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050

机构复课一波三折 行业焦虑待解

贝果财经2021-03-20 04:51:462

机构复课一波三折 行业焦虑待解

本报记者/孙吉正/北京报道

“本来以为孩子马上就可以去上课了,现在看形势估计是难了。”一名北京市海淀区的家长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春节以来,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学而思上网课,本以为进入3月中旬,培训机构就可以逐步恢复线下课程,但昨日在家长群流传的一封文件,打断了他的念想。

近日,网上流出《关于继续做好我区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语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及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文件。随后,北京市教委发布声明称,此消息不实,目前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经可以开始陆续申请复课。

根据行业内从业人士的说法,目前北京市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受理课外培训机构的复课申请,待区教委审查同意之后才可以复课。“自去年开始,线上线下校外教育问题矛盾尖锐,此次北京地区的整改旨在引导全国范围内的校外培训的审查和监管。”行业人士朱培元说。

复课一波三折

1月下旬,北京市因疫情防控的要求,暂停了全市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活动。伴随着中小学3月1日开学,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恢复。3月5日起,北京各个区陆续召开教育培训行业整顿会议。

随后,3月12日,针对网上流传的“北京继续暂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消息,北京市教委发布声明称,此消息不实。记者致电北京市教委,市教委工作人员表示,按照目前教委的要求,课外机构或者学校需要向当地区教委申请,符合条件的方可复课。

“丰台区还没消息,东城区跟海淀区应该已经开始递交复课资料,开始要求教委去审查了。”一位连锁英语培训机构的校长告诉记者,“我们东城区有一个学校,市教育局已经开始检查了,但其他学校应该都还没有开始检查,只是先递资料,目前审查标准还没出来。”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各区复课进展并不同。东城区和海淀区已经开始陆续接受培训机构的复课申请。记者致电海淀区教委,其表示,目前确已开始复课申请,递交材料之后,区教委会审核资质。朝阳区教委方面回应记者称,目前尚未接到市委教的复课通知。对于市教委的声明,朝阳区教委方面解释为将陆续开课,但区教委尚未接到复课的通知,对于市教委要求的提交材料,朝阳区教委回应称目前市教委尚未下达相关的审核要求,因而目前还不能复课。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的学而思、新东方、高思等培训机构的课外培训辅导全部由线下改为线上辅导。根据机构从业人士介绍,3月3日,有关部门开放线下复课申请,且当时预计3月13日可以恢复线下培训授课。但目前北京的学而思、新东方、高思等培训机构尚未恢复线下授课。高思方面公关部回应记者称,现在线下复课时间尚不明确,还需要向相关部门核实情况。

与朝阳区教委说法不一致的是,位于朝阳区的一家培训机构告诉记者,目前一对一的线下培训已经通过教委审核复课,但是大班由于“防疫要求暂时不能复课”。

值得注意的是,3月11日,海淀区教委召开了针对校外培训的会议,有参加了该会议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在会议上,区教委着重强调了还是要加强培训机构的监管,要求相关机构不得大肆扩张营销和虚假宣传。该人士告诉记者,主要还是针对近年来资本进入后,整个培训行业的竞争问题,“因为在资本影响下弱化了行业环境,使得很多机构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扩张和营销,从行业来看,教育本身是慢工出细活的行业,目前的风气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行业的焦虑

对于复课的问题,部分家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一直上网课,孩子的视力不但令人担忧,而且效果也不好,家长一个不注意,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就会在电脑手机上玩游戏、刷抖音。”

但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虽然例如新东方、学而思等大型培训机构均服从监管部门管理,继续停止线下培训,但实际上仍旧有小型机构私自线下授课。“我们小区的一个英语班就一直有学生来上课。”一名家长告诉记者。

“这件事本身就是自下而上的焦虑传达。”朱培元说,“在教育培训机构有一句话是:三分之一的家长在送孩子去上课的路上,三分之二的家长在投诉的路上。只要有家长将孩子偷偷送去培训机构,就会引起其他家长的不满和焦虑,并因此投诉。”实际上,国家监管部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每年都会有整治文件,但今年由于疫情等特殊环境,使得大部分孩子无法正常上课,加重了家长们的焦虑感。

“建议教育部门要从抓公立学校老师教学效果,改革考试制度来着手解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1世纪教育学院院长熊丙奇说,“否则校外培训的热度不会因为叫停而降温的,因为在现有考核模式下,课外辅导和培训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生的刚需。”

拼图无界资本的王磊认为,本次整顿的延续或会对以北京为主的培训机构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需要观察停课时间,假设停课延续到5至6月份,影响到暑假班的招生,则会对培训机构的全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短期来看,在线教育机构或将因此受益。

从资本市场来看,整治下或将淘汰一批中小K12 课外培训机构,行业监管持续趋严。2018 年以来监管已经提出的诸如培训机构教师须具备教师资格证问题,培训机构仅能提前预收3个月学费,生均面积不低于3 平方米等办学条件规范,小机构中更大概率出现不合格机构被取缔或淘汰的情况。

行业迎来更强监管

行业人士认为,此次严查预示北京地区将率先开始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工作,且整治力度要远高于2018年。此次《通知》中要求,各街乡要发动社区、楼宇、物业,全面排查本辖区内的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语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及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建立工作台账。

早在2017年和2018年,相关部门针对执照齐全、培训内容、场地规模问题进行了整改,包括好未来、新东方旗下的K12机构门店都遭到了通报和停业整顿。《人民日报》也连续发声质疑学前教育和超龄教育的现象。当时全北京市共排查出校外培训机构12681家,其中存在问题的有7557家,超过半数。

此次,行业整顿的重点趋向于整改培训机构预付费、规范培训机构的营销方式,缓解超龄教育等问题。尤其是在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大量培训机构出现爆雷、跑路等问题,这使得预付费问题被高度重视。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报》公布12315大数据,教育培训在服务投诉数量中排名比较靠前,较2019年上涨约73.34%。南都民调中心消费舆情与公众生活研究课题组的监测分析则显示,投诉中退款问题最多,占比高达78.06%。

“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金链是依靠预付款支撑的,这在行业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疫情发生后,很多机构因此资金链断裂,选择了跑路。”朱培元告诉记者,此次整顿中,相关部门极力的排查和建立工作台账,就是为了统一监管预付费问题,从根本来看,是为了保护家长和学生的权益,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2019年12月以后,《北京市预付式消费市场监督和服务管理办法》等若干文件陆续出台,规定按培训周期收费的,禁止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者预收的课费不能超过60节课。

上述行业人士认为,由于目前北京地区采取了“停业整顿”,但其他城市大概率是采取“边营业边整顿”。“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整顿对行业产生多大的波及范围和持续的时间,还不好判断,但从长期来看,规范行业依旧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王磊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王婷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