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057

民间报告建议: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发布风险源名录

澎湃新闻2021-03-22 17:00:574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3月22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绿色潇湘、阿拉善SEE潇湘中心、阿拉善SEE太行中心联合20家环保组织共同发布了《2020年长江流域51个县级以上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研评估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整体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仍存在饮用水水源地风险名录未发布、水源保护区内普遍存在防护栏被损坏、垂钓、游泳休闲活动等问题。

《报告》建议,应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的监管平台,上下游多方参与风险管理; 重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鼓励本地公众参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强化信息公开部门的统一与协调,加强网站建设提升用户友好度。

根据生态环境部要求,2018年底前长江经济带11省市要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整治;2019年底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要全部完成整治。

为验证水源地整治效果,2020年4月至10月,20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对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江西、湖北、安徽以及四川5个省份的51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评估,其中,涉及到《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年)》中的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28个,占调研总数的50%以上。

调研发现,长江流域51个县级以上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主要存在饮用水水源地风险名录未发布、饮用水水源水质数据信息完整性和友好度不够、一级保护区的隔离防护栏损坏频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出现废弃物乱丢乱堆现象频发、一级保护区内游泳钓鱼等休闲活动屡禁不止等。同时,各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量是否满足均缺少相关信息的公示。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预防与监管意识不足;二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管理重视度不够,干预不及时;三是管理部门缺乏统一与协调。”《报告》称。

调研发现,水源地风险源名录及突发事件预案缺失这一问题尤为严重,也是评估打分时扣分比重最大的项目。有90%以上的水源地没有发布水源地风险源名录,30%的水源地缺少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对此,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唐双娥表示,水源地风险源名录和突发事件预案是实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转变的重要举措,是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监管的需要。

2018年7月3日,湖南省醴陵市环境监测站对饮用水源常规监测中发现,渌江三刀石断面铊浓度有超标现象,不仅严重威胁了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同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92.62万元。经多次排查分析铊超标原因为上游江西萍乡某钢铁公司、萍乡某营养科技公司固废管理不善所致。两家公司也被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提起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我们希望各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能够及时编制集中式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名录并及时公示,同时对水源地上游存在风险的企业建立统一的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管理平台。”绿色潇湘副秘书长廖思难说。

此外,调研还发现水源保护区内普遍存在垂钓、游泳等休闲活动,水源保护区防护栏人为损坏也是各水源地发现的主要问题。《报告》指出,这一问题不仅反映了公众参与保护水源地意识亟待提升,但同时保护区的界标、交通警示牌设置不明显、数量不足,对公众无法起到良好的引导与宣教作用,公众不清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置与范围,也是导致保护区内频频出现各类人为活动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张亚楠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