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283

“三缺一”“顶流”券商最新排位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1-03-26 21:13:561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三缺一”,“顶流”券商最新排位

来源:券业行家

混杂在满屏的券业资讯中,有资格角逐三甲的四家券商,已有三家披露了年报,仅有海通证券尚未“赴约”,正应了那句,“三缺一”。

那么,这场业内最顶级的券商PK,是否称得上神仙局呢?

业绩指标谁居三甲?

摆在行家面前的,是三份完整的券商年报: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以及海通证券月前披露的业绩快报。(除特别说明,下文以“三家券商”代称)

总资产方面,中信证券首次超过万亿大关,达10,529.62亿元;其余三家均在七千亿元左右。净资产方面,中信证券以1,817.12亿元居首,海通证券次之,为1,534.48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中信证券毫无悬念的居首,为543.83亿元;海通证券(381.55亿元)暂列次席;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分别为352.00亿元和314.45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同为头部券商,差距相对较小。中信证券为149.02亿元,国泰君安为111.22亿元;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分别为108.22亿元和108.75亿元。

同比增速方面,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分别较2019年增长26.47%和26.06%;国泰君安的同比增幅为17.53%,海通证券仅为9.45%。国泰君安净利润增幅近三成,为28.77%;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为21.86%和20.23%;海通证券净利润增速垫底,为14.55%。

从主要业务结构来看,自营业务是三家券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甚至达到近1/3。经纪业务收入均排行第二,占比均超过两成。而排名第三的业务则各有特色:华泰证券为投行业务(11.59%),国泰君安为信用业务(16.17%),中信证券则是资管业务(14.72%)。

注:为统一口径,业绩数据来自合并利润表,和各家券商年报中分业务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财富管理谁领风骚?

花开数朵,各表一枝,首先从传统的经纪业务说起。

以“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项计算,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三家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增速均在五成左右:中信证券揽收112.57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51.61%;国泰君安揽收84.33亿元,同比增长49.79%;华泰证券经纪业务收入64.60亿元,同比增幅达57.26%。

作为引领行业的先行者,三家券商在财富管理转型方面也有颇多亮点。

在组织结构方面,中信证券设立了财富管理委员会,与投行管理委员会并列。国泰君安设有财富管理委员会,下辖零售客户部、私人客户部、数字金融部和金融产品部。华泰证券设有财富管理部,为董事会下属经营管理层的直属部门。另据海通证券官网显示,总经理直属经纪业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而业务部门则设有财富管理中心。

此前行家曾多次提到,评价券商财富管理实力,可以参考的指标包括:零售客户数量、零售客户资产、交易市场份额、保证金余额市场份额、产品销售规模和收入,以及APP的月活数据。

囿于时间和篇幅,本文仅列出了可相互比较的数据。关于券商财富管理指标,行家后续还将有更为详细的探讨,敬请期待。

投行业务谁是一哥?

在投行业务方面,无论是“三中”的中信证券,“一华”的华泰证券,还是沪上三巨头的国泰君安,均拥有顶级的实力。

再加上堪称强敌的对手“送人头”——因投资顾问和私募资管方面重大违规,海通证券刚刚被监管叫停了相关业务。

为相互比较,行家依照可比数据,列出了三家券商在股债承销和财务顾问方面的业务规模和收入情况。

资管业务谁堪对决?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东证资管是业界公认的标杆,此前行家多次进行过点评。三家头部券商,是否有实力一决高下?

由于三家券商年报信息详略不同,行家对可比数据进行了梳理。

从资管业务规模来看,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规模达1.37万亿,超过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之和。中信证券主动管理占77%,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分别为69%和55%。

从资管业务收入来看,中信证券揽收24.08亿元,集合资管和单一资管几乎平分秋色;华泰证券收入19.82亿元,主要来自集合资管业务;国泰君安则没有列出具体数据。

新年伊始,中信证券官宣新设资管子公司。然而,中信证券年报对资管业务的2021年展望,并未提及此事。

此外,尚未披露年报的海通证券,凭借旗下老牌资管子公司的威望,是否会改写排名?

信用业务谁最看重?

在信用业务方面,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披露较为详细,而中信证券似乎有些语焉不详。

以利息净收入计,国泰君安暂列第一,揽收56.91亿元,同比增长8.88%;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较为接近:前者为25.87亿元,同比增长26.53%;后者为26.05亿元,同比增长22.79%。

行家特地梳理了三家券商的两融余额和股质余额数据。两融余额方面,华泰证券高达1,241亿元,国泰君安则是957.5亿元。但在股质余额方面,三家券商差别不大。

行家注意到,2020年以来,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相继对以信用业务为主的资本中介业务“补血”。而国泰君安近期也获准面向专业投资者发行500亿公司债,公开信息未见用途。此外,华泰证券近年来未见动静。

今年2月,中信证券通过配股预案,拟以“10配1.5”的方式募资不超过280亿元。其中190亿元将用于发展包括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在内的资本中介业务。

在此之前的2020年8月,海通证券完成200亿定增,其中不超过60亿资金(占30%)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自营投资谁是高手

作为券商营收最主要的来源,三家券商的自营业务数据,也能发掘出不少信息。

从自营业务收入和占比来看,中信证券达179.07亿元,占32.93%;华泰证券为101.60亿元,占32.31%,国泰君安收入略低,为90.77亿元,占比为25.79%。

从自营业务规模来看,中信证券自营权益类规模几乎相当于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两家之和。但在自营非权益类规模方面,三家券商差距并不大。

根据年报中的分业务数据,行家初步判断了三家券商自营业务的“赚钱效率”。

华泰证券表现最为突出,投资管理业务毛利率为78.69%,同比增加0.65个百分点。国泰君安次之,该项业务的毛利率为62.03%,同比下降7.21个百分点。中信证券堪称“实惨”,其证券投资业务的毛利率仅为20.03%,同比锐减32.60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证监局于2020年9月下发“红头文件”,称辖区某大型券商净稳定资金率连续8个交易日在预警标准以下,流动性覆盖率持续围绕预警标准上下波动。

彼时,行家曾有过抽丝剥茧的报道,锁定其为中信证券。

时隔半年,中信证券的净稳定资金率和流动性覆盖率两项指标,依然贴近120%的预警线,分别为124.15%和141.83%。与此同时,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的净稳定资金率分别为140.17%和130.22%,流动性覆盖率分别为210.95%和230.31%。

随着券商年报陆续披露,顶流券商的位次,是否会受到挑战呢?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彭佳兵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