创始人兼CEO为李一帆。

公开资料显示,禾赛科技的产品包括机械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套件等,迄今为止已完成累计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德国博世集团、光速、百度等。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禾赛科技共有32名股东,前十大股东分别为孙恺(持股10.23%)、李一帆(9.9%)、向少卿(9.9%)、Lightspeed Opportunity(7.98%)、百度中国(7.88%)、博世中国(7.65%)、上海乐以(7.13%)、Lightspeed HS(4.86%)、远瞻丰源(3.51%)和Light Select(3.43%)。

{image=2}

根据此前公开的招股书,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947.4万元、1.33亿元、3.48亿元和2.53亿元。虽然营收增长较快,但禾赛科技尚未实现持续盈利。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分别实现净利润-2427.23万元、1611.23万元、-14973.35万元、-9379.75万元,累计亏损额度为2.68亿元。与此同时,在上述报告期内,禾赛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941万元、6184万元、1.68亿元及1.6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51.02%、46.54%、48.32%及64.43%。

{image=3}

禾赛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上市时存在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研发支出金额较高,且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客户的采购需求出现临时性放缓。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可能持续亏损并面临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收入无法按计划增长、公司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盈利可能面临退市等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书中,禾赛科技表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发行人预计发行后总市值不满足其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选择的市值与财务指标上市标准的,应当中止发行。”若公司初步询价后计算出的总市值低于100亿元,则存在发行被中止的风险。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禾赛科技共拥有167项中国境内专利。其中,38项为发明专利,88项为实用新型专利,41项为外观设计专利;在境外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10项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禾赛科技还曾与美国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产生过专利纠纷。2020年6月24日,禾赛科技与Velodyne签署《诉讼和解和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双方均否认对另一方的专利存在侵权行为,并约定在全球范围内交叉许可双方现有和未来的专利。不过,根据协议,禾赛科技同意向Velodyne支付和解费用,包括一次性的专利许可补偿及后续按年支付的专利许可使用费。2019年,禾赛科技向Velodyne支付了约1.6亿元的专利许可费。除了一次性支付专利许可补偿,2020年至2022年,禾赛科技还需每年支付固定金额的专利许可费。

{image=4}

事实上,眼下激光雷达行业正迎来机遇。据了解,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精确距离的主动测量装置。由于具有测距远、角度分辨率优、受环境光照影响小、无需深度学习算法等优势,激光雷达被认为是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必备传感器。

此前,蔚来ET7宣布采用激光雷达;小鹏汽车将在2021年全新量产车型上使用览沃科技生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华为发布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未来或搭载在ARCFOX 极狐车型上。

从资本市场来看,2020年,Velodyne、Luminar先后登陆美股市场,Innoviz、Aeva 和Ouster等也在筹备上市。

申港证券研报认为,激光雷达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服务型机器人和车联网等。随着激光雷达技术成熟和产品量产,其市场空间有望打开。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领域,2025年市场规模约300亿元级别。

据全球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43.1亿美元,较2019年实现63.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其中自动驾驶领域是主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张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