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426

姚洋谈碳中和:减排也是种产业政策 应遵循无歧视原则

新浪财经2021-06-20 21:07:372

国家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碳减排目标最终会分解到各行各业和各地。在这个大目标下,在产业发展或者宏观政策方面,需要什么配套和调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对新浪财经表示,碳达峰其实是非常紧急的任务,“我们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我们的经济增长率还会保持在5.5%-6%这个区间,我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世界是一个高增长的时期,在高增长的时期要想让碳排放降下来难度是非常大的。”

他认为,不仅要提高能源效率,而且要改变能源结构,对中国来说这是最大的挑战。“因为我们是高度依赖煤炭的,煤炭的消耗量占到能源消耗的60%,但排放占到全部排放的80%。现在绝大多数电力是靠火电,怎么调整电力结构,是未来一些年面临的巨大挑战。”

“我们1000多家火电发电厂,现在是强力关停一批呢,还是缓慢地让他们进行技术改造,这个对于国家的影响会非常大。”姚洋说。

他还谈到,一方面中国的光伏产业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现在看来在光伏领域有很大潜力,光伏发电成本已经接近火电的成本了,有些更先进的企业成本比火电还低。“如果能解决储能问题,光伏产业就可以上来。这里会有一个非常痛苦的调整,火电要降,火电厂就得关掉,光伏产业要上来。这个过程中会制造很多的增长机会。”

要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在宏观政策方面怎么去适应或者引导这种变化?

姚洋表示,的的确确需要好好考虑。“如果做得太猛,火电一下下来了,有可能会出现电力紧张,还有些地方因为是依靠能源,就会形成更大的差距,特别是南北的差距、东西的差距。”

他认为,宏观政策和减排,现在是高度地融合在一起,“减排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所谓的环保问题了,它实际上和整个经济政策融合在一起了。”

多年前一场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言犹在耳。在目前各行各业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如何各显其能,其边界又在哪里?

姚洋认为,减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产业政策。“我们要汲取过去去产能、去杠杆的教训,政策一定得一视同仁,拿一个标准来衡量。”

“比方说,可能要关停一些火电厂,那标准在哪里?是把任务分解下去,说每个省都得关停百分之多少,还是说给一个技术标准,没达到排放标准的让你关?我觉得第二种办法更加有效率。”他表示,产业政策每个国家都在做,但做得好的国家有一个原则叫“无歧视原则”。

“不是政府直接去挑选企业,说哪家应该存在,哪家不应该存在,哪家得补贴,哪家不得补贴。是给一个标准,全行业大家都是一样的标准,这样不会产生很大的市场扭曲。如果让政府去挑,就会产生很大的市场扭曲。”姚洋说。

他坦言,在去产能过程中其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靠行政手段直接要求哪些企业必须关等等,“这个方式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式。”(新浪财经 刘丽丽)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