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654

万物云:怀揣野心的新物种能否打动市场?

新浪财经2021-04-14 16:07:231

新浪财经 王茜

在各大物业股于资本市场风卷残云之际,物业圈的“隐形老大”万物云始终未对上市一事定调。面对着触手可及的板块红利,市场和投资者们都有点儿着急,除了万科自己。

每每被追问万物云何时上市,万科管理层退避三舍又似乎意味深长的回应,几乎成为其每年业绩推介会上的“保留曲目”。事实上,相较于给出一个期限或承诺,万科以及万物云更热衷于营销新的故事——如何打造物业界的“贝壳找房”或“Alphabet”(注:谷歌重组后的伞形公司)。

去年10月底,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外界很快领悟了万科的转型意图:褪去物业公司的底色,进一步向科技领域靠拢。有机构研报解读为“以此获取类科技公司或云公司的估值。”

这并不稀奇,如今地产圈的头部企业几乎都在拥抱科技——如贝壳找房的数字化转型、碧桂园的机器人以及恒大的新能源汽车,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手握超过180亿元的营收规模和5.66 亿平方米的在管面积,万物云不紧不慢的姿态可能会积攒更高的期待值,也可能让市场失去耐心。对其而言,眼下需要将新故事的逻辑交代清楚,更重要的是让市场被这个故事打动。

抱着诸多疑问,新浪财经近日与万科集团合伙人、万物云CEO朱保全展开了一次对话,借此我们或一窥万物云竭力打造的世界观。

革自己的命?

解释万物云的转型时,朱保全最常提起的案例是Alphabet。如果你了解Alphabet,你会更快理解万物云的打法。

2015年,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创办控股公司Alphabet,原有的核心业务如搜索、YouTube和Android组建成新谷歌并纳入Alphabet旗下,而谷歌风投、谷歌资本、谷歌实验室Google X、智能家居业务Nest、互联网服务Fiber等子业务与主业分离后,也都成为了Alphabet的独立全资子公司。

万物云几乎是复制了这条路。

在它的伞形架构中,Space、Tech和Grow是底层的三大模块,再往上走,是七个分支:Space模块包含社区空间服务“万科物业”、“朴邻发展”,商企空间服务“万物梁行”,和全国首个以城市服务为定位的“万物云城”;Tech模块则包括“万睿科技”、“第五空间”,对应着行业产品解决方案“BPaaS”以及人工智能服务 “空间OS”等;Grow模块的“万物成长”侧重于创业投资,孵化创新企业。

七个业务分支中,既有原本归属在老万科物业下的业务,也有新业务,这些业务现在都成为了万科物业的“平级单位”。

万科物业、万物梁行和万物云城分别捕捉C端、B端和G端(政府)用户,Tech和Grow对外输出技术和资本,这是朱保全的“如意算盘”。

他曾说,如果万物云短期内能革万科物业的命,那转型这件事就成功了。从现有架构来看,万物云与诸家房企旗下的物业公司正走在完全不同的路径上,它不仅革了万科物业的命,也可能会彻底搅浑物业圈这池水。

上述业务的贡献情况可以从财报中找到答案。2020年,万物云实现对万科集团内和对外营业收入182.04 亿元,同比增长 27.36%。其中,住宅物业服务收入100.52亿元,占比55.22%,商业物业及设施服务53.14亿元,占比29.19%,智慧城市服务9.91亿元,占比5.44%,社区生活服务收入9.85亿元,占比5.41%,万物成长收入8.62亿元,占比4.74%。

可以看到,除了传统的住宅物业,商业物业及设施服务的营收规模是万物云第二大的增长板块。这一块业务的背后是万物梁行。

2018年7月,万科物业买入国际房地产顾问大行戴德梁行4.9%股权;2019年年底,双方组建合资公司万物梁行,在大中华区提供物业管理(PM)、综合设施管理(IFM)及资产管理(AM)等多元服务,外资持股比约35%,新公司并表万科物业。

根据公开数据,万物梁行目前服务项目超1700 个,期内物业管理和设施管理项目新增拓展超 200 个,其中包括 50 个饱和收入超 1000 万元的重大项目。

“去年算是万物梁行第一个完整(财务)年。”朱保全对新浪财经表示,“对于外资来说,有个位数增长,他们就觉得挺好。但是整合过来之后,有超过两位数的增长,完全超出他们的预期,尤其是疫情期间。”

在万物梁行的几项业务中,朱保全对IFM业务寄予厚望,他表示这项业务在疫情期间有醒目增长,将是公司未来的主要的发力点。

据其介绍,相较于PM业务以写字楼为中心提供服务,IFM业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客户,除了基本的设备设施运维,还可以提供数据系统搭建,企业文化分析,内部流程衔接,行政预算管理等服务。戴德梁行每年仅在谷歌一家公司的IFM业务营收就有1亿美金左右。

若IFM这样高速增长的板块可以实现规模效益,那么万物云在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会更大。朱保全曾经告诉新浪财经,按照万物云目前的架构,每个业务都是独立平台——这意味着“单独一个板块上市可以,整体上市也可以,上市后再分拆也可以。”

“军种与战区”

新的故事架构有了,但要打动市场,万物云必须给出另一个答案——利润。

物业公司受资本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住宅物业有可视的利润增长空间,且资产风险较低。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上市物业企业的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在11%到30%左右,而增值服务的毛利率普遍达到了30%至60%的区间。万物云旗下的这些独立业务能否提供同样稳定的利润回报?

我们再次回到了IFM这个例子上。朱保全承认,IFM业务目前的利润不算高,但他在意的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户。

据其描述,万物梁行针对大型企业如华为、腾讯、小米等的IFM服务可以覆盖其国内总部及分支,如果客户有需要,甚至能随其出海。“IFM业务是从空间到内容的过程。随着客户信任度和业务规模提升,内容上可以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margin(毛利)也就上去了。”

据他透露,目前在IFM业务上,万物梁行收入来自于酬金。同时,大型企业或园区每年可能会发生计划外的事项,如年会新增物料或防疫工作等,需要万物梁行提供临时性服务,这也是公司增收的一部分来源。未来,在深入合作的基础上,万物梁行甚至有可能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第一件事情,让客户对你爱不释手。说白了就像家里找到一个好阿姨,一旦她回到湖南老家,你还会追过去的。让它(企业客户)离不开你,然后你再把这里面的服务做细分,在细分领域里面去看有哪些可以深挖的地方。”

在朱保全看来,IFM业务的中国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尚待开垦,而万物梁行身后并没有咬得紧的竞争对手。

华泰证券早年援引外资机构数据称,2017年中国FM(设施管理)外包市场规模约616亿美元,主要局限于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领域;外包比例大约33%,低于亚太地区的40%的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全球的48%的平均水平。

“住宅(物业)今天大家讲了很多了,但是没有人讲商业物业,没有人讲企业服务。这个(IFM)行业现在头部市场还没吃完,我们今年给万物梁行提的要求是再进一步加深互联网企业市场,然后做大做强金融企业市场,并拓展新的市场,比如医药领域。”

为实现“圈地”目标,万物云在经营层面做出了实际性的调整。

原先万科物业分布在各地的子公司,现在变成了万物云的城市代表处。我们在广州代表处的前台看到,“万科物业”、“朴邻发展”、“万物梁行”、“万物云城”、“万睿科技”、“第五空间”、“万物成长”这七个业务牌子都罗列在墙上。

但实际上,代表处的一把手对这七块业务都没有绝对话语权,他们眼下最重要的工作是为这些业务拓展客户。

对此,朱保全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军种与战区。“万科物业、万物梁行、万物云城这些都是军种,等于供给侧,客户侧归谁呢?归办公室。办公室过去叫万科物业,它一门心思只服务开发商和业委会,以房子为中心;从今年开始,它叫万物云代表处了,它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拿下当地排名前50强的企业客户”。

他调侃道,“战区代表处的总经理变成光杆司令了。他手里既没有万科物业,也没有万物梁行,因为那些都是垂直管理的,所以他只能每天去见客户。”

郁亮最近表示,万物云将定义自己所处的行业。而我们在与朱保全的对话中,嗅到了来自新物种的野心,还看到市场待解的问号。

责任编辑:王翔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