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968

应对心血管健康全球化挑战 苹果华为争夺百亿美元级市场入口

第一财经2021-05-31 19:30:151

使用可穿戴设备来检测和健康相关的生理信号未来可能成为心血管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包括苹果和华为等厂商都有望在下一代可穿戴设备中嵌入无创生理信号检测功能,比如对心血管疾病风险至关重要的血压和血糖测量。

{image=1}

血压控制是全球化挑战

根据最新发布的第三版《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显示,整体而言,我国的心血管健康指数在不断提升,心血管病早死概率、胸痛中心建设数量、高血压控制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等多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地区差异仍然存在,心血管慢病管理任重道远。该指数反映了我国人群心血管健康的综合表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心血管健康指数的颗粒度正在越来越趋于细化,更能反映出真实情况,对医生、医院、政府,乃至企业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希望提醒全社会重视心血管慢病管理,但这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血压和血糖的监测对于慢病管理至关重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血压控制方面仍然做得不够,也是导致死亡的“头号杀手”。来自《柳叶刀》和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仅不到七分之一的高血压患者控制住了血压。即便是拥有4万亿美元医疗保健系统的美国,在血压控制方面也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对心血管慢病管理的需求推动了对生理数据监测硬件和数据分析软件平台技术的发展。在平台建设方面,全国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PVMC)近日正式启动,标志着未来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性评估和综合管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科个性化治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教授表示:“我们将以建设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为抓手,通过多学科合作,将血管性疾病相关科室的患者和高危人群纳入统一筛查路径,通过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诊治,进行达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终点和改善生活治疗的目标。“

据介绍,未来,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将不断收集我国泛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大数据,建立泛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创新转化平台,推动泛血管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的研发,建立泛血管综合评估和危险分层预测模型,构建我国泛血管疾病预防和诊治四级服务网络。

苹果华为布局医疗级设备

在硬件方面,国内外硬件厂商也已经开始纷纷入局支持血压检测的可穿戴设备。华为近期申请了血压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相关专利,并声称正在与国内的知名医疗机构联合进行高血压管理研究,探索从筛查到早期干预的血压创新主动健康管理。

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近期发布微博称,华为一款智能穿戴式血压测量技术研究取得突破,首款可测量血压的智能手表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预计下半年正式上市。

而苹果公司也正在为具有血压检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悄然布局购,并购买了一家生理信号检测的光学芯片企业。市场猜测,苹果的下一款智能手表可能具备测量血压、血糖和血液酒精含量的功能。

此外,苹果公司还在研究一种技术,可以通过使用神经网络和心电图数据来检测用户的血压,从而无需血压袖带。根据苹果公布的一项名为“用于无袖带血压估计的可解释神经网络”的专利申请,该公司正在探索使用神经网络来估算血压的心震图数据。

智能硬件厂商上海铼锶信息创始人余勤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智能硬件设备是用户健康数据的重要入口,也是很多大公司看好的领域。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我们也正在把电子技术方面的能力结合到健康科技可穿戴产品中。“

余勤科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铼锶信息也正在瞄准医疗级的可穿戴设备的研发。”我们也在开始布局可穿戴血压检测设备,这是一款类似于智能手表的设备,有望在今年发布。“

有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到2025年,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价值将超过48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的苹果配件业务的销售额增长24%,达到78亿美元,去年全年的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

业内认为,以血压和血糖为代表的下一代生理信号检测将会成为可穿戴设备的重要特性,这将会带动芯片等相关产业链的市场需求。相关芯片和模组供应商将会在集成度、成本、功耗、灵敏度等指标上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不同可穿戴设备的需求。

不过,能否开发出医疗级的可穿戴产品仍然有待数据验证。“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是小型化和集成化,但是当类似血压检测仪这样的设备集成到了智能手表上后,它的准确度如何现在还不清楚。”同济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员齐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给出的血压测量值可以提供一个参考,这取决于误差允许的范围。”

责任编辑:张亚楠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