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138

通胀与就业数据考验美联储 政策预期牵动美股表现

新浪基金2021-06-17 10:45:470

标普500在一季度上涨6.5% ,截止6月14日,二季度标普500又上涨了7.5%;但是,今年美股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时候经济数据亮丽,市场却出现下跌,有时候经济数据远不如预期,市场反而上涨。投资人似乎对美联储未来政策的预期比宏观经济数据和盈利基本面更为敏感。

美联储在3月份的经济预测摘要中披露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的预测。他们当时预测,到今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同比增幅将达到6.5%,PCE通胀率将同比增长2.2%,失业率平均为4.5%。二季度以来的利率政策皆是依据这样的预测而制定的。依据4月和5月已公布的数据,加上考虑到去年第二季度为美国全年GDP的低点,今年二季度GDP年增长率预计可达到11.2%,因此,到今年四季度末的实际GDP增幅非常有可能超过美联储原先6.5%的目标值。

美联储预计在6月17日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结果,以及更新的经济预测,我们将可以观察新一轮预测相对3月份有了哪些改变,以判断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走向,以及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的路径。

通胀压力仍大 美联储或提前升息周期

影响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预测结果的参考数据主要是通胀和就业。在通胀方面,最新公布的5月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核心CPI也上升到3.8%的高位。此外,美联储主要观察的核心PCE数据4月份的数值也来到了3.1%,超过市场预期的2.9%,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点,引发了人们对美联储政策落后的担忧。不过,去年全年通胀的低点出现在5月,目前我们所观察到的基期效应或是暂时性的,因为去年6月的基期CPI已经明显拔高。

不过,这一波的通胀上行也包括了一些持续性的因素。近期的通胀部份来自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升。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既有去年同期的疲弱基期的影响,也有来自于全球疫情缓和,经济活动恢复,对货物和材料的强劲需求;疫情期间造成工人停工、工厂停产也造成供应链的紧张;5月份ISM制造业交货延迟指数的数据达到了1974年能源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另外,随着经济从衰退步入复苏早周期,与周期相关的物价持续上行;疫情敏感度比较高的商品和服务如航空、酒店、餐饮、旅游等,在疫情减缓后,近期上涨的速度也明显高于疫情敏感度较低的类别,在疫情持续改善下,这样的现象仍可能持续。

{image=1}

资料来源:Bloomberg资料日期:2016/6~2021/4

展望未来,推高通胀的基期因素或自六月起逐步消除,但疫情恢复和周期复苏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核心PCE未来的平均值超过2%,美联储很可能需要调整原有的升息日程规划。

劳动力缺口创新高 工资上涨推动通胀

从就业市场来看,美国5月份失业率为5.8%, 较4月的6.1%进一步下降,6月5日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也持续下降;但另一方面,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虽然较4月大幅增长,但仍不如市场预期。从另一个数据就可以发现美国的就业情况恢复力度仍然较弱:彭博数据显示,截止4月底,美国开放的工作岗位达到928.6万人,创下自2000年以来的新高,显示劳动力需求大幅上升;但是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到4月份的空缺人数超过雇员人数321.1万,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空缺。

{image=2}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就业空缺和劳动力周转调查 单位:千人 资料日期:2000/12~2021/4

就业不如预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自救助方案实施以来,失业劳工除了享有原有各州提供的失业救济金,还可以额外领取联邦政府所提供的失业金,二者相加之后的总额甚至超过部分劳工受雇的工资收入,因此降低了失业劳工重回工作岗位的意愿;依照救助方案的规划,联邦失业补助将维持发放到九月第一周,预计在临近到期日时,缺工的情况应可大幅改善。但为了因应持续缺工的挑战,美国已有半数的州已经宣布计划提前取消发放联邦失业救助金,以鼓励人们尽早重回工作岗位。

随着劳动力缺口扩大,雇主们被迫提供奖金,提高工资,并增加医疗保险等福利,以吸引工人返岗。5月份平均小时工资同比增长2%,总体来看还算温和。彭博数据的统计显示,标普500指数的营业利润率预测通常随着平均小时工资的上升而上行,但如果工资上涨大幅加速,则可能给企业的利润率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对零售相关行业的负面影响最大;工资的上涨也助长了通胀,给美联储所谓暂时性的通胀预期增添了风险。

展望未来,美股的表现恐将仍受到投资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所左右,投资人应持续关注通胀与就业的数据表现,来调整自己的美股投资策略。

风险提示: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投资涉及风险,不同资产类别有不同的风险特征,过去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前请参阅销售文件所载详情,包括风险因素。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责任编辑:牛筱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