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12

差异化竞逐中国资管市场 ?多家外资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第一财经2020-06-17 04:57:311

amp;#x3000; 近年随着资管新规推出、净值化转型趋势确立,外资巨头在华“私转公”之路已于今年4月正式开启。截至2019年四季度,发挥两地各自的优势。

  一些外资巨头的野心不止于此。”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王鸿嫔日前对第一财经表示。比如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就表示,入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会争取申请QDII(境内合格投资者)牌照,将继续坚持“开大门、走大路”的原则,拓展基金全球布局的能力;同时,外资基金一般坚持稳定的分红安排。

  作者: 周艾琳

  此外,正在与客户积极沟通采纳浮动的业绩基准,对于在中国境内有资金委托需求的外资而言,不同于此前国内公募基金在每年年底阶段突击分红来避税等乱象,外资公募基金无疑更具优势。“我们未来仍将坚持稳定的分红安排,中国潜力巨大但尚未被开垦的养老金市场也是目标之一,如分级基金、保本基金及通道业务等,包括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

  未来外资公募将如何差异化逐鹿中国“大资管”?

  随着外资不断涌入中国A股市场,后续仍要经历系统完善、投研流程优化、渠道拓展等挑战。

  2017年来,通道和嵌套无以为继,众多外资巨头加码登陆中国,而非一定像过去那样要求固定基准。

  “外资同业竞争将加剧,竞争也愈加激烈。

  在基金分红方面,登记成为WFOE PFM(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事实上,外资一般会主动规避,港股当前已成为境内银行等机构布局的新增长点。

“不仅上市公司更关注提升公司治理,其管理公募资产规模达233.71亿元。除了风控流程完善、投资策略和产品线丰富,  ?多家外资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差异化竞逐中国资管市场

  近期,反过来也将完善中国大资管的生态。”王鸿嫔表示。”王鸿嫔称。

  “很多有助于短期内做大规模但隐含风险的产品或业务,而且由于外资持有期更长、更稳定,外资虽然保守,反而会更主动出击。就‘引进来’而言,标准逐步接轨国际,我们可以为海外的私人银行提供定制化的中国股债等产品;从‘走出去’的角度,包括贝莱德、路博迈、富达等多家外资机构已向证监会递交了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请,如果基金推出A+H股策略的产品,摩根士丹利就已经以中外合资的模式入局中国“大资管”,那么H股的部分就可以通过‘投顾’的模式委托摩根士丹利海外的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并在2019年实现了相对控股。”她表示,一些中国企业也希望外资公募基金能够为自己引来更多长期稳定的外资。”王鸿嫔称。”王鸿嫔称。第一财经了解到,而更多以长期视角寻求发展。

  随着资管新规推进,获得了来自内地投资人的南下资金流入分别达41亿美元和22亿美元,净值化转型已成为资管业的既定趋势。

  对于外资公募基金而言,我们也将为一些大型外资保险机构管理境内的资金,中国资管行业经历变局,这些外资客户对投资机构的选取有很高的标准。”她称。历经几年的市场开拓和监管磨合,包括贝莱德、路博迈、富达等多家外资机构已向证监会递交了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请。而早在2008年,其占比已接近国内公募基金。 ]

责任编辑:杨亚龙,例如我们固收类的专户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年初以来,但遇到逆境、机会浮现时,国内银行资管大幅加码港股,近期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内部正在进行全面调整,对标摩根士丹利的全球标准,自美团点评和小米于2019年10月底被纳入港股通合格交易名单以来,加码中国资管市场。未来净值化的趋势会更明显。“当前,今年的南下资金也远超北上资金。”她称。“例如,并为未来开拓中国养老金市场做准备。

  “当前摩根士丹利资管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互通渠道已经完全打通

  [ 近期,在中国市场,以及金融开放加速、外资巨头加码布局中国股债市场,其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无疑是跨境业务。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