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821

屡登食品安全“黑榜” 永辉超市公开道歉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1-04-16 19:02:30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屡登食品安全“黑榜”,永辉超市公开道歉

来源 : 时间财经

原创 武竹一

{image=1}

4月15日晚间,知名连锁超市品牌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辉超市”)公告表示,近日新华网报道公司商品检测不合格,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自查小组。同时,公司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向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致以真诚歉意,管理层对该事件自查自纠,深刻反省。

日前,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今年一季度,永辉超市在福州、莆田、龙岩等多地多家门店共有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其中,草鲡、冰鱿鱼、正蟹等水产品抽检不合格次数达8次。

此外,据人民网报道,永辉超市抽检不合格的15批次食品中,多个被检出氧氟沙星、恩诺沙星不合格。据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食用检出氧氟沙星的食品,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睡眠不良、胃肠道刺激等症状。长期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同样会引起上述多种症状。

对此,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5个批次的品种很少,要看总数占比,“永辉超市每天自测量达3000多批次,一季度90天、基本上近30万次的检测中,出现15批次的不合格,你说多不多?当然我们自己也有问题,自测的3000多批不可能把所有的商品都检测到。”此番回应也引发舆论热议。有网友在留言中表示:“偷换概念,抽检就有15批次不合格,实际有多少呢?”

4月15日,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永辉超市刻意避开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谈,有意模糊概念,用一堆数字来回应关切,用轻飘飘的态度对待食品安全这样的大事,永辉超市如此敷衍、辩解让人不满,也令人心惊。当日晚间,永辉超市收到上交所下发监管函,要求就媒体报道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随后,永辉超市发布公告致歉,称将对超市食品安全制度及流程进行全方位核查。

上述公告中,永辉超市还表示,将对采购进货执行查验供货商的合法资质证明,及索证索票资料、对上游供应链等,对商品尤其是生鲜产品进行全面抽检,提高部门责任意识。对此,4月16日,时间财经多次致电永辉超市董秘办,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官网介绍显示,截至4月16日,永辉超市在全国布局29个省份,已开业门店数量1019家。自2017年开始,永辉超市年度新增门店数明显加快,仅在2019年就新增近200家,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永辉超市门店新增数也超百家。而数据显示,2021年,永辉超市筹建中门店数量还有218家。以此测算,若筹建完成,永辉超市在全国门店将达1237家。

{image=2}

图源:永辉超市官网

随着门店不断扩张,近年来,永辉超市也因食品安全问题屡登“黑榜”。今年4月以来,除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的通报外,4月7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显示,永辉超市河南有限公司洛阳王府井购物中心分公司销售的1批次菠菜,氟虫腈检出值为0.10mg/kg,而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02mg/kg。

4月8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显示,安徽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池州长江路分公司销售的牛蛙,呋喃唑酮代谢物、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20年,同样因售卖产品不合格,永辉超市被福建省、北京市、河南省、安徽省、贵州省、上海市、四川省、江苏省等多地市场监管局点名。其中,2020年3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显示,在22批次不合格食品名单中有6批次在永辉超市有售,永辉超市5家门店被集中点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时间财经表示,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张的永辉超市频繁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翻车”,反映出其食品安全管控没有跟上扩张步伐,存在一定的缺失。“自测量高并不能作为食品安全事故的托词,如若永辉超市对此不重视,必定会使整体发展受限。”

上述致歉公告发布后,4月16日盘间,永辉超市一度跌至每股6.32元,创下近三年来股价新低。2020年9月以来,永辉超市股价自高点的9.24元/股持续下探,截至4月16日收盘,下跌幅度已超40%。

业绩方面,永辉超市去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6.7亿元,同比增长14.36%,归属净利润则增长31.86%至20.28亿元。财报还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165.87%。对此,永辉超市解释为,主要受销售增长和毛利率增加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永辉超市毛利率不断上升,已由2017年的20.84%上涨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22.05%。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永辉超市抽检15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多数为生鲜领域。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永辉内部孵化B2B生鲜食材供应平台“彩食鲜”,成为永辉超市旗下食材中央管理中心与供应链集成平台。

但因持续亏损,2019年初,永辉超市剥离彩食鲜业务。彩食鲜被纳入珠海高瓴、宁波红杉等股东后,永辉超市也丧失了对彩食鲜的控制权。不过,永辉超市因此获得1.26亿元收益。

在2020前三季度彩食鲜亏损进一步扩大情况下,永辉超市持续降低了对其持股比例。公告显示,去年前9个月,彩食鲜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净利润亏损2.8亿元,净利率-9.1%。此前的2017年至2019年,彩食鲜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2亿元、20.8亿元、3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1.6亿元、-3.7亿元。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红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